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浙江省台州市的规划实践,在分析城市空间、客流需求、公交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应分层确定规划标准。以客运能力和运送速度为主要指标,将现代有轨电车分为骨干线和补充线。并结合台州市实际研究了骨干线和补充线分别对于线路长度、敷设方式、路口控制,以及站点布局等方面的规划标准,为台州市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指导,也为现代有轨电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解读城市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流程的基础上明确现代有轨电车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而从乘客服务、城市发展、运营效果、宏观效果四个层面提出实施效益评价方向,从客流效益情况、运营服务改善、交通影响分析、品质形象提升、发展引导提升五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城市有轨电车道路交叉口运营事故的发生,以34起经典城市有轨电车安全事故数据为数据集,对有轨电车在道路交叉口运营风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历史事故数据分析将运营风险因素分为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这4类,并构建城市有轨电车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研究结论具有统一性与可靠性,减少主观因素影响,结合事故树结构重要度与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提出事故树(FTA)-改进层次分析评价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采用此方法针对有轨电车运营风险因素的分析中,将风险因素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同时优化工作人员对引发有轨电车安全事故风险因素的刻板印象,精准提高其运营的安全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铜梁区有轨电车一期线路为例,梳理有轨电车沿线交通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根据铜梁区实