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种电加热除雪、融雪剂除雪不能满足铁路道岔除雪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总结以往经验,对采用气压喷射道岔除雪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从除雪喷嘴和道岔内输气管路的设计及安装,电磁脉冲控制阀的选用以及现地控制机的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气压喷射道岔除雪系统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分动外锁闭道岔智能油润装置的结构特点、控制程序逻辑等,通过对外锁闭道岔的位置采集、道岔转换采集,以及综合气象数据和程序设置参数的计算等,得出油润时机及油润量大小,实现外锁闭道岔的精准油润,达到完全替代人工涂油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南编组站道岔除雪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寒冷及严寒地区铁路线路上积雪干扰道岔的正常转换,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研究既有哈尔滨南编组站道岔除雪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目前国内外铁路车站内各种道岔除雪方式优缺点,对道岔除雪的3种方式从经济性、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道岔风力自动除雪系统为铁路编组站内适合的道岔除雪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降雪频繁,道岔的积雪及时清扫问题尤为突出,因为它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及安全。智能控制气压喷射道岔自动除雪系统采用气压喷射道岔除雪技术,利用强大的压缩空气,通过安装在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的气动喷嘴,向道岔转换部位喷射高压气流,清除道岔区的积雪,它可以满足铁路各种道岔的冬季清雪要求。  相似文献   

5.
STDR-G型电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冬季道岔除雪问题,采用电热融雪方式高速道岔融雪系统技术方案,研发STDR-G型电热道岔融雪系统。系统由电加热融雪部分、现场监控部分和远程监控部分组成,具有自动开/关机、故障自动报警、自动切断故障回路电源的功能,并设置有本地和远程2种控制方式。系统已经成功在高速铁路线路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道岔故障中几种常见类型故障,为尽量减少道岔故障误分类所造成的损失,特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代价敏感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道岔故障诊断系统。模型通过建立代价敏感适应度函数,实现基于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向代价最优的方向进行随机搜索。利用某车站道岔动作电流监测数据进行验证,证明系统能够提高故障数据的识别精度,降低故障数据的误分类代价。该系统可帮助维护人员快速、准确地对道岔故障进行诊断,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铁路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国内多地冬天降雪频繁,及时对道岔进行除雪非常重要,安装道岔融雪装置可以有效清除道岔关键部位的积雪,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但道岔融雪装置经过多年运用,也暴露出较多缺点。针对目前道岔融雪装置用电负荷量巨大等问题,研究智能控制方案,对于列车需要通过的道岔及时接通加热电路,对其道岔区域进行加热,对于列车在一定时间段或者较长时间内不通过,或者列车通过时并不需要动作的道岔断开加热电路,不对其道岔区域进行加热,减少不必要的耗电,真正达到融雪设备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道岔作为关键的铁路信号设备,也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传统的道岔检测方法过分依赖人工经验,检测效率低下,难以应对现有铁路运行中行车速度快、发车密度高等对道岔维护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并且现有道岔监测也存在监测项目不全面等问题。为满足工电融合需要,开发了一套基于混合模型的道岔综合监测系统,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道岔状态,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的自动特征提取优势;采用支持向量机和向量域的混合算法,对正常/故障数据进行分类和异常检测,从而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人工巡检方法相比,该系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精准、实时的道岔故障预警,提高维护效率,有效减少人力成本且降低道岔病害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讲述了新型道岔电热除雪装置在津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应用,以及在设计、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DCCX-3型道岔电热除雪设备在朔黄铁路黄万线神港站的应用经验,介绍了设备的组成、操作流程,以及系统维修和日常维修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道岔在摩擦处采用人工注油,存在维修“天窗”短、在线路上作业难、任务重等问题,研发了远程操控式道岔自动注油系统。通过在道岔附近设置注油分机,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或道岔缺口监测系统获得道岔正/反位信息,实现道岔精准注油;采用电力载波传输技术,使用一对芯线进行数据及电源混合传输,实现室内外指令和信息传递,从而达到远程操控道岔进行自动注油的目的。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以及实现的功能,可为道岔日常维护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道岔动态智能监测系统提供了对道岔转换设备缺口、油压、油位等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实时掌握道岔运用状态。油压监测与功率、动作电流曲线相比,能够更快速发现道岔运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电液转辙机油压监测的分析方法,可有效降低液压道岔故障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铁路》2008,(5):71
冬天铁路正常运营,必须除雪除冰,安装道岔电加热器是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温差太大、振动和制动粉尘等不良环境使电加热棒老化,其绝缘电阻数值不断下降,直到达到临界值时触发故障电流保护装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设置绝缘电阻,当到达临界值时发出绝缘故障报警。但在大型道岔电加热器中,这种绝缘电阻往往起不了太大作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开发了智能道岔电加热系统WHVI。这种系统装有智能控制和调节模块WHVI—ISR,其电开关使用寿命高于过去的加热接触器。这种模块含有两个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用于无磨耗接通和断开,一个微处理器用于控制、调节和监视,还有连接加热棒的故障监视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现有道岔出厂检查系统在测试中不能带动道岔动作的问题,介绍了基于DSP道岔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步骤。该系统能在带动道岔来回动作的过程中,依靠检测各牵引点的转换力,将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并判断出道岔是否合格。该系统具有检测、数据采集、通信、显示、数据查询等多项功能,有助于改善道岔出厂测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研发背景,叙述了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模式。该系统基于西门子S7-400 PLC设计,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装置的特点,阐述了高速铁路道岔电加热融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详细探讨了电加热元件在道岔融雪系统的关键作用,加热元件在设计中如何提高加热效率和速率,如何提高辐射效率等,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以适应严寒地区铁路道岔融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设计创新及关键技术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的设计创新及关键技术进行回顾总结,系统阐述在路基防冻胀技术、大跨度桥梁结构设计、接触网融冰技术、道岔融冰除雪等方面的研究创新及成功应用,以哈大高速铁路设计为依托,形成完整的、系统的高纬度严寒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修建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现场的道岔摩擦电流测试与调整存在流程繁琐且风险高、对检修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测定数值的主观性占比大3个弊端,为此需要基于各类智能算法及技术提升道岔的智能运维水平。[方法]分析了道岔摩擦电流测试曲线4个阶段的特征,提出建立道岔摩擦电流的智能分析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定了该系统的摩擦电流标准值及阈值范围。该系统可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自动获取道岔摩擦电流值。介绍了该系统的调试界面截图,以说明系统在获取道岔摩擦电流值如何为现场检修人员提供操作建议。[结果及结论]该智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实现了节约检修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检修效率的既定目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专家经验分析道岔曲线特性并设置每组道岔的标准值具有工作量大、专家经验标准值不能覆盖每个道岔特性的问题。在分析道岔特性及健康度评价现状基础上,基于云平台技术,搭建道岔健康度自学习软件架构,阐述了使用专家经验分析道岔数据、三次样条差值曲线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在道岔健康度标准值智能选取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聚类算法的道岔健康度标准值智能提取方法。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道岔,能够有效降低设置不同道岔系统健康度评价参数标准值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道岔尖轨是轨道的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现有伤损检测技术在道岔尖轨处存在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铁路道岔尖轨伤损监测方法,研发出道岔尖轨损伤监测系统。系统基于伤损模式分类算法对列车经过钢轨时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尖轨伤损状态的识别。现场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道岔尖轨的伤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