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水利工程BIM技术指的是基于BIM数字化承接与可视化表达等配套组成的技术。我国很多建筑领域都在运用BIM技术,如民建、市政、桥梁工程等都有所应用。而在水里工程上采用BIM技术,它能为整个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有效保证。本文就以水利工程BIM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水工结构中BIM技术建模技术有其特殊性,常用的Civil3D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建模要求。本文在对某流域水利工程总体规划环节所需的三维可视化与仿真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IM技术,指出以参数化建模和可视化仿真为依托,快速、精准地构建水利工程BIM模型的方法和步骤,让水利工程达到高度信息化的目标。应用BIM核心模型Revit对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进行参数化建模,可实现复杂水工结构的仿真计算,为水工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GIS技术,其核心在于借助计算机,对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类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该技术能实现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在诸多领域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修建水利工程,能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且有助于消除水害。水利工程的地理空间属性较强,对地理环境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GIS技术能实现对水利工程的高效模拟和科学分析。本文浅析了GIS在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措施,探究了GIS在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扩展措施,以期为水利工程技术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水利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综合考量水文、生态、地理信息等内容,并且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性。针对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涵进行阐述,分析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考核,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策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实现水利工程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信息系统建设方法论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宁波舟山港数字港平台建设。数字港平台的研究内容包括提出港口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构建数字港架构平台、港口业务应用可视化系统开发和大屏多媒体综合展示等4个方面。数字港平台工程的实施能够为宁波舟山港及其关联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满足数字港口和业务时空可视化的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6.
可视化作为一种信息的表达手段,由于其直观、形象,应用越来越广泛,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可以用来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情况,它不仅可以描述和表达已知地质现象及其特征,还可用于提取有意义的地学信息,从而实现对某种地学机理的深入认识。发现常规方法所不能揭示的地质规律和特征。本文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及其在地质领域的的应用研究现状、可视化模型和分析系统在国外、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对典型的可视化模型和分析系统的功能、商业化程度等进行了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7.
韩海航  杨卫民  曹斌 《中国水运》2007,7(11):191-194
本文从浙江交通智能交通建设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动态交通流诱导模型在浙江交通出行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浙江交通高速公路、内河航道实时交通状况分析的方案。该方案包括了基于多个Agent诱导代理系统的诱导模型,交通流诱导系统框架等自主技术研究成果。同时,本文给出了在浙江交通出行服务实际应用中,结合GPS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GSM/CDMA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浙江交通高速公路、内河航道实时交通状况的分析和播报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建模技术及软件结构,结合鱼雷发射弹道可视化系统,提出了一个交互式可视化结构系统模型,系统分为三个高层抽象类:数据模型、图形绘制与交互控制,使用可视编程及基本类库(如MFC),可以直接、形象的构造可视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岸上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面目标运动特征和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基于图像序列配准输出的目标位置伪量测值,建立利用地理信息实现对岸上运动目标跟踪的数学描述。分析岸上不同的运动模式,设计目标运动模型集,提出基于位置滤波不确定区域与道路是否相交基础上的运动模式判别方法,给出基于运动模型动态调整的自适应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和算法是有效的,具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船舶虚拟现实应用中三维模型数据的特点,以及由此造成的计算机系统处理瓶颈问题,提出了针对舰船设计领域复杂模型可视化仿真的解决方案,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用于并行渲染可伸缩图形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梳理嘉兴内河水上交通智能发展的基础上,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船联网和数据采集、挖掘等技术应用,提出WEBGIS集成平台和水上交通综合信息平台(ITIP)建设思路,构建界面化地理信息数据,实现船舶船员、港口码头和应急资源等港航源头数据的融合互通,为决策者提供可视化数据平台和辅助智能决策平台,逐步提升水上交通日常运行监管与应急指挥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已全面铺开,海道实景三维建设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作为新型海道基础测绘设施,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为海道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为海洋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信息安全以及数据安全问题。在分析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信息数据安全基础上,提出了内务版、政务版和公众版三种成果数据版本的分类以及安全数据体系建立,研究了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数据安全技术策略,以满足广大公众数据服务的应用需求,为今后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数据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航线线路的规划与分析的计算速度得到了质的提升。伴随船舶航线规划的可视化,传统算法无法很好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结果转换为可视化数据进行输出。因此,研究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历史航行路线可视化中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历史航线模型,同时对模型数据的传输信道进行优化计算,保证可视化数据转换过程中的读取稳定。采用DHZA可视化转换对模型数据进行转换输出,实现从架构上的稳定对接与转换。实验证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航线可视化输出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图形平台OpenGL开发了船舶结构有限元模型及分析结果可视化系统(CCS-FEVS),本系统根据船舶结构的特点,对船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后所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场进行可视化处理。本文详细阐述了船舶结构分析结果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数据管理及其多种处理和显示数据场的方法,给出了实例;同时讨论了OpenGL在可视化显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论述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评价内容,建立了较完善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估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提出了评价模型,着重对综合评判中的指标权重确定进行了研究。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某流域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证实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局限性,导致船舶绘制过程中出现CAD零件图编辑处理效率和代码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应用FastCAM软件的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研究。利用STEP数据交换标准,管理船舶数据及其关系,设置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输入数据,应用FastCAM软件,清除与压缩船舶绘制DXF/DWG文件,自动编程船舶轮廓并转换编程代码,桥接多个零件实现连续切割。叠加未变形网格图和变形网格图,三维可视化显示船舶位移里程与数据滤波,实现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模型相比,构建模型的CAD零件图编辑处理效率和代码转换效率数值较大,能够有效提高CAD零件图编辑处理和代码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7.
水动力流场计算是水利工程及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中涉及的重要内容。为实现流场可视化自主研发和便于编辑,提出一种基于CAD二次开发的流场生成及可视化方法。采用Fortran和C#的混合编程技术,基于动态链接库,通过C#与Fortran参数的传递,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该方法可以在AutoCAD平台上快速绘制流场矢量图和流场云图,也可用不同颜色表示数值的大小,从而实现流场的可视化编辑。以三峡库区长寿河段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演示和应用,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GIS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建立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叠加二维动态潮流模型实现了潮流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并给出了系统层次架构模型。在对基础数据进行格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地形数据处理建模方法和二维潮流动态模拟的空间和时间插值混合使用关键算法,介绍了由此开发的潮流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演示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并对系统深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船舶在海浪中运动的可视化技术。给出了可视化设计过程的流程图,并讨论了建立船舶模型的可行方法和三维波浪模型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应用OpenGL函数库来生成船舶在海浪中运动的动画。在讨论可视化技术时,使用了具有平台独立性的OpenGL图形库。  相似文献   

20.
以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背景,结合地理信息数据与设备信息数据,研究了基于GIS技术的理论线损计算模型与方法,重点分析了电网的拓扑关系,提出树型结构的计算模型,并优化了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