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天,有时路面结冰,有时覆盖积雪,轮胎的附着力降低,容易产生打滑和侧滑而造成事故。所以,冬季在冰雪路上行驶,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精力,谨慎驾驶,根据地形、冰雪的厚度以及汽车性能和载质量等不同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延长等现象,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员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3.
刘勇 《驾驶园》2011,(11):66-67
冬季即将来临,冰雪路面上行车"危机四伏"。就驾驶员如何应对特殊的路面情况和采取的操作方法以确保行车安全的问题,本期开始,记者将采访驾驶货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等多类型的驾驶员,听一听他们的冰雪路面行车技巧。  相似文献   

4.
部队在执行车辆运输保障任务中,驾驶员“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一直是做好行车安全的法宝之一。这是因为,老驾驶员驾驶技术好,经验丰富,带领新驾驶员行车不仅可以搞传帮带,还可以保证行车安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老驾驶员传授的“老经验”并不科学,甚至有时还影响到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冬季即将来临,冰雪路面上行车危机四伏。就驾驶员如何应对特殊的路面情况和采取的操作方法以确保行车安全的问题,本期开始,记者将采访驾驶货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等多类型的驾驶员,听一听他们的冰雪路面行车技巧。  相似文献   

6.
(一)人与车的关系。通过对许多车辆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疲劳驾驶等诸多原因造成,而与车辆自身关系甚微。这就要求驾驶员应随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掌握好手中的转向盘,处理好路面的各种情况,确保行车安全。(二)快与慢的关系。行车中,部分驾驶员有时为了争取时间或  相似文献   

7.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晴天,特别是久早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遇上连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患痔疮疾病的人数很多,诱发驾驶员痔疾的主要原因是:①长途行车久坐,有时长达10小时以上.②饮食无定时、定量.③驾驶室内人造革座垫不透气及座垫规格不合理,使臀部产生局部高温.④路面状况差,行车中颠簸,强烈挤压臀部.⑤驾驶室内过于干燥或出汗过多,引起便秘.⑥行车任务紧,排便急或行车中一时找不到厕所,有习惯性憋便.⑦不注意个人卫生,没有睡前清洗臀部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8,(12)
为了研究驾驶员在林区冰雪路面纵坡下坡路段行车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特性,提高林区冰雪路面行车安全性,选取林区冰雪路面纵坡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通过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运行车速和心电信号等数据,分析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试验路段线形指标、运行车速之间的关系,建立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线形指标、运行车速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林区冰雪路面纵坡下坡路段行车时,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坡度、运行车速均呈正相关,而与坡长的相关性不显著;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坡度、运行车速均存在三次函数关系,心率增长率随着坡度增加而增加,随着运行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和运行车速2个因素共同作用时,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增加更显著,坡度越大、运行车速越高,驾驶员心率增长率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各地道路改造现象到处可见,如道路加宽、路面铺设沥青或混凝土等,这此施工给驾驶行车带来了一定难度,为确保施工路段行车安全,驾驶员行车中应注意以下7点:  相似文献   

11.
秋冬季节,大雾天气较多,给我们的行车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由于雾天的能见度较低,可视范围有限,驾驶员很难确定前后车辆的位置和距离,加之路面湿滑,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此提醒各位驾驶员朋友,在大雾天气里开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程国华 《驾驶园》2010,(2):56-57
涉水、山路、泥泞路、硬石路、石子路.隧道……在特殊路面上行车,困难重重。此时,都应该注意什么,有哪些技巧?笔者的实际行车经验希望对驾驶员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高林 《天津汽车》2014,(1):63-63
冬季是雾的高发期,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汽车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安全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14.
湿滑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行车环境,由于这种行车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大为提高。针对湿滑路面轮胎临界滑水车速的研究,是一种帮助驾驶员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有效行径。影响湿滑路面临界滑水车速的条件有水膜厚度、行驶车速、轮胎状况等。为了更好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对车辆进行防滑预警研究可以更为高效明了的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寒冬冰雪天行车,路面附着系数小,容易打滑,给驾驶带来诸多困难。驾驶员必须谨慎驾驶,正确掌握冰雪路面驾驶要领,以确保行车安全。检查车况出车前应对车辆技术状态进行检  相似文献   

16.
夜间行车特点。1.夜间行车,人的视野和视距受到限制,对道路的观察、判断仅仅局限在灯光能够照射到的范围之内,驾驶员收集到的交通信息量大大减少,有时甚至中断。  相似文献   

17.
冬季霜多、雾多、雪多、气温低,下雨下雪时会在路面结冻,造成路面打滑,再加上挡风玻璃积雪,致使雨刷难以转动,给行车带来困难;大雾时,能见度更差,开车时视线不清,听力、视力受影响,因此给驾驶员开车时增加了很多困难,也给行车安全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为了确保冬季行车安全,重点应做好,“防冻、防滑、防雾”工作。  相似文献   

18.
1、夏天气温很高。轮胎气压会相应变高,所以在炎热天气跑长途时。轮胎气压十分关键,过高过低都会造成爆胎。影响行驶安全性。 2、夏天雨水较多。轮胎花纹深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的汽车驾驶员有时对轮胎花纹不很重视,但在湿滑路面行车时。轮胎花纹足够深可以有利地导开地面的积水,提高轮胎的抓地能力,增加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一忌灯光不全夜间行车对灯光的要求很高,绝对不允许在灯光有故障的情况下凑合出车.尽管如此,车灯在照射范围上仍有很大限度,如经过十字路口、道路转弯或公路调头时,驾驶员就很难和白天一样及早发现道路两侧和弯道另一侧的情况,要是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夜间就很难做到正确选择路面行驶,也容易错过交叉路口而走错路线,有时甚至驶离正常路线而进入危险地段造成事故.因此夜间行车要十分留意道路情况,遇到叉路口,要弄清楚各路口的延伸方向和方位后再通过,行驶中一旦发现路面异常,应及时停车,以免车辆驶出路基发生车祸.  相似文献   

20.
冬季天气寒冷,又时常风雪交加,路面多结冰和积雪,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季节。给机动车行驶带来诸多不便,行车中,驾驶员如果疏忽大意,情况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事故,为使广大驾驶员做到安全行车,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