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近十年我国特大型城市位于城市外环以外的大型居住社区引发了很多交通问题。本文以2012年上海市外围五处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距离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分析了社区区位、周边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与居民出行距离的关系,并分通勤交通和非通勤交通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发现,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与其距离市中心距离成正比,且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较高。非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主要与社区周围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成反比,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越高则出行距离越短。同时,居民出行距离越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越高;若社区周边设有大型购物娱乐设施可有效减少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出行距离。  相似文献   

2.
遇金 《综合运输》2018,(8):81-84
步道是城市居民运动休闲、通行观景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建设城市体育休闲空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城市体育休闲步道的设计及铺装,提出休闲步道空间设计应强调了体育休闲步道必须凸显运动主题与休闲舒适氛围烘托相结合。从颜色、形状、材质、尺寸四个维度对休闲步道铺装设计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交通(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在青岛市城阳区功能定位及空间格局变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居民出行品质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分析城阳区公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判新形势下公交发展面临的挑战,从财政补贴、网络服务、设施支撑、智慧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新阶段公交服务品质提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模式有集中式、分散式和集中—分散结合式三种模式;其中,主流模式为集中—分散结合模式。城市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模式受到城市地理环境、经济规模、人口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也直接取决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的制约。总体上讲,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交通与体育共同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城市体育场馆设施布局和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体育场馆布局及体育赛事交通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城市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模式及其对城市交通设施发展、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提出大型赛事活动举办的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2017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选取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分布、出行空间分布等指标,分析寒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通过总结归纳绥化市城市居民出行的特征及其原因,对绥化市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优化道路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配置停车设施等对策,为寒地城市交通规划、城市改善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城市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赛事,各大城市也修建了大量的体育场馆,城市体育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也带来城市交通布局、空间规划的影响。因此,学术界也开始日益关注城市体育发展对交通的影响,在体育与交通这一交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核心期刊上刊载的体育与交通交叉领域的研究文献,对未来体育与交通交叉领域研究趋势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7.
刘冬 《综合运输》2018,(11):84-86
体育公园是具有群众体育锻炼和日常休闲活动双重功能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系统是体育公园的重要基础,其布局和设计关系到体育公园自身功能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交通环境形成影响。本文基于体育公园的功能,对道路交通出/入口、道路布设、铺装及植物配置方案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园区道路系统要服务体育主体功能、有益游客休闲锻炼和提升公园景观相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街道的功能需求重心由通达性转变为舒适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拉萨作为旅游城市,不仅要承担常住居民的日常出行,还要满足大量游客涌入的旅游高峰。将慢行交通与“完整街道”理念相融合,对慢行通道、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绿化景观进行分析,为街道慢行空间改造和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交通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区域转经道的交通属性和社会属性,并结合转经道人流特征和附属设施需求,对交通衔接设施布局、个体服务设施布局、人流疏导设施布局进行研究。在交通衔接设施布局研究中对公交换乘站进行重点布设,在个体服务定位中优先满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在人流疏导设施布局中力求实现安检点和警务点实施步行道内外人流监测联动,进而形成完整的附属设施布局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通航处于起步阶段,在通航设施规划建设方面与国际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香港、东京、纽约及洛杉矶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这些城市通航设施的体系构成、内在联系及运营规律等特征,为国内城市规划布局通航设施提供案例参考。国际城市通航发展经验可总结为4点:一是因地制宜确定通航发展方向;二是构建功能清晰、层次分明的通航设施体系;三是根据设施功能属性制定相应规划实施策略;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地空交通方式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