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城老风口风区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分析了风电场项目.工程占地、土石方开挖方量.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4023hm~2,工程挖方总量为327万m~3,土.石方回填总量327万m~3,土石方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方,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约2076t,提出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水土保持效益,可为新疆其他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填筑为主的土石方工程,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范围内,易形成点状分散、总体呈线型分布的弃渣场,由于弃渣场渣体组成物质较复杂,如何在弃渣场进行合理有效的植被恢复已成为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工程为例,通过高速公路线路所经区域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结合现场实地调查踏勘,总结整理了适宜弃渣场恢复的水土保持植物品种,可为同地区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主体土建工程项目,围绕船闸深基坑施工技术展开探讨,首先明确施工难点,随后从土石方调配规划、基准点布设、土石方开挖爆破施工、边坡支护、施工期间监控测量及排水等方面探讨其关键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前期外业调查工作所采用的传统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很好满足水土保持规划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文章以常山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项目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应用无人机遥测技术获取项目所需的高清晰航片、DEM、Tiled MODEL、以及正射影像的流程与方法,该技术具备机动灵活、视频影像实时传输、不受地形地貌影响以及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小等优势特点,在未来开展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工作当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具有承载能力强、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等突出优点,建设综合管廊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趋势和潮流。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建设中需要大规模的施工,很容易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产生水土流失等问题。所以,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下面以深圳市空港新城综合管廊二期项目为例,探讨在管廊建设中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平陆运河工程开展土石方综合利用研究,以开挖土石方的数量、质地及时空分布等内容为切入点,结合运河周边区域的综合开发建设、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活动,提出土石方资源有效利用途径,科学、合理地布局土石方综合利用点,提高土石方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为平陆运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对于黄泥滩灌区供水工程建设十分重要,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连港矿石专用码头开挖边坡具有地质条件复杂、边坡较高、开挖土石方巨大、边坡支护难度较高、且边坡易受风化等特点,支护设计与施工工作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针,对于部分稳定坡体进行防护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局部破碎岩体及风化程度较高的边坡采取了预应力锚索挂网喷砼支护的手段;结合场区整体排水系统,坡顶设置截水沟,坡面设置泄水孔,平台设置截水墙,特殊坡面设置急流槽,坡脚设置排洪沟,并将排水系统与场区内排水终端相连接,边坡绿化经过分析对比,采用适合大连本地区环境的绿化方案;综合各种支护措施,确保大连港矿石专用码头开挖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船闸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复杂多样,特别是株洲二线船闸引航道基坑施工面临着与原有一线船闸近、临水度汛造成工期紧等特点。针对这一情况,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采用BIM技术实时复核项目土石方开挖工程量,使风险评价过程更加客观。模糊评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株洲二线船闸引航道基坑开挖的风险较大,存在的主要风险原因要素是:工程环境风险现场管理风险施工作业风险技术因素风险组织与管理等其他风险。评价结果可作为工程实践参考,对船闸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利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具有占地大、施工作业面积广、土石方开挖量大的特点,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生态造成影响,如何减少施工期弃渣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成为一种挑战。为此,以岷江龙溪口航道枢纽工程施工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为例,研究表明:在施工期优化施工工艺、施工区布置、施工工序等可有效减少弃渣产生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弃渣减量和弃渣资源化利用途径,可为国内其他规划和航电枢纽在建项目的生态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水运工程房建项目的特点,以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六期房建项目的实例,分析了水运工程房建项目的特点,并提出了监理单位在水运工程房建项目监理组织协调的作用、内容、方法和改进提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次调查采用小型无人机为调查设备,选取公路工程为调查对象,特别把本次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公路工程的取土场、弃土场存在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对原地貌扰动最为明显,因此也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点监督区域。做好公路工程取土场、弃土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前期的调查工作,不仅能够记录公路工程取土场、弃土场的原始形态、相关数据,也能对工程结束后取土场、弃土场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提供图像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在煤矿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花草滩矿区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为例,总结该项目的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并针对主要监测内容,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弃土弃渣监测;土壤流失量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等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钟德金 《中国水运》2013,(12):256-257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中,爆破开挖技术已经成为对岩石地基施工的基础工作。整体地基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体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质量,在进行爆破开挖时,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并且对爆破地区中的地质特点、地形条件、建筑基础设计方案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另外,爆破开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爆破作业之前做好危险源分析工作,并进行严格的爆破测试,从而保证整体爆破开挖过程的安全。文中对水利水电明施工项目的爆破开挖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Google earthlqw 软件的功能及特点,重新提出了一条优于传统路线的粤赣运河水岭开挖新方案及两种补水线方案对新老两条路线进行了比较并对粤赣运河新路线的土石方开挖量、运河正常运行的蓄水量、耗水量等数据进行了量化估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土石方施工技术特点出发,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以及具体的施工流程等,进一步探究在土石方施工中需采取的管理措施,保证项目建设品质和效益。只有科学应用土石方技术,才能保障施工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自2013年对建设项目实施水影响评价制度以来,有效的约束建设项目水资源取用和排放,规范了水土保持工作,指导了建设项目的洪水防治工作,但目前缺乏对建设项目的水影响评价实施效果评价。本文通过构建公共服务类项目水影响评价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性与定量指标,并以大兴区首创团河定向安置房项目为例,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将为北京市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后续监管及项目验收提供参考。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出的定量指标共有15项,其中在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洪水防治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筑面积控制比和外排径流控制比两项指标,填补了该项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人们对于隧洞开挖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在参与此类项目的过程中,工程企业应从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要求着手,结合现场情况的调查,针对隧洞开挖环节开展技术选择,保障各项施工技术的规范应用。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隧洞开挖施工技术,对提升隧洞开挖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平 《珠江水运》2014,(12):55-56
目前,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规范已成为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常以地方水保站(局)为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主体。但实际上,水保站(局)基本上还存在政企不分的状况,主要体现在集融资、设计、施工及监理于一身。由于水保工程具有工程分布广、地区差异大、综合性强及多种影响因素等特点,这使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再加上对于水保监理、质量检查、预定额等方面还未颁布相关规范,使也使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加快编制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相关技术标准,加强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工程建设、经营和管理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企业资质归口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下的水土流失,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新时期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及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通过加强协作联动、强化监督管理队伍,加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相应的自动化监测站网及保障体系等,使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更加高效,手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