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结合特油2#站至石化分公司超稠油管线工程和特油杜84块管输工程施工情况,介绍了超稠油管线集肤效应管现场制作、除锈、防腐、组对、焊接、保温、检验等工序施工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集肤效应管结构;120°集肤效应管焊接变形原因,反变形卡具的设计;伴热管二连一组对、焊接要求,伴热管与主管线组对、焊接要求及注意问题;集肤效应管底漆、面漆喷漆时温度控制、时间间隔、厚度等要求.对各工序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集肤电流加热技术首次在国内原油管道上进行大规模工业试验的情况,推荐了该项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许多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法,并和现有的几种加热技术作了经济费用比较,提出了该项技术用于原油管道的伴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简化集油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对于外围油田的低产、油气比高以及原油凝固点较低的油井,通常应用树状电加热集油工艺,其中电加热保温管道是该工艺的关键部件和设施。传统的电加热管道存在着接头数量多、过热烧损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行。文中设计一种可更换电伴热体的新型伴热保温管道结构,使电热体接头数量显著减少,实现了不开挖更换和修复伴热体,延长了管道整体寿命,增强了电加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高浓度聚驱油田中油井采出液的输送,现有的集输工艺流程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集输工艺来解决地面集输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和借鉴长庆油田的井口投球、多井阀组常温密闭集输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浓度聚驱油井的单管通球不加热集输工艺流程及其相关的一些建议,同时将该流程与现有的双管掺水集油流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单管通球集输技术不仅在投资及10年费用现值上较常规掺水流程更加合理,而且在优化简化工艺、节能降耗、降低油井回压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掺水混输不加热集油工艺正不断发展完善,集输管停掺水温降过程是指导该技术实施的重要依据,掌握其降温规律对确定安全停掺水时间、再掺水启动方案和停掺水检修安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FLUENT对油井地面集输管道停掺水后的温降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含水率与不同初始油温下管内油品的温降曲线。根据管轴中心温降曲线可将整个降温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温降速度最快,其余两阶段较慢,第一阶段自然对流作用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管壁油品开始凝结,自然对流逐渐消失,第三阶段传热方式仅剩导热,且作用较弱,整个管内油品的凝结时间长短与停掺水初始油温及管内液体的含水率有关。通过模拟计算可得详细的温降过程,为实际停掺水不加热集油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核电厂硼伴热系统的设计原理,根据核电厂的工艺要求和实际设备情况,建立了管道热损计算模型,对管道支撑件、阀门等管道附属件的热阱效应进行了折算考量,并应用于某核电厂硼酸再循环泵出口管道电加热装置设计缺陷处理,确保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的稳定运行。系统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热损计算模型以及基于经验得出管道附属件热阱效应折算考量模型正确可靠,其为硼伴热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海底管道不同形式的伴热技术,归纳了主要伴热形式,并介绍了对应的工程案例。从设计、伴热能力、操作性、伴热系统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提出了不同海底管道伴热技术所适应的条件,为开展海底管道伴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区域性阴极保护技术在集输站场中的应用,介绍了区域性阴极保护的技术特点、方案设计及运行调试方法,提出了区域阴极保护技术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站场区域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伴热系统是近些年才引入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辅助性设施。本文将就电伴热系统的发展、原理及应用性能做出介绍,并结合公路隧道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对其在隧道消防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恒功率电伴热系统在某国内航行51000DWT系列散货船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该电伴热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及效用试验等方面内容,并进一步探讨恒功率电伴热系统在船上应用的可行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原油进行磁处理,可以改善原油的流动性,降低其输送成本。通过控制磁化温度、磁化转速和磁化强度,对模拟南海原油油样进行磁处理后凝点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能降低南海原油的凝点,磁化温度、磁化转速和磁化强度对南海原油的凝点均有影响。在40~80℃的温度区间内,磁化温度越高,磁处理降凝效果越好;在0~100 mT的磁场强度范围内,随着磁化强度增加,凝点具有不断降低趋势;最优的磁化转速为1000 r/min,在此转速下,实验油样凝点降低了4.7%。  相似文献   

12.
