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规则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勇勤  吕强 《中外公路》2002,22(5):13-16
介绍了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以京珠高速公路耒宜段K244 400~800非规则滑坡为例,反分析了非规则滑坡体的整体稳定系数及其力学指标,更加明确了非规则三维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分析与二维稳定性分析的关系与差别。对于非规则滑坡体,二维稳定性分析由于结果的差异性,难以解释整体(二维稳定系数离散于三维稳定系数上下)稳定性,而三维稳定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出非规则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实践证明,运用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非规则滑坡稳定性分析是行之有效的,对其包含的整治等研究内容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开阳县高云至金中公路(下称高金公路)K12+625-K13+736段发育有老堡关滑坡。该滑坡在前期施工削坡减载之后发生多次滑动,对工程的进行构成了很大影响。为确保该路段公路建设和使用安全,进行了勘察工作,根据勘察获得的该段滑坡的实际地质条件和滑坡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表明目前的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做出了削坡、抗滑挡墙和排水的综合性治理措施。治理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彪 《路基工程》2019,(3):212-216
以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K1428+000~+200段山体滑坡处治工程为例,通过对滑坡体灾害的成因分析,并结合区域内地质特征,对滑坡体采取坡面主动卸载,坡脚处设置抗滑桩板墙支护的方案。经过综合处治,目前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有效地保障了该路段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滑坡实际工程背景,运用软件建立简化三维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定量的分析滑坡体总体位移云图和在主滑方向(即Y方向和Z方向)的位移云图。在剪应变增量云图中找出滑动面的位置,从而为抗滑支挡结构物的合理布设提供范围,模拟预应力锚索框架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整治滑坡,并分析、评价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地质勘察和滑坡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增从高速公路K14滑坡体分解成处于不同滑坡发育阶段的2个分区,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并采用反演分析方法确定滑面岩土力学参数,进行滑坡加固设计。采用抗滑桩等综合治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位于古滑坡体上,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后缘出现了变形裂缝,对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调查结果,对滑坡体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隧道仰坡以及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古滑坡体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仰坡后缘以及隧道的变形迹象是因刷坡过程中开挖了坡脚,仰坡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的。施工过程中,仰坡段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发生失稳,隧道底板以下滑坡体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效果较好,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涪江虹金村堆积滑坡体为例,依据滑坡体形成的条件,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采用数值模拟对堆积滑坡体在天然工况、蓄水位工况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的安全系数,为堆积滑坡体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海 《中外公路》2012,32(5):44-47
以杭徽高速公路K107+750~K107+960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边坡处治方案分析.采用SLIDE软件进行稳定性计算表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但需对边坡的表层进行适当的处理.在深入分析边坡灾害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对1、2级边坡病害区域采用SNS主动柔性网防护,在渗水处增设泄水孔并修复破损截水沟的设计方案.该文详细介绍了SNS主动柔性网防护机理及设计方案,并采用SLIDE软件对防护后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处治措施消除了该段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使滑坡体及边坡的变形得以控制,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0.
马万权  杨建国  柴贺军 《公路》2003,(7):147-149
昆明~石林高速公路K22 900~K23 180段土质滑坡在削坡减载之后,仍然发生多次滑动,对工程的顺利进行构成了很大影响。根据该段滑坡的地质条件和滑坡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有限元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表明目前的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提出了削坡、抗滑桩、挡土墙和排水的综合性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梅河高速公路程华段高填路基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波  张明剑  李鹏 《路基工程》2010,(5):198-200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17+580~+750高填路基地质勘测资料,通过对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准确地判断了路基滑坡病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的位置,提出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程加固的治理措施,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巫山至奉节公路YK17+100~+500段滑坡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判断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发展过程。结合施工及监测反馈信息,分析滑坡目前所处阶段、潜在滑动面位置等,为施工期诱发的边坡失稳处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坡体发生失稳破坏是影响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的重要工程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掌握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状态,而传统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由于不能考虑滑坡体内部应力应变状态而与滑坡实际情况往往不符。文中提出的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将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通过弹簧单元模拟滑坡潜在滑动面和滑床间的接触摩擦问题,根据潜在滑动面上的应力计算滑坡体稳定安全系数,通过滑坡体内部拉应力分布阐释滑坡失稳机理和滑动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内部应力状态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有限元极限平衡法计算的滑坡体稳定安全系数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相似文献   

14.
主要针对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填方边坡的破坏机理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就高填方边坡在地震中的破坏机理、破坏模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控制指标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揭示地震荷载中高填方边坡破坏机理,建立地震中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并对雅安地震中成雅高速公路填土高度达到25m的K43+450~K43+720段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公路弃土场用于居民安置区是弃土场的利用方式之一,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是保障居民安置区安全的重要环节。以贵州厦蓉高速公路水都段AT8标广义隧道进口K37+500左侧弃土场为例,对用于居民安置区的弃土场稳定性、承载力等进行分析评价,并就弃土场用于居民安置区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陈艾荣  项海帆 《公路》2001,(10):60-63
运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对宜昌长江大进行了施工阶段加劲梁对称和非对称架设情况的颤振分析,探讨了施工阶段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施工方法以及非线性因素对施工阶段县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当前建筑企业投标竞争中的报价策略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作价的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某潜在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比分析了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不同工况时的稳定性及按设计方案加固后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按治理方案加固后的坡体,在不同的工况下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周翔  ;吕建伟 《路基工程》2014,(3):210-214
阐述了淳安县千岛湖大道K6+560~+700路段道路右侧滑坡类型,并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经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实施后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滑坡体未出现变形,沥青路面没有发现裂缝、起拱的现象。对道路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谭剑松 《路基工程》2015,(5):193-201
以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察为基础,详细分析了黔江至彭水高速公路红军渡互通A匝道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模拟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面未全部贯通,但滑面的中部转折段存在潜在失稳的风险;在暴雨工况下,滑坡体的应力、位移、剪应变增量等各方面数值和分布面积都有显著的增加,呈现出局部失稳的状态。根据两个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