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依据赣江干、支流14个主要控制站1957~2015年的实测径流,对赣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等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有明显汛期、非汛期之分;径流年际变化呈现支流大、干流小的规律,丰水年群和枯水年群交替出现;径流不均匀系数总体呈减小趋势,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2.
基于1950~20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河段小浪底、花园口、高村水文站各年年径流量与来沙量资料,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年径流量、年来沙量及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对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段泥沙输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年径流、来沙量、年平均含沙量时间变化曲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出减小的趋势;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段各站年输沙量总体上随年径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年径流量情况下,黄河下游河道游荡段各站年输沙量随上站年来沙量的增大而增大;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游荡河段年排沙比随年平均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研究长江口Sa分潮的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过程,并设置上下游不同条件的对照组,分析了河口段Sa分潮的影响因子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段Sa分潮由上游径流变化和外海Sa潮波共同作用产生,径流对上游站点影响占优、外海潮波对下游影响占优。径流使得河道内分潮振幅产生了沿程衰减的趋势,这是河口的Sa分潮特征不同于外海的原因,也说明径流是其主要的影响因子;而外海的Sa潮波只给予了其一个沿程定值。Sa分潮振幅只受径流的年内变化大小和外海Sa潮波振幅大小影响,不受平均径流量和平均海面的影响。径流量的变化会导致沿程Sa分潮振幅发生响应变化,且上游比下游站点响应更敏感;外海Sa潮波振幅的变化会使沿程振幅发生大致等量的变幅。三峡建成后河口段Sa分潮振幅有所减小,年际变化减小。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水资源建设项目中都要涉及到多年平均径流量的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各种水文计算的基础数据,对于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的流域只要通过简单的水文频率计算就可求得。由于我国的水文站网还不是很完善,只在一些较大的河流上有水文观测站,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小流域,根本没有径流量的观测资料,甚至连降雨资料也没有。因此,在计算年正常径流量时,需要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径流系数法和水文查勘法。  相似文献   

5.
浅析打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打邦河流域降雨、径流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本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雨的分布及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长江大通水文站19502011年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运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对年、枯季、汛后平均流量序列进行突变点分析。用突变点对时段平均流量序列进行分段,采用M-K趋势性检验法分析各段及整体序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初,长江上游区域呈现降温、降水减少是造成年平均径流量缓慢下降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导致19882011年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运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对年、枯季、汛后平均流量序列进行突变点分析。用突变点对时段平均流量序列进行分段,采用M-K趋势性检验法分析各段及整体序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初,长江上游区域呈现降温、降水减少是造成年平均径流量缓慢下降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导致19882011年的枯季平均径流量相对19502011年的枯季平均径流量相对19501987年有明显的抬升、发生均值突变的原因之一;上游水库群在枯季对长江下游的径流补给加剧了枯季入海径流量上升趋势。汛后平均径流量在1990年和2003年都出现了突变点:19501987年有明显的抬升、发生均值突变的原因之一;上游水库群在枯季对长江下游的径流补给加剧了枯季入海径流量上升趋势。汛后平均径流量在1990年和2003年都出现了突变点:19501990年间,显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19901990年间,显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19902003年间虽然为上升趋势,但平均径流量明显低于前40 a;20032003年间虽然为上升趋势,但平均径流量明显低于前40 a;20032011年期间转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平均径流量也低于以往。从三峡工程蓄水运行时间来分析,2003年之后的汛后径流趋势转变可能与三峡工程运行有直接关系,但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分析梧州水文站1955-2010年近50年的水沙系列数据及长洲枢纽建设前后2002-2011年间坝下近坝段的地形变化.结果表明:西江径流变化相对平稳,而来沙变化经历了3个时段,自2003年起梧州水文站输沙量及含沙量急剧减小,虽然其变化的时间在长洲枢纽建设前后,但长洲枢纽的建设并非是造成坝下梧州水文站输沙量和含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长洲枢纽建设前后河床的剧烈变形,主要为河道采砂和航道升级整治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上游梯级对岷江下段航道通航流量的影响,特别是枯季来水的影响,以高场水文站作为依据站,以彭山、五通桥水文站作为参证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分析岷江各相关水文站特征流量及年际变化趋势,总体反映岷江年平均流量、1—3月平均流量及保证率95%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再采用高场水文站3个流量系列定量分析紫坪铺梯级、瀑布沟梯级蓄水后对岷江(龙溪口—合江门)航道流量、水位的影响,最后提出本段航道整治设计最小通航流量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梯级运行对枯期流量有较大的补偿作用,岷江干流各水文站1—3月平均流量及保证率95%的流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高场水文站保证率95%流量在紫坪铺梯级蓄水后增加93 m3/s,在瀑布沟梯级蓄水后增加265 m3/s,在2个梯级影响下共增加358 m3/s,相应水位抬高0.43 m,瀑布沟梯级对岷江下段航道的通航流量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西江流域干流近年水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家全 《水运工程》2020,(6):120-129
选取西江干流迁江站、大湟江口站、梧州站、高要站1957—2016年的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5年滑动检验法、累积距平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西江流域干流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径流量与输沙量年内分配具有一定不均匀性;迁江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他站的年径流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迁江站径流量于2002年发生突变。迁江站、大湟江口站、梧州站和高要站年输沙量分别在1991、1997、1994、1999年产生显著突变。西江干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呈微波动,年际变动幅度较小,年输沙量呈下降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  相似文献   