运用fluent软件在三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下建立埋地热油管道的物理模型,分别对不同传热系数和不同流速的热油管道以及非稳态环境下的热油管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热油管道轴向温度的分布图,通过改变管道总传热系数和流速分析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出埋地热油管道沿程温降的基本特征,可为实际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指导油田的输油生产、管道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油管道热运行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由热量传递关系导出了原油管输过程各种热量计算公式,研究了输送过程原油损失热、释放热、油流摩擦热及其组成比例与输量或输送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流摩擦热并非为输量增大后吨油输送耗热量降低的惟一原因,原油管中通过时间的缩短降低了输送过程单位质量沿线损失热。通过时间缩短且同时摩擦热增大的共同影响是输量增加后热经济性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管道总损失热则与单位质量情况不完全相同,它取决于散热环境和油地温差,优化加热方案并使油地温差维持在合理水平,也可使总损失热随输量增大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埋地热油管道预热过程是一个不稳定传热过程,埋地热油管道启输过程的土壤温度场是一个沿管道横断面(径向和切向)与轴向的三维非稳态传热问题。通过分析埋地热油管道的几何特性,考虑了沿轴向预热介质温降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对埋地热油管线正常运行和正向预热过程时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和处理,并且对正向预热时土壤蓄热量进行了计算,还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油温在轴向和径向上的变化规律,在求解数学模型时,对某一断面处的土壤部分的温度场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容积法,建立伴热稠油管道停输过程的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焓-多孔度"技术,利用FLUENT软件,分别对伴热管与稠油管同时停输及稠油管道单独停输两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考虑了析蜡潜热对温降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时刻管内原油凝固区、混合区、液油区的位置及温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稠油固化过程基本相同。稠油管道单独停输时,管内原油温降速率比双管同停温降速率略慢,但在一定时间内相差不大。随着停输时间的延长,两种情况下管内稠油温降速率变化明显,说明伴热管对稠油管道短期停输影响不大。文中给出安全停输时间,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6.
低输量输油管道运行风险大,且无法通过调整输送工艺从根本上降低运行风险.降凝剂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阐述了降凝剂对原油的作用机理和其在输油管道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在任丘-北京输油管线开展的降凝剂应用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降凝剂改善了油品凝点、黏度等物理性质,降低了低输量管线的运行风险,提高了管线运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充分考虑影响热油管道轴向温降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并考虑油品物性(密度、比热容、黏度)和总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建立了热油管道停输时轴向温降的数学模型,模型还适用于有进分油点的管道,并用预测-校正法求解数学模型,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该方法已应用在新疆油田的几条热油管道轴向温降的计算中,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苏丹某油田是稠油为主力区块的油田,油品密度大、含蜡高、倾点高。站内脱水工艺为两级分离,两级换热的三相分离器热化学分离。投产后由于产量增加,原油含水率上升,运行参数发生了变化。文中通过对站内工艺流程和原油物性的分析,提出了调整流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海上终端装卸船海底热油管道安全经济运行,引入了国外始于深海油气田开发的流动保障的概念,建立了海底热油管道的水力、热力模型.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建立热力模型时,采用变化的比热容进行计算,考虑了含蜡原油结晶潜热的影响;建立水力模型时,考虑了含蜡原油在管内流动的温降过程是蜡结晶的相变过程,采用了分段计算方法.同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厂焦化装置 1#焦化炉注水炉管的材质、燃料、烟气组分、过剩空气量、组织、外表面垢样组分分析 ,以及温度场、流场烟气中的SO3的浓度场等的分析 ,确定了注水炉管温度较低段腐蚀为硫酸露点腐蚀 ,注水炉管高温段管壁外表面的复盐腐蚀形貌本质属性为高温硫腐蚀以及碱金属腐蚀。找到了造成注水炉管失效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