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船舶通信网络全同态加密方法加密过程中,无法实现身份数据认证,造成加密权限紊乱,为此设计基于身份认证的船舶通信网络全同态加密方法。使用汇聚节点方式将身份认证程序引入全同态加密系统中,通过明文集计算对身份认证数据进行同态加密,检测汇聚节点数据完成身份认证数据的检测;对加密文案进行去噪处理,通过整数同态加密,实现船舶通信网络全同态加密。试验数据表明,设计的同态加密方法比传统同态加密方法的保密系数高12%,并且能够实现身份认证处理。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信息安全始终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常规的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和加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而越来越满足不了某些敏感场合的特殊要求。将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技术和加密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利用生物特征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保证信息安全的长期有效,彻底杜绝密码和密钥遗忘、被盗、被破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实现单点登录,从而提高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的工作效率.文中就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架构及其集成方式展开了研究,根据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LDAP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架构方案;研究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集成体系,分析集成方式和集成原理,提出了统一身份认证集成的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有效实现了对校园网中用户的统一身份管理和统一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4.
刘春杰  王力隆 《中国水运》2007,5(10):133-134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有指定接收者的签密方案。该方案的签名密钥由用户和私钥产生中心(PKG)共同生成,用户无需对PKG无条件信任,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实现了数据既加密又认证地传输及存储功能。方案验证过程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
传统认证方式过于繁琐,导致监控数据交互速率低,云计算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提出云计算下舰船监控网络快速双向认证方法。通过创建轻量级认证协议单元,对认证协议做精简优化运算。同时,依托双向认证技术,引入双向同步无密钥组协议单元,对优化后的认证协议做双向认证身份对接运算,实现双向同步对舰船监控网络认证。开放安全的双向同步密钥认证,提升云计算交互数据处理能力。解决监控双向认证交互速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云计算下舰船监控网络快速双向认证方法,在各项数据优于现有传统认证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拥塞控制的网络动态分布式节点选择方法性能差,经常会出现未剔除的节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船舶振动检测网络动态分布式节点选择优化研究。先利用迭代剔除算法,剔除网络动态分布式的攻击节点。再制定节点选择策略,解决节点拥塞导致的延迟。完成上述操作后,依据序列模式定义,激活节点,使得目标位置的估计值最优,实现节点选择优化。由此,完成船舶振动检测网络动态分布式节点选择优化研究。最后,进入实验部分,分别测试基于拥塞控制的网络动态分布式节点选择优化方法和所提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剔除节点时,不会受节点数量的影响,而使用基于拥塞控制的网络动态分布式节点选择方法会随着节点数量的变化,呈上升趋势,由此说明所提方法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网络协作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运行模式,分布式网络协作的安全性尤其重要,针对分布式网络协作的安全性提出了一套密钥管理协议,该协议基于IPSec体系结构,构造了一个用户、实体和实体之间的SPl的映射表,进而实现了网络协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内河电子航道图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针对内河管理的特点提出一套内河电子航道图数据保护方案.方案基于现代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在数据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和数据用户三方相互鉴别、相互认证的条件下实施,通过用户权证和江图权证来鉴别用户身份和传递密钥,并设计了用户端数据处理流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远洋船舶跨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进行跨网络安全双向完整认证方法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远洋船舶跨网络安全双向完整认证方法。采用混沌嵌入式加密方法进行船舶跨网络通信分组密码设计,基于椭圆曲线方程构建双向认证的公钥体系,结合Logistics混沌映射进行双向认证的加密和解码算法设计,将公钥嵌入到主密钥,实现远洋船舶跨网络通信的安全双向完整认证。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远洋船舶跨网络通信加密和认证的保密性较好,安全性较高,防攻击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iHadoop作为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编程框架,已逐渐成为计算机行业最新的潮流。其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可存储大量数据,具有高容错性和吞吐量。然而,目前的HDFS不支持云内的数据加密,则使得数据的私密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DFS的混合加密方法。采用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和解密数据节点中的文件块,同时使用非对称加密方案,以保护对称密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数据节点的入侵者窃取用户数据,同时确保客户端是轻型。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或不引入对称加密算法,提出的解决方案相比原生HDFS带来了43%的性能衰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归纳了局域网内多种可能导致信息泄密的途径,深入研究了密码学理论和公钥基础设施PKI,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以硬件USB KEY产生和管理网内用户的公/私钥对,以符合PKI标准的数字证书来管理用户的公钥及其相关联的身份信息。同时提供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功能,在网络环境中确保了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将USB KEY与客户端软件相结合,通过双因子身份鉴别机制严格管理登录到客户端主机的用户,使得合法用户可以安全的通过Internet网访问内部数据。最终所实现的系统确保了在不影响某研究所所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完成对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保证无论是在本单位的内网或是公网的合法用户在与单位内部资源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时,都能确保系统与数据的安全保密,从而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无线城域网络安全架构及其认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无线城域网络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介绍了IEEE 802.16标准中的安全机制,尤其是2005年底发布的IEEE 802.16 e标准的安全架构。重点研究了可扩展认证协议EAP,对EAP的认证过程做了比较全面地探讨。深入研究了由3GPP组织开发的EAP-SIM和EAP-AKA认证方法,对其身份管理、认证流程和安全性能等若干方面做出了详细地分析。EAP-SIM和EAP-AKA认证方法有足够的安全性,适合于无线城域网络安全认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簇状分层密钥管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密钥管理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在研究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簇状分层网络结构的密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侯国祥  王伟  谭运猛 《中国水运》2007,7(1):127-129
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钥预分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加密方案。方案在加密过程中使用了计数器和消息认证码,从而较好地满足了传感器网络安全需求。同时,考虑到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的特点,方案中相关协议和算法都比较简单,并完全避开了代价昂贵的公钥运算,从而使得方案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都比较小,执行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黄玉武 《船海工程》2006,35(4):73-76
提出构建一种基于Ad hoc网络的新型多跳自组织航运通信系统,给出其节点模型、网络模型和协议栈模型,并对其业务模式、协议栈、信道编码、接入协议、分群管理、路由算法、安全控制、网络管理与集成等系统实现问题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6.
无线定位是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众多的无线定位技术中,基于RSSI的定位技术得到了科研人员的最广泛认可。介绍基于RSSI定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世界上首款真正SoC ZigBee射频芯片,设计定位节点的硬件,详细分析定位引擎软件的工作流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节点能够成功地进行通信,并在节点间有效地收发数据,从而实现无线定位。  相似文献   

17.
以提供可靠保密通信为目标的安全路由协议的分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基本研究领域之一.阐述了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攻击手段所采取的措施,研究了安全路由协议,重点研究了其中的传感网络加密协议(Sensor Network Encryption Protocol,SNEP),并进行了仿真实现,最后针对无线传感网络的攻击方式对SNEP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SNEP协议具有数据机密性、数据认证、防御重放攻击等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无线网络可靠性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马涛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2):153-157
网络可靠性是网络安全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无线网络可靠性的分析和计算,可以有效地反映网络攻击对其造成的影响。这里提出了节点毁坏度、关键链路毁坏度、网络恢复时间和网络公平性四个指标来衡量网络的可靠性,并提出利用节点和链路重要度来计算节点和关键链路的毁坏度,结合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库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多个监测区域的大量的智能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无线网络系统。本文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看作是一个分布式感知数据库,从数据库管理和处理技术的角度,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自上而下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船舶机舱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船舶机舱的特定条件下更适合应用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原由,并重点论述了目前制约无线传感网络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我国机舱自动化发展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开展无线传感网络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