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很多城市的冬季时间较长,居民日常出行受到了天气的严重制约,特别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本文分析了在寒冷冰雪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出行特点和通行空间要求,提出了道路横断面慢行系统空间设计、路面铺装和融雪设施、立体慢行系统空间设计以及交叉口处慢行系统空间设计等利于寒冷城市居民便捷出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连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现状特点,制定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目标,确立了"充分保障步行交通,适度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定位,提出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步行交通系统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依托大连丰富的"山、海、城"等景观资源,构建以生活休闲功能为主的"三级、七式"特色慢行系统,为其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慢行交通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以常州市为例,解读了常州市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发展战略目标。分析了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实施案例,希望通过实践来引导城市慢行空间及慢行网络的建设,满足居民安全慢行、舒适慢行、健康慢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市中心四城区为例,针对兰州市地形狭窄高差起伏明显、用地紧张、交通组织困难、现有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导引,分区、分级梳理慢行交通系统症结,市内四区与市外协同郊野联动构建慢行交通大系统;从慢行道路控制、慢行驿站系统、慢行指示系统等方面为侧重点进行分析建设.系统化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慢行交通运转体系,继而通过慢行系统联系公园城市各功能区块,激活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使慢行交通系统承担更多的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配配  崔珩 《交通科技》2013,(1):154-157
从城市中心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对成都地铁一号线站点的分析,提取城市中心区站点的换乘特征.以天府广场站点为例,对换乘停车场的位置选择及出入口交通组织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接驳范围内自行车道路设计方法,给出了几项可行及保障措施,以期更利于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与换乘.  相似文献   

6.
"慢行交通系统"指的是把步行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除对交通带来的影响之外,慢行这一理念对于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慢行交通的驱动主体是人。相对快速的汽车而言,人作为主体的慢行交通对于构建整个城市的友好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分析特大城市中核心地段CBD区域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措施。针对与普通城市交通的区别之处,从城市发展角度提出了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强调交通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反馈与协调。在道路系统方面提出对道路功能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功能的道路的相关要求,在公交方面提出多层级的公交系统及其衔接办法,慢行方面则强调形成立体而独立的步行空间,停车方面则是从供需平衡角度对配建及公共停车场提出要求。最后,以武昌滨江CBD为例,对该方法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强 《公路》2023,(3):294-299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剧增,严重影响到城市交通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建立慢行交通系统改善交通环境,成为实现绿色出行的一种有效解决方式。现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境内外建设、管理经验,从规划、设计、管理方面对城市交通慢行系统进行应用分析并进一步优化。在现有城市慢行系统网络规划基础上,提出慢行系统以短距离出行为宜,在保证交通安全,道路顺畅条件下,融合旅游观光、商业贸易、娱乐休闲,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慢行系统。在慢行道路空间利用中,采取立体交通系统设计,根据地面、地下和架空立体空间进行人流车流分组方式,合理利用共用交通、助力车、步行来实现不同类型交通出行衔接。从保障性、舒适性、公平性、效率性4个角度建立了慢行交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慢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景区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合理布设,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归纳,以及对国内自行车交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需求量预测、p-中位模型进行站址规划、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站址评价的旅游城市景区公共自行车网络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大唐芙蓉园景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为旅游景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全面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通行路权和出行体验,今年天津市正式启动《天津市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研究》,同步开展中心城区及天拖、老城厢、劝业场地区等多个示范区的慢行系统规划。慢行交通是指行进速度不大于15 km/h的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如今慢行交通出行环境日益恶化,天津中心城区慢行交通出行比例由2000年的88.1%下降至2013年的66.4%,呈加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收集整理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选择因素,从城市居民出行结构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特点,提出了5类慢行交通的发展模式,并分别论述了其各自的适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落实公交优先,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发展公共自行车,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合理限制使用小汽车等组合交通措施,实现吸引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该文结合北京丰台科技园区公共自行车规划研究的工作实践,探讨根据园区的特点,明确服务主体,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功能进行定位,从而确定系统规模,以对规划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公共自行车规划特点,分类分块设置服务站点,制定出不同的设置方案,并提炼近期实施方案。通过对各服务站点配车进行平衡,使衔接地铁、公交的服务站点规模,与服务公建和居住站点的规模相当。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对站点的具体设施、路权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老旧街区由于人口集聚而且土地紧缺,普遍存在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缺乏的问题,基于相关理论方法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在步行空间统筹考虑交通通过性功能和交谈驻留等公共空间功能,提出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划分和边界设定的规划设计导则,并应用在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安市基于地铁接驳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调查,分析影响公共自行车租借行为的因素。基于建设者与出行者的双层目标,从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的布设、自行车道建设、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出行者对"地铁+公共自行车"交通模式的选择意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行车》2015,(1):82-85
<正>1自行车行业迎来更好发展环境,收获改革红利机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指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建设已被纳入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考核指标体系中,同时城市政府要制定发展绿色交通永久性措施。比如新建或扩大步行街区,新建或延伸自行车道,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功能以及规划探讨为基础。对未来城市立体人行交通的功能定位,设计分析、现状分析来对未来慢行高架系统的整体设计进行探讨。从城市规划、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景观等方面对慢行高架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未来线网建设更多的是位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城郊线路,轨道交通站点的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等相关规范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修订.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相关的研究发展.随后,就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站点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已有相关研究、规范以及现状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具体情况,提出引起站点吸引范围变化的因素.最后,通过实例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级别城市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吸引范围参考数值并为未来导则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炜莉 《时代汽车》2024,(7):172-174
TOD理念是指以公共交通导向为基础进行城市交通系统开发与规划理念,属于城市规划中的重点理念。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状态,达到提升公共交通可达性的目标。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积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工作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优化工作需要通过强化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引入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进行应用、促进土地混合应用、优化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环境,达到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功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柳州的低碳出行交通网络建设成效很惊人:在广西率先开通BRT快速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车、慢行步道等。目前已累计建设23条自行车专用道,里程达105 km,其中柳州河东中心片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被确立为国家示范项目。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325个,路面投入运营的公共自行车约7 500辆,市民日均租车量达1.5万次。建成5条快速公交BRT线路,覆盖柳州多个片区。开通水上公交巴士,实现水上公交与地面公  相似文献   

20.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往往较多考虑了汽车的通行,而忽视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没有给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为了改变我国慢行交通所处的弱势地位,在阐述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以及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与"安全平等"的规划理念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慢行交通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