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雷电波侵入是牵引变电所主要的雷害方式,牵引变电所馈线侧抗雷线圈与避雷器的组合方式不同,对馈线侧设备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不同。拟通过仿真分析,探明抗雷线圈安装方式及参数对变电所馈线侧雷电过电压的影响规律,明确抗雷线圈的防护效果,对设计提出建议。首先,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变电所馈线侧模型,分馈线侧架设抗雷线圈和不架设抗雷线圈两种情况进行研究;仿真得到雷电侵入变电所时,两种情况下变电所设备的过电压波形;通过比较分析过电压波形的差异,得到不同情况下抗雷线圈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2.
青藏线位于我国西北区域高海拔的多山地,雷暴灾害发生十分频繁,时有强风、暴雨雪、冰雹和雷电闪击,它们是影响青藏线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最大危害之一。而此次在青藏线上运用的通信设备与以往其他线通信设备有所不同,无线通信即无线列调采用了全新的GSM-R移动通信系统,室外天线设置于45m高的铁塔上,经馈线容易将雷电引入到室内。因此就设备本身而言,提高了对接地及防雷的要求。现具体介绍青藏线机房室内通信设备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1 概述 随着铁路运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TDCS中心机房的设备和规模也日趋扩大,与其相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UPS、消防、空调、防盗)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TDCS系统的安全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机房内计算机设备损坏,甚至使TDCS系统瘫痪,对铁路运输造成的影响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证TDCS系统安全可靠工作,对机房的环境设备进行自动监控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雷电涌流通过电磁直接感应、电源线和通信线进入(或地电位反击侵入)贯通线远动设备,造成远动系统设备的损坏和故障。为提高远动设备的防雷能力,从外部防雷、内部防雷2方面提出了完善开关站房防雷装置,设备安装位置,合理布线,设置保护地线,选用浪涌防护设备,实行等电位连接等防雷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雷电损坏计算机设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介绍雷电侵入的计算机设备的几种途径和防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思想以监测为主,旨在发现设备故障,指导运维人员进行故障抢修,存在管理分散、管理水平不高、数据可视化程度低等缺点。提出基于AIOps的铁路机房运维管理系统研究,通过对机房内环境和各类设备的远程监控,运用大数据技术、关联告警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充分挖掘系统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海量历史数据,实现对机房运行状况的预警,提前发现设备运行隐患,提高机房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寿红  郭磊  冯辉  邓臻  涂静 《中国铁路》2023,(9):109-116
青藏铁路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各视频监控点分散在不同路段。针对当前视频监控网络存在设备部署零散、容易出现漏洞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面向青藏铁路视频监控网络的安全防护方案,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视频监控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平台,并部署于西宁西站。该平台可提供视频监控安全分析平台,通过风险漏洞管理、视频专网非法行为监控阻断、视频设备故障和视频质量检测等功能,实现定制化、智能化的视频监控安全管理,通过融合行为分析、机器学习、设备识别和安全准入等关键技术,促进铁路信息监控系统集成化发展与创新,也为铁路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应用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无线通信天线铁塔架设及基础定额,是以前铁路通信定额的缺项内容。在定额修订中,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补充了此定额。此对铁塔基价的确定及铁塔架设、铁塔基础、天线地面基础的定额编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介绍信号控制系统机房雷电防护及电磁兼容几项关键问题的设计和施工,从理论上探讨了解决雷电电磁波由电源通道及空间通道侵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贵广高铁客专线灵川AT所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箱烧损情况为例,深入分析了网隔监控箱烧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防止雷电反击网隔监控箱的相应措施和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雷电对网隔监控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信号机房设备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设备异常检测准确性难以保证、故障处理效率低、现场作业人员缺乏技术支持和安全控制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信号机房智能巡检系统。系统由机房智能巡检设备、数据中心设备和维修终端设备构成;机房智能巡检设备采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依据巡检计划自动执行巡检作业,采集视频/图像和温度等监测数据并上传至数据中心设备;数据中心设备采用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设备指示灯,据此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当检测到异常时,维修终端设备立即向调度员报警。在实现日常巡检作业无人化、达到减员增效目标的基础上,该系统借助巡检机器人的视频监控和语音通话功能,辅助信号维修人员进行远程故障检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指导,验证现场作业人员身份,监督其作业过程,增强信号机房现场作业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信和工业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源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技术日趋完善并得到大力推广,通过集中监控,铁路沿线车站、中间站、基站、直放站的电源设备运行情况和机房环境信息都能时时传送到位于枢纽节点的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在监控中心值守,能及时发现各监控站的告警信息,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处理。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维护人员现场巡视工作,缩短了故障发现和处理时间,成为机房和供电安全的有力保障。截至2012年底,全路共有环境监控系统约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是确保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基础装备,一旦遭受雷击将造成探测站设备严重损坏、运行瘫痪,并且修复难度很大。运用综合雷电防护技术和雷击智能监测系统,能够极大地减少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测系统的设备故障。  相似文献   

