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表面疲劳裂纹检测在汽车修理中的重要地位,简单分析了疲劳断口的特征,重点讨论了汽车零件表面疲劳裂纹的发生规律及其常见部位。介绍了常用的检测方法,详细叙述了磁粉探伤和荧光探伤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疲劳是钢材在重复荷载所引起的反复应力作用下,在材料传力途径有局部缺陷或疵点处逐渐形成裂纹并扩展到断裂的一种行为。由于桥梁应用材料科学理论发展的不完善、材料本身的缺陷、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问题、车辆超载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许多桥梁都发生了疲劳破坏。因此本文对钢桥疲劳验算采用的荷载及加载方式和疲劳分析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已引起了许多土木工程师的关注,结构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梁,已有大量学者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论述了钢筋混凝土梁发生疲劳破坏的判据和破坏形态,并在理论和试验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设计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温地区沥青混合料冻融疲劳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冻融及非冻融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试验结果,得出了冻融前后不同油石比沥青混合料的耗散能疲劳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对混合料疲劳寿命产生很大影响,同时提出了高寒地区满足抗疲劳性能的最小油石比。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形成驾驶疲劳的理论分析与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中西医学对疲劳的解释,在驾驶疲劳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把人-车-环境看作一个大系统,分析了形成驾驶疲劳的内外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引起的疲劳区分为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进而建立起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6.
夏伟 《公路》2000,(6):15-16
通过对两座旧桥用GFRP加固的研究,从裂纹疲劳断裂角度定性探讨了GFRP加固旧桥的作用机理,同时对疲劳裂纹的发生、扩展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零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工作而发生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是汽车零部件中常见的失效方式之一,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失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某轻型汽车后桥壳为例,运用工程疲劳寿命估算与道路模型疲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该后桥壳基于海南汽车试验场可靠性试验的道路行驶载荷条件下所得到的疲劳寿命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刻认识高疲劳抗力钢桥面板的疲劳特性,准确评估其结构体系的疲劳抗力,基于等效结构应力建立了考虑焊接微裂纹对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劣化效应的结构体系疲劳抗力评估方法,并通过疲劳试验对所建立的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所建立的结构体系疲劳抗力评估方法对高疲劳抗力钢桥面板的疲劳开裂模式、疲劳抗力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接微裂纹的存在会显著降低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导致主导疲劳开裂模式发生迁移;结构体系设计参数对纵肋与顶板双面焊构造细节和纵肋与横隔板新型交叉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影响有显著区别,其中纵肋与顶板双面焊构造细节的疲劳性能主要对顶板厚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其疲劳性能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而显著提升,而纵肋与横隔板新型交叉构造细节的疲劳性能同时受多个参数的影响,其疲劳性能随着顶板厚度、横隔板厚度和纵肋高度的增大而提升,随着横隔板间距和纵肋底板与横隔板之间焊缝长度的增大而降低;传统钢桥面板的主导疲劳开裂模式为纵肋腹板与横隔板交叉构造细节围焊焊趾开裂,高疲劳抗力钢桥面板的主导疲劳开裂模式为纵肋底板与横隔板交叉构造细节纵肋焊趾开裂;相对于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高疲劳抗力钢桥面板结构实现了主导疲劳开裂模式的迁移,疲劳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问&答     
问:什么是材料疲劳?为什么说材料疲劳是汽车安全的大敌?答:我们都知道,汽车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种是使用者根本无法控制的,这就是由材料疲劳引起的结构件失效。金属材料的疲劳就是零件在受到超强作用力时可以发生变形或断裂,就像人体遭受袭击时可以发生骨折,但这不是疲劳破坏。疲劳失效是指材料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长期反复作用的应力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这些应力的大小并没有超出材料能够承受的范围,但是长期反复的作用就会引起材料的疲劳,材料的疲劳破  相似文献   

11.
疲劳分析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有限元疲劳分析软件NSC/FATIGUE,结合疲劳台架试验,对汽车安全零件-控制臂进行了疲劳分析,探讨了疲劳强度理论在汽车产品疲劳寿命计算中的应用,提出了提高零部件疲劳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疲劳响应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现有一些疲劳方程,通过3种沥青混合料,62根梁的疲劳试验,详细分析了应变控制下,能耗与荷载作用次数的关系,建立了能耗方程以及总能耗与疲劳寿命方程,由此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响应新模型,这种疲劳方程既能反映沥青混合料弹性特性和粘性性质,还能较准确地反映能耗过程,更符合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规律。  相似文献   

