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百全  车晶 《路基工程》2021,(6):156-160
以陕西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预加固工程为依托,基于预应力锚索结合框架普遍适用于边坡的加固,分别对锚索和框架进行了设计计算。锚索的设计根据设计荷载、加固位置、锚固角、锚索间距等基本数据,设计锚索锚固力、截面积及锚索长度;框架的设计基于锚索设计锚固力,采用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的弹性地基梁法或简化的倒梁法计算框架内力,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配筋设计。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悬索桥主缆锚固系统先后发展出了3种方式:一是钢框架后锚梁锚固系统;二是预应力锚固系统;三是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和秀山大桥主缆锚固系统中均采用了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分布传力式锚固系统主要由钢锚箱、钢拉杆和多排钢筋混凝土榫剪力键(PBL)组成,通过多排PBL将主缆拉力沿锚固区域逐排分布扩散,索力分散传递至锚体混凝土中,同时末端设置承压板提供结构整体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3.
结合刘家峡大桥锚碇施工实践,总结了锚碇总体框架的施工控制要点,并针对锚碇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锚固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锚碇基础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钢筋采用了锚固板构造,在带肋双孔锚固板构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双孔锚固钢板,为了研究带肋双孔锚固板、双孔锚固钢板、单孔锚固板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性能,以及双孔锚固钢板厚度的影响,共进行了6组钢筋锚固板拉拔试验,分析了不同锚固板拉拔试件的破坏模型、极限承载力、钢筋拉拔应力~加载端位移曲线、锚固段钢筋黏结应力与锚固板承压力间的分配。结果表明:所有拉拔试件基本都发生沿混凝土剪切裂缝造成的劈裂破坏,带肋双孔锚固板、双孔锚固钢板两种双孔锚固板类型的锚固性能相差不大,双孔锚固钢板的锚固性能受锚固板厚度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受锚固板承压面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框架桩作为一种新型的重型支挡结构,由前桩、后桩、横梁和次梁四个部分组成,具有抗力大、变形小和经济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加固巨型滑坡等工点。本文将框架桩分解为前桩悬臂段、中部框架区段和桩基锚固段三个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微元受力建立平衡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推导了结构的内力理论计算公式,并与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比数值模拟结果平均偏大20%,比现场测试结果平均偏大30%,理论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框架桩其前桩弯矩沿竖向呈“W”型分布,后桩弯矩沿竖向呈“Z”型分布,横梁弯矩沿横向呈“半抛物线”型分布,结构最大弯矩分别位于前桩锚固点附近、桩梁节点附近,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节点设计。  相似文献   

6.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锚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虎  徐国平  刘化图 《公路》2004,(12):39-47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280m悬索桥,北锚碇采用放坡大开挖深埋扩大基础实腹式锚体重力式锚;南锚碇采用支护开挖深埋圆形扩大基础框架式锚体重力式锚,其基坑工程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加内衬的支护结构型式;在国内首次采用“无粘结可更换”预应力锚固系统。本文概述了锚碇的总体构造、基坑工程、锚体及锚固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以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作为粘结介质的粘结式锚具对CFRP绞线的锚固性能,采用了两种锚固形式(整束锚固和分散锚固),共计16个试件进行了拔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FRP绞线在锚固区内的锚固形式对锚固性能影响显著,在相同锚固长度下,分散锚固形式较整束锚固形式具有更高的锚固效率;对于分散锚固形式,其锚固性能随着边丝张开角度的增大进一步提高,当边丝张开角度为5°时,绞线由于较大剪切效应而发生承载力较低的折断破坏,因此,分散锚固形式的边丝张开角宜为3°~5°。  相似文献   

8.
框架式抗滑支挡结构为一种适用于挖方通过滑坡体中下部高速铁路工程的新型支挡结构,其力学特性和关键设计参数亟需分析。运用ABAQUS建立框架式抗滑支挡结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理论分析结果,研究了结构的力学特性、关键设计参数。结果表明:结构前后排桩内力在桩梁交接处出现极值或规律性变化点,有应力集中现象,结构有较强空间抵抗变形能力;结构的前桩锚固深度宜为0.3~0.5倍桩身长度,后桩锚固深度宜为0.3~0.6倍桩身长度,建议横梁刚度取1.0~2.0倍前桩刚度,次梁刚度宜取0.1~0.5倍横梁刚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框架锚索边坡锚固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工作机制,克服拟静力分析不能考虑地震时程的不足,提出了可考虑地震过程中锚索轴力残余值改变的锚索动轴力计算方法.基于多自由度体系的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框架锚索加固边坡时锚索轴力响应值的理论解,并将其与框架锚索加固边坡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计算方法具有合理性和正确...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分析目前国内现有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该锚固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介绍了锚固工艺试验的检测结果及该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