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跃辉 《西铁科技》2004,(4):7-8,30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交流电气化AT供电方式的故障点标定装置的测距以及影响测距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抗型故障测距装置查找故障点误差达数千米的问题,通过分析牵引网对大地短路时钢轨的电位、回流及影响因素,以及短路点附近的牵引网阻抗特性,获得阻抗增大的计算方法和故障点误差的原因。这对电抗型故障测距装置的整定计算和误差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列举牵引供电系统AT供电方式上下行电流比原理和直供方式电抗逼近法原理的接触网故障测距实际案例,对各种故障情况下故障点标定装置故障报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故障报告数据的特点和规律,并分析故障测距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掌握各种供电方式下故障测距方式原理和计算方法,采取可行的方法降低故障测距误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接触网故障查找,压缩故障延时。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短路试验是牵引供电系统联调联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吸上电流比原理,在AT供电方式下,用“DaqShortCircuit"进行短路试验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分析接触网故障点标定装置的正确程度,进而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修正,提高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5.
对AT供电方式(2×25kV)下故障点标定装置的原理与构造做了叙述,并详细描述了该装置的调试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轨道交通直流电力牵引中常用的“无回流阻抗棒”和“回流阻抗棒”回流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现场实例、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牵引回流方式对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影响。设置回流阻抗棒的轨道电路工作比较稳定,“跳红光带”的现象较少。  相似文献   

7.
对地铁直流测距原理进行分析,在常规阻抗法测距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电路模型选定特定回路进行计算,得出故障点距离。对测距装置的各功能模块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并通过实际线路的短路试验验证了该测距原理的正确性及故测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供电牵引网运行方式多种多样,在常规的单线、复线供电方式中,传统的电抗法、电流比法在实际应用中均能满足要求。对于全并联直接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采用两相对称分量法,分析电路特征,得到短路阻抗表达式。根据阻抗表达式绘出电抗距离曲线图,证明全并联直接供电牵引网短路时,故障点仍然可以采用电抗查表法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焦枝,侯月变电气故障点标定装置显示不准确的情况,从理论及实际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对提高其准确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复线BT及直供加;回流区段提高故标准确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变电所与自耦所之间的故障点标定误差较大的情况,分析了牵引网故障点标定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分区段地实施故障点标定方法,确保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同时满足接触网故障点标定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牵引供电故障测距系统进行分析,建立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下模型,通过分析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故障测距原理,对包神铁路牵引网单位阻抗进行计算,将整定定值输入到继电保护装置中,完成实际运用,通过实际故障判断校验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指导接触网故障的查找,有效的压缩故障延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影响LX-5F型故障点测定装置精度的几个参数,结合现场实际处理的经验,介绍了提高检测精度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WXB-71型电气化铁道专用微机馈线成套保护及故障点探测装置的数学模型、装置的硬件、软件以及试验结果。装置采用专用的软硬件,使用特别设计的算法及“分段线性、曲线拟合”的故障点探测算法,可以满足电气化铁道对继电保护的动作速度、测量精度等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电缆牵引供电方式原理,分析了电缆供电牵引网电流分配关系,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电缆供电方式牵引网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分段距离下牵引网短路阻抗、牵引臂长距离空载和负载条件下电压损失以及不同电缆截面下电流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既有线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针对日本津田故障点标定装置接人国产综合自动化系统时所需要的数字接口装置的研制过程、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道的故障点探测装置,能够在馈线断路器切除故障以后,立即指示故障点所在的位置,对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故障点探测装置的误差分析及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根据牵引网特点将行波法应用于牵引网故障测距中,建立基于A、B、C型行波检测装置的3种牵引网模型,针对有站场和无站场2种不同工况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不同型号行波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并给出以C型行波法判断为主,A、B型行波法判断为辅的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案。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目前铁路客运专线采用AT上下行全并联供电模式,对保护可靠性及测距精度校核采用短路试验(人工制造短路点)进行。针对短路试验存在的破坏性及危险性,短路试验实施难度大,成本高,试验次数及灵活性受到限制,本文对利用机车负荷代替短路试验进行故障测距精度的原理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一种安全、可信的试验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机车负荷引起的电流分布比例与短路故障状态下电流分布比例一致,可利用机车负荷电流数值代替短路试验数据进行科学研究;(2)通过机车负荷计算出的修正系数可应用于测距装置的保护定值,进行实际故障点公里标计算;(3)丰富的实验数据可建立整条线路各区段T-R短路电流比曲线图,通过查表法确定故障点位置;(4)该技术可应用于新建或已投运的客运专线AT上下行全并联线路的测距精度校核和测距公式中修正参数标定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电气化铁道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应用电磁耦合原理对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牵引网进行了分析计算,就回流线截面对牵引网电流分配、对弱电线路的屏蔽效果和牵引网阻抗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合回流线价格对回流线截面的选择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为实际工程中回流线截面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准确的测量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线路故障点的位置,不仅对牵引供电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对铁路运输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行波传输理论以及行波测距的特点,研究一种A/C/D/E多型行波复用式测量接触网故障的测距方法,并结合小波分析、求导算法、改进型求导算法、模极大值法等综合分析不同方式的行波法测距结果,实现对故障行波与干扰行波的准确识别,提高了接触网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精确定位。经模拟试验、现场测试、实时在线运行,通过故障行波测距装置对实际故障点的定位情况及波形分析,验证了该技术在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故障测距定位的实际使用效果。且不受接触网短路型式的影响,定位准确,精度能够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