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庞俊立 《广西铁道》2010,(2):38-39,42
针对广西沿海铁路公司所属33个车站信号设备防雷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设置避雷针、整治天网地网、加装地线等整治措施,从而减少了信号设备雷害故障发生件数,降低了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技术是铁路行业长期聚焦的重难点领域。针对近年来铁路大部分雷害事故都集中在室内电子信息设备损坏或失效的问题,通过梳理现行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中电子信息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标准,搜集归纳历史资料,分析标准差异,提出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分类及等电位连接技术的标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铁路基础设施位移监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文章介绍了北斗高精度监测的原理,详细阐述了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铁路基础设施监测系统的架构、功能和接口设计,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对该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毫米级的监测精度,可为铁路基础设施位移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信号设备是铁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而信号防雷工作是保证信号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雷害事故,设备损坏就会给行车带来较大的干扰,因此必须在管理、方法、制度上适应当前维修制度改革的需要,探讨加强重雷区的防护措施和防雷设备的基础管理,进行技术攻关,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减少雷电对信号设备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路基及轨道变形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及轨道的要求,以及当前相关工程监测领域的应用情况,对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及轨道变形监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各种监测方法的原理及技术性能特点,并针对工程实际应用需要,对监测仪器设备的选型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由于铁路客运设备种类众多并且分布区域分散,致使人工巡检工作效率低。为了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实现铁路客运设备巡检工作智能化,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客运设备故障监测模型。通过无线传感器获取影响客运设备状态优劣的因素,运用所建模型进行决策,判断铁路客运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并能准确地诊断出故障部位,实现了铁路客运设备巡检工作智能化的目标。最后通过对机房空调设备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HTK型第二代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的原理和计算机网络设计原则,对天兰铁路第二代红外线轴温监测网进行了分析,并对天兰,兰打铁路第二代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组网形式,设备配置及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铁路10 kV电力远动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及其构成,阐述了远动监控设备及二级工作站(变配电所远动系统,10kV站场隔离开关远动系统)设备的组成,性能特点以及信号电源监测系统,10kV电力贯通线,自闭线分段开关远动终端的性能特点,并对电力远动系统的功能作了较详细的概述,有利于铁路有关部门人员对铁路10kV电力远动系统的了解和应用,有利于该系统在铁路上推广应用,有利于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快捷,舒适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铁路信号机房雷电防护与接地测量现状,结合现场实际运用需求,创新性提出适用于各类铁路项目的信号机房防雷接地监测系统方案。运用智能化综合监测技术,对现场重要接地点的接地电阻、设备接地可靠性、SPD运行状态、电气完整性等状况进行统一监测,诊断工作状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异常及时报警,为铁路信号设备可靠运行和铁路运输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此系统技术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朔黄重载铁路项目,并于2021年12月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防雷监测装置和防雷监测系统》(专利号:ZL 202120295985.0)。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铁路集中监测系统无法满足室内外轨道设备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室内外综合监测平台的高铁轨道电路隐患分析系统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对高铁室外轨道电路电气特性及特征值的采集,汇总到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信息平台中,并通过智能分析功能对轨道电路设备进行诊断和预警。  相似文献   

11.
铁路供电二次设备运维监测是针对铁路供电系统二次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测,主要完成二次模拟量回路异常监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仿真在线检测、继保整定值校验等功能。运用该技术运行维护人员可有效掌控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XJ铁路信号机点灯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根据使用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该设备的总机和分机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线路特殊区段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轨道变形,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倾角测量、视频监控、继电器控制、计算机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制了一套由现场监测设备、报警联动模块、监测报警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选取一铁路隧道典型线路区段开展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准确识别轨道横向突变、道床板裂缝、左右轨高差等情况,及时发布报警信息并控停列车,有效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为轨道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铁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维护工作效率,确保设备安全运用,文章对铁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远程维护监测系统进行设计,并介绍其系统结构、网络连接方式、关键技术、安全机制以及应用功能。通过对该系统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该系统可以有效强化相关设备安全,提升维护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及视频监控等技术,构建铁路路基形变监测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监测结果与状态预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重点阐述铁路路基形变监测系统的系统架构、前端方案、通信网络与服务器端。该系统在山东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进港铁路的路基塌陷区进行试点,对路基形变进行自动监测与预警。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性能满足前期设计需求和用户使用需求,并极大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6.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性能极易受到无线电干扰的影响。而当前铁路GSM-R网络无线电干扰的监测手段以定期测试、事后分析为主,存在覆盖范围小、时效性低、人工投入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列车装载式设备的铁路沿线GSM-R无线干扰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能够对无线频谱及其他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实时智能分析,自动识别干扰并给出预警,同时估算干扰源的位置。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根据输入数据实现干扰识别。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析模式,该系统的干扰识别效率和准确率都得到提升,在提高GSM-R网络运维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道口信号设备维护是电务部门信号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繁忙,铁路列车速度的提高和道口数量的增加,道口信号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道口音响器雷害故障已经成为因扰电务段设备安全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阐明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室外道岔设备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道岔设备的安全隐患,对提高道岔设备维修质量,确保道岔设备工作良好,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科学技术装备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铁路安全现状和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利用技术装备是铁路运输生产长久的根本大计。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二个闭环,二个是移动设备自监测诊断和处理,移动设备对固定设备的检测,固定对设备的监测以及固定设备在线自动检测而组成的集监测,控制为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监测网络;另一个是人-机-环境的以机控为主,人控优先的管理、决策和操纵系统。  相似文献   

20.
电源屏是铁路行业专用的供电设备,其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信号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行车设备的安全和运输效率。针对目前非智能电源屏监测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分散、利用率低、可视性差等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同时引入专家规则,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电源屏监测系统,既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又实现了故障预警、统计分析、健康评估等功能,加快了智慧铁路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