10.
瓯江下游河段污染物质滞留时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谊纯 《水道港口》2011,32(6):434-439
利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瓯江下游守恒性污染物质滞留时间的空间变化及其对于径流、潮差、初始排放时刻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将瓯江梅岙至口门河段分为8个子区域分别进行数值试验.数学模型上、下游边界分别采用径流量和潮位控制.上游径流量选取5个代表性流量,下游选取大、中、小潮及混合潮型进行组合研究滞留时间的基本变化规律.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1.
对保定市降水、径流、等水文水资源因素进行了阐述,对它们的年际年内变化及区域空间变化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区域水资源组成分析了保定市水资源特性。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清河是辽东半岛渤海东岸的一条中型河流,全长100.7km,流域面积1,482km2,是营口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清河流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新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大提高,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清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从而改变了洪水演变的动力条件和水沙变化规律。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径流变化规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80年代以后的经常性断流河干,且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1994年~2004年期间,每年断流平均时间长达163天之多。因此研究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变化规律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开发及大清河的生态保护及防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河段年际、年内来水及来沙不均,具有水大沙大、水小沙少的特征;水库维持正常蓄水位的时间达97.8%,径流量占多年平均的89.6%,输沙量占多年平均的90.3%。利用全沙物理模型研究了枢纽坝区河段泥沙输移及防治措施,提出近坝段上、下游护底,船闸下游引航道右侧利用基坑弃土兴建长导堤,下游引航道左侧兴建弧形透空导沙堤等泥沙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江河口段平均海面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锋  谭亚  王志伟 《水道港口》2015,(3):204-209
为更好研究长江河口段平均海面的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过程,并设置上下游不同条件的对照组,分析了河口段平均海面的影响因子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段年平均海面A0值由上游径流和外海潮波共同作用产生,外海潮波给予了河道内平均水位一个沿程定值,而径流使得其产生了沿程衰减的趋势,这是河口段A0特征不同于外海的原因,也说明径流是其主要影响因子。A0只受径流和外海潮位的年平均值影响,而不受两者的年内变化影响。径流量的变化会导致上游A0值比下游发生更加显著的响应;外海A0值的变化会使沿程发生大致等量的变幅。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后,河口段A0也将上升相近幅度。  相似文献   

15.
榆树沟流域高山区的冰川占新疆哈密地区面积大于4km2的50%,该流域水量的持续增多不正常,研究分析该流域气候对年径流的影响对于新疆哈密市的政治、经济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根据山区巴里坤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和流域唯一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分析河道径流变化情况,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二郎河小流域宿松水文站1958~2008年逐年平均降雨、蒸发、水位、流量水文要素序列,选择累计距平、滑动平均曲线、Mann-Kendall突变检验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内近50年的降雨、蒸发、水位、流量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选择降雨-蒸发、水位-流量、降雨-流量两两要素组合,采用SPSS软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去近50年间,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蒸发量和水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降雨量和蒸发量呈较弱负相关,水位和径流量无显著相关性;降雨量与径流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规划阶段坝址处输沙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Mahl水电站上游水文站在来沙量较大的关键时段测次较少,缺测、漏测的可能性大,且上下游水文站之间河段频繁滑坡,区间入汇沙量较大,因此选择下游水文站作为Mahl电站泥沙设计依据站,得到坝址处悬移质输沙量系列。拟合年内水沙关系,得到坝址的日输沙量成果,为模型计算提供基础。输沙量的确定是Mahl水电站工程规划的基础,也为其他同类型水电工程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极值水位的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周期图法和最大熵谱法两种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江下游感潮河段芜湖、南京、江阴3个水文站1964-1987年共24 a的年最高水位及年最低水位的周期特征.发现芜湖、南京、江阴的年最高水位都具有3.14 a的周期,芜湖、南京还提取了7.33,2.2 a的周期,江阴还有5.5 a的周期.芜湖、南京、江阴的年最低水位序列都提取有2.44~3.14 a的周期,芜湖、南京、江阴还分别有2.2,5.5,11 a的周期.提取出的这些周期既反映了长江径流的周期特性,也体现了海洋潮汐的周期特性,从而为研究长江下游感潮河段的年际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Tennant法进行了阐述,并以乌伦古河的二台水文站和福海水文站、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为例,采用Tennant法分别计算各站生态最小流量。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Tennant法更适用于大的、常年流水性河流,不适用于年内来水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季节性河流。  相似文献   

20.
芦家洞水文站采用切割水位法进行推流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涉水工程的新建,水文站受水工程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日趋严重,对径流过程产生了影响,原有的水位流量关系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文站的测验工作,用传统的测验方式和整编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加强测验方式、方法的研究,以提高测验技术手段为支撑,着力提高应对受水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测验的水平和整编能力。切割水位法就是一种解决受水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整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