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低空高速投放弹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快速攻击性.但是,随之带来了弹体机械结构抗冲击问题.其中包括入水冲击和击底冲击.针对高速冲击弹体击底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对弹体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包括其内部各机械电子以及装药部件的等效配置.然后采用大型流固耦合仿真软件Dytran进行击底冲击过程动态仿真.最后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数据得到几点有益的结论,为高速冲击弹体壳体以及内部机构抗冲击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入水弹体结构冲击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空高速投放弹体能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快速攻击性,但是随之带来了弹体机械结构抗冲击问题。该文针对高速投放入水过程中弹体结构冲击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根据对弹体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包括其内部各机械电子以及装药部件的等效配置。然后采用大型流固耦合仿真软件Dytran进行入水冲击过程动态仿真。最后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数据得到几点有益的结论,为入水冲击弹体壳体以及内部机构抗冲击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级减震系统是国内外潜射装置抗冲减震的主要结构形式,明确结构参数对减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工程设计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作用.采用3层梁-弹簧模型,从梁结构质量比、双级减震环节刚度比以及梁变形等角度出发,对减震系统中结构变形、结构质量以及减震环节刚度等因素对双级减震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级减震结构,能够获得有效的抗冲击性能;随着下层相对上层减震环节刚度比的增加,模拟弹体的上层梁最大过载响应减小,而模拟内外筒的中间层与下层梁间最大相对距离增加;随着中层梁相对其他2层的质量比增加,中层梁质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4.
双级减震系统是国内外潜射装置抗冲减震的主要结构形式,明确结构参数对减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工程设计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作用。采用3层梁-弹簧模型,从梁结构质量比、双级减震环节刚度比以及梁变形等角度出发,对减震系统中结构变形、结构质量以及减震环节刚度等因素对双级减震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级减震结构,能够获得有效的抗冲击性能;随着下层相对上层减震环节刚度比的增加,模拟弹体的上层梁最大过载响应减小,而模拟内外筒的中间层与下层梁间最大相对距离增加;随着中层梁相对其他2层的质量比增加,中层梁质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5.
一种带减速伞的弹体三维弹道数值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实施空投时往往对弹体在空中的姿态、入水速度、入水姿态以及落点的散布有着严格的要求.采用减速伞能有效地降低弹体的速度并能迅速调整弹体的姿态,研究带减速伞弹体的空间三维弹道是确定弹体各运动参数的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弹伞系统纵平面内运动的动力学简化假设,将弹伞弹道模型拓展为空间三维弹道.通过对弹道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确定了弹伞系统空间运动的形态.本文所建立的带减速伞弹体三维弹道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空投弹伞弹道的仿真问题.  相似文献   

6.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185-18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潜射导弹模型垂直发射水下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变速状态下导弹模型的空泡特性。仿真中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Singhal空化模型、RSM湍流模型,并结合动网格技术、6DOF技术,实现了考虑自然空化和流场弹道耦合计算的弹体模型水下变速仿真,并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ixture、Singhal、RSM模型以及动网格、6DOF技术下建立的3D模型,仿真计算的弹体肩部主空泡特性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弹体入水冲击载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由MSC.Dytran仿真计算得到的2种不同初始速度入水弹体入水冲击载荷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功率谱、冲击响应谱、高斯特性、高阶统计等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水雷入水冲击载荷是平稳信号并且为非高斯分布,速度是影响冲击载荷信号的主要因素,为弹体抗冲击总体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侯海量  仲强  朱锡 《船舶力学》2015,(6):723-736
为探讨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设计,在弹道冲击响应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金属背板支撑的陶瓷复合装甲,以金属背板发生碟型变形-剪切-花瓣型失效为分析对象,建立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侵彻过程的近似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了弹体的侵蚀失效及陶瓷碎片脱离弹头表面,向侧向和反冲击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中金属背板的动态冲击响应及失效,陶瓷/金属复合装甲的弹道极限速度计算公式和弹体的剩余速度计算方法,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设计,在弹道冲击响应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金属背板支撑的陶瓷复合装甲,以金属背板发生碟型变形-剪切-花瓣型失效为分析对象,建立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侵彻过程的近似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了弹体的侵蚀失效及陶瓷碎片脱离弹头表面,向侧向和反冲击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中金属背板的动态冲击响应及失效,陶瓷/金属复合装甲的弹道极限速度计算公式和弹体的剩余速度计算方法,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利用GPS载波信号相位差测量技术进行实时确定弹体姿态的方法。通过对载波相位差测量航向和姿态原理的分析,建立GPS姿态确定的单差模型,推导采用GPS多天线姿态测量技术实时获取弹体飞行姿态的解算算法,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解算基线向量,然后对GPS姿态估计算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垂直发射系统目前已成为海军舰艇应用最为广泛的导弹发射系统。本文分析了垂直发射系统的优点,介绍了几种现役的垂直发射系统和新型垂直发射系统的研制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舰载导弹发射时的适配器动态特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含有适配器的舰载导弹垂直发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中心差分法进行发射过程的瞬态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揭示发射过程中适配器的应力变化、所受摩擦力变化规律及适配器厚度变化规律,为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箱中适配器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戈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3):140-142,158
为了在导弹发射的强烈冲击振动和高温环境下得出导弹在发射导轨上的运动规律,介绍了采用光电探测、数字存储测试(黑匣子)技术结合基于VC平台下的数据处理方法来获取导弹在发射筒中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实现了导弹发射试验中轨上运动参数的精确测量,保证了导弹内弹道分析的试验数据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导弹发射架在采取隐真示假措施后被识别的概率难以评判,针对精确打击的特点"发现就意味着摧毁",用导弹发射架的被毁伤概率替代被识别概率。在分析目标采取隐真示假措施后被识别概率的基础上,计算了单个导弹发射架和多个导弹发射架两种情况下被识别的概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些装置的伺服系统中,对系统的动态品质要求很高,传统的PID控制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以某型导弹发射装置的伺服系统为模型,设计了滑模控制器。通过与传统的PID控制器仿真对比,可以看出应用滑模控制器使伺服系统的动态品质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横向流对潜艇垂直发射导弹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导弹运动方程及求解运动方程,研究了艇速、适配器刚度和导弹垂向运动速度等发射条件对潜载垂直发射导弹在横向流作用下的受力和出筒运动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减小横向流对导弹影响的途径,对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适配器方案发射的潜空导弹,建立导弹水下垂直发射横向动力学模型和出筒过程载荷计算方法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潜空导弹垂直发射出筒过程中,航速、适配器刚度等发射条件对适配器的受载情况及压缩量的影响,对潜空导弹及其它战术导弹水下垂直发射以及适配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参数指标体系对于维修性评估验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舰载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的使用环境和结构特点,在分析维修性定性要求的基础上,依据确立的参数选择原则,进行了维修性定量参数的选择,并对定量指标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分析总结了维修性指标评估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宝印  栾立秋  余非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2):146-148,157
针对某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综合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数学模型对某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进行评估,得到了合理的数值,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针对导弹电子设备的特点,应用灰色GM(1,1)预测与马尔可夫预测的组合预测模型对导弹电子设备故障间隔时间进行预测,并应用此模型通过实例对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导弹装备的视情维修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