13.
汽车钢圈多轴疲劳寿命预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管迪华 《汽车工程》2002,24(2):119-121,129
本文围绕钢圈多轴疲劳寿命预计问题,通过对钢圈上测点应变花数据的测取和计算,确定测点处于多轴应力状态;基于多轴疲劳损伤的临界平面概念,简捷、有效地确定了测点监界平面方向,分析结果得到疲劳寿命预计的验证,并且与试验疲劳裂纹情况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14.
腐蚀和疲劳开裂严重危害在役钢桥服役安全,随机腐蚀作用导致疲劳抗力发生概率性劣化,结构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增加。为准确评估随机腐蚀作用下在役钢桥的疲劳抗力及其演化特性,基于广义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建立了腐蚀-疲劳抗力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根据齐次马尔可夫过程和实桥腐蚀深度统计数据,确定了腐蚀深度概率密度函数的理论预测模型。基于腐蚀试件疲劳试验结果,确定了腐蚀深度和疲劳抗力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一座典型在役钢桥疲劳抗力开展了概率密度演化分析,确定了随机腐蚀作用下在役钢桥疲劳抗力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其演化特征,并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抗力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特征与其自身方程密切相关,相同腐蚀作用下不同循环次数对应的疲劳强度概率密度函数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疲劳抗力的概率密度函数进一步发生演化,由腐蚀-疲劳抗力方程所决定,疲劳抗力概率密度等值线逐渐密集,概率密度峰值不断提高,随机腐蚀作用对于疲劳抗力的劣化效应越发集中;随机腐蚀作用下,在役钢桥的疲劳抗力呈现概率性劣化,服役时间为100年时,在95%保证率下,200万次对应疲劳强度仅为47 MPa,相...  相似文献   

15.
问&答     
路斌 《驾驶园》2011,(11):60-61
问:什么是材料疲劳?为什么说材料疲劳是汽车安全的大敌?答:我们都知道,汽车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种是使用者根本无法控制的,这就是由材料疲劳引起的结构件失效。金属材料的疲劳就是零件在受到超强作用力时可以发生变形或断裂,就像人体遭受袭击时可以发生骨折,但这不是疲劳破坏。疲劳失效是指材料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长期反复作用的应力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这些应力的大小并没有超出材料能够承受的范围,但是长期反复的作用就会引起材料的疲劳,材料的疲劳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波形耐候钢腹板组合箱梁桥中波形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在横向弯矩下的疲劳性能,以飞龙大桥为背景,制作1个波形耐候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试件,开展横向受弯疲劳试验。分析结合部试件的疲劳寿命、破坏形态、抗弯刚度变化情况等,并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采用Eurocode 3和AASHTO规范公式评估结合部试件中相关细节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波形耐候钢腹板-混凝土顶板结合部试件在最终疲劳破坏前经历了209.14万次的疲劳加载,可以满足结合部横向抗弯疲劳设计的要求;主要的疲劳损伤为连接波形钢腹板与钢翼缘的焊缝出现疲劳裂纹以及混凝土顶板的开裂;疲劳损伤的累积导致试件的抗弯刚度降至初始抗弯刚度的34.4%;采用Eurocode 3和AASHTO规范公式对结合部中细节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时,Eurocode 3规范公式计算所得的细节疲劳寿命更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7.
疲劳驾驶是影响安全行车的原因之一。本文就疲劳的特性,疲劳驾车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产生驾驶疲劳的原因以及预防疲劳的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步探索了在车辆疲劳试验过程中运用疲劳损伤理论的主要计算方法——雨流法技术,来实现对车辆疲劳试验时间的重新确定。从而在更有效的时间内,达到试样疲劳的同等效果。通过对样本(B车)的试验分析,证明疲劳损伤理论在耐久试验中应用是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疲劳寿命的P-S-N曲线三参数幂函数方程中待定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结合汽车主要承载部件——前轴的疲劳试验数据,深入分析了三参数幂函数方程的计算精度特性。利用此特性优化试验,可以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前提下缩短试验时间、降低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车轮失效判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中,失效判据的确定对疲劳失效的自动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东风汽车公司车轮厂试验中心的Ⅲ311-1型汽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机,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以试验的转速变化率为依据的汽车车轮疲劳失效判据,为自动识别车轮弯曲疲劳失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