14.
通信机房的告警系统主要有设备机架告警装置和接至列头柜的告警装置2种,安装在设备机架内。由于机房面积较大、设备多,加上设备散热风扇噪音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值班监控室内告警声音不清晰,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影响故障处理。其次,列头柜告警装置只提供单一类  相似文献   

15.
监控单元是铁路灾害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置在铁路沿线机房,端口直接与室外设备连接,需要很高的雷电防护水平。依据TB/T 3498—2018《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雷击试验方法》的要求,分析铁路灾害监测系统中,监控单元的电源输入输出、数据通信传输、开关量输入输出等端口的功能及接线形式,详细介绍监控单元各外部端口的模拟雷击试验方法,并对试验过程和等级选择进行说明,为验证监控单元外部端口的雷电防护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环节.目前,移动无线模块(MRM)设备作为青藏铁路ITCS中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的车载终端设备,已经成功运用.基于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对ITCS车载台监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软件和硬件设计.通过在MRM外部和机务段站场内添加监测设备的方式,解决了MRM设备的软硬件全系统的出入库检测问题,并可以直接转发到检测机房,使机房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在站场内的MRM主机内部运行的情况,便于间接分析故障,以实现MRM主机的出入库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7.
STP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车地数据交互,需要在室外架设地面通信天线。现场信号楼附近一般无铁塔或者由于既有铁塔负荷不足等原因,需要通过在楼顶架设支架的方式安装STP系统地面天线,并制作避雷针,然而支架的制作却无理论依据或者相关规范可供参考。通过分析讨论天线支架安装位置、天线相对楼顶平台安装高度、天线与避雷针间距、天线与避雷针夹角等,总结出现场条件下各相关参数的具体数值,为指导现场施工安装提供参考,以满足无线通信和防雷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源 《中国铁道科学》2013,(1):42+49+58+74+87+100+107+113+120+144
27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联调联试内容及方法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区域节点(调度所)、视频接入节点(车站)、视频采集点(监控现场)三级组成,基于MSTP传输系统和IP数据承载网实现组网,支持与SCADA平台、动力及环境监控、旅客服务等系统的联动。在沿线重要节点设置现场采集点设备,实现对机房、区间重点区域及正线线路的视频监视,同时为客服系统预留编解码器、  相似文献   

19.
铁路智能机房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涵盖了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机房视频巡检、机房门禁、智能配线、蓄电池均衡、智能防雷等多业务的一体化综合系统。以促进机房信息共享、提升车站管理水平为目标,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存储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事前预警、智能巡检等功能。系统可满足车站日常生产管理、运营维护等功能需求,通过各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车站信息共享及机房管控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统计和归纳客运专线ZPW-2000A轨道电路设备的雷击故障及其特点,并依据其原理框图,结合现场环境调查和相关设备防雷性能测试,寻找出雷电损坏其设备的途径和系统的防雷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防雷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