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差速器壳体的静强度分析,得到了该差速器壳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部位.通过与样件失效部位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差速器壳体断裂失效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某微型货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适合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模糊PI控制器,并建立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和13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电控限滑差速器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整车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对装有普通差速器、机械式限滑差速器和电控限滑差速器的车辆进行实车对比试验。仿真分析和道路试验研究表明,装有电控限滑差速器的微型货车比装有普通差速器和机械式限滑差速器的微型货车在整车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防滑转矩输出特性测定试验,并分别对装有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和普通差速器的汽车,通过试验测定的车厢侧倾角、转弯半径比、前后轴侧偏角差值、横摆角速度及侧向加速度作为对比参数,研究了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转矩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的动力性、通过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轻型驱动桥整体式差速器壳为研究对象,在零件生产过程中有因材料硬度过高而刀具磨损迅速的情况,在原设计有很高的设计余量的基础上,分析差速器壳材料变更的可行性以提高刀具耐用度。经过CAE分析,材料变更后的差速器壳满足使用要求。对样件进行了工艺验证并参照国际先进试验标准进行差速器疲劳台架试验验证以及道路试验搭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变更后的差速器壳满足使用要求,设计变更具备可行性。对同类型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有主减速器试验台架多针对普通主减速器进行设计,无法很好地对装有电子限滑差速器(ELSD)的主减速器进行限滑性能试验。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限滑原理和建立驱动轮受力模型搭建了电子限滑差速器试验台架,并用某款主减速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主减速器所搭载的车辆参数,以及冰-沥青对开路面参数,电子限滑差速器试验台架配合控制器能够较好地模拟主减速器输入和道路负载,进行限滑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6.
差速器锥齿轮静载强度是差速器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汽车行业标准中规定了指标要求。文章以量产差速器锥齿轮作为研究对象,以现有试验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计算出锥齿轮的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和静扭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误差在0.6%。  相似文献   

7.
驱动桥差速器在重载工况下经常出现壳体和垫片异常磨损的情况,影响了齿轮啮合甚至造成齿轮打齿、齿根断裂等严重失效。文章对某驱动桥总成进行差速器齿轮垫片耐磨性试验,对比了两种不同材料、工艺的差速器齿轮垫片和壳体的磨损量。通过对试验后的润滑状况和齿轮侧隙的计算对比,指出了双金属垫片-差壳摩擦副低磨损量的优越性,并提出了的垫片的合理厚度公差、金属厚度和油槽方式,为驱动桥差速器技术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某驱动桥的产品平台升级,同时考虑其售后的一些故障失效模式,对其重要的组件差速器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差速器总成优化设计过程中,在结构上大胆创新,实现了结构和性能的全面优化。文章通过对比介绍,着重对差速器润滑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阐述,并通过分析及试验数据说明其优化后的差速器总成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先进性,为差速器总成设计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分析阁瑞斯后桥差速器总成疲劳试验技术条件和小野变速器综合试验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阁瑞斯后桥差速器总成疲劳试验台的设计方案,并叙述了通过降速升扭和升速降扭的方法,使本无法在现有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的阁瑞斯后桥差速器总成得以实现。以及该试验台开发成功后实际的使用情况、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对其磨损机理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手段在工程试验室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和硬度差等磨损因素进行试验验证,根据试验结果,为差速器内部磨损问题的设计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粘性液压联轴节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新型速度感应式限滑差速装置——粘性液压联轴节Visco-Lok,该装置存速度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基础上,在高转速差时通过加装剪切泵增大了限滑扭矩,提高了该工况下的牵引性,较好地实现了不同转速差下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制动稳定性和牵引通过性的综合要求,并通过实车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台背路堤和桥台两者形成差异沉降,桥头跳车成为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对这一特殊路堤病害的成功处治尚不多见。近年来,加筋土结构的柔性桥台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这种结构有可能在根本上防止桥头跳车的产生,但其加筋间距的确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本文对土工织物加筋柔性桥台进行了4组室内大模型试验,对不同加筋间距下柔性桥台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柔性桥台的合理间距为30~50cm。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箱梁剪力滞效应时,用多个不同的纵向位移剪力滞差值函数以反映薄壁箱梁不同宽度翼板的剪滞变化幅度,并且考虑了剪切变形情形,构造薄壁箱梁的翘曲位移函数,提出了一种能对工程中常用的变高度梯形截面箱梁剪力滞计算的梁段有限元法。进行了有机玻璃模型试验,并对模型桥作了有限段法和有限元法的数值计算,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离心模型研究了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中筋材拉应变和新老路堤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网铺设在软基和路堤之间比铺设在加宽路堤中部加筋效果显著,同时加筋可以降低加宽路堤的差异沉降.为较为全面分析加宽工程加筋路堤性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现场CBR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应用现场CBR值评价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效果,并与传统的干密度测试、沉降差测试和弯沉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石混填路堤的现场CBR值与干密度测试、沉降差测试和弯沉测试成果相当吻合。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CBR值和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在土石混填路堤填筑质量控制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侯志峰  靳灿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30-232,235,M0023
由于软土特殊的工程特性,在软土地基上展开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难度比一般地区更大,解决新旧路基之间出现的差异性沉降问题是关键。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区城市道路拓宽可能出现的病害形式及机理,随后以某市政道路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15.0对新旧路基在不同拓宽宽度、不同路基高度、不同地基土模量下的差异沉降规律进行研究,最后提出降低软土地区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及其影响效果,以期为类似的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水平,分析了路基差异沉降量的计算理论和主要原因,利用ANSYS15.0绘制数值模型,得到新老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并探讨加宽高度、填料重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基本呈中间小两边大的"凸"形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分别位于土路肩的边缘和新老路基结合位置;随着加宽高度和填料重度增加,加宽路基和地基土各监测点的沉降变形和新老路基间差异沉降也随之变大,且路基加宽高度从2 m至12 m,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提高129.3%,填料重度每提高5 kN/m3,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平均增加79.4%.  相似文献   

18.
郑漯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新旧桥梁拼接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京珠国道主干线郑州至漯河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梁结构拼接中的有关问题,考虑新旧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等因素,参考和吸取了国内目前已进行加宽改建高速公路桥梁的经验教训,提出新旧桥梁在结构上采用上连下不连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对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部分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又面临着扩建加宽的问题。在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工程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和差异沉降问题。因为新路基的建设会引起路基边坡失稳和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所以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加宽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之间的有效连接。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Full-scale roller rigs for tests on a single axle enable the investigation of several dynamics and durability problems related with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rolling stock. In order to exploit the best potential of this test equipment, appropriate test procedures need to be defined,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actuators’ references, to make sure that meaningful wheel –rail contact conditions can be reproduc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methodology to define the forces to be generated by the actuators in the rig in order to best reproduce the behaviour of a wheel set and especially the wheel –rail contact forces in a running condition of interest as obtained either from multi-body system (MBS) simulation or from on-track measurements. The method is supported by the use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oller rig and uses an iterative correction scheme, comparing the time histories of the contact force components from the roller rig test as predicted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o a set of target contact force time histories. Two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he first one considering a standard arrangement of the roller rig, the second one assuming that a differential gear is introduced in the rig, allowing different rolling speeds of the two rollers. Results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at the deviation of the roller rig test results from the considered targets can be kept within low tolerances (1% approximately) as far as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contact forces on both wheels are concerned. For the longitudinal forces, larger deviations are obtained except in the case where a differential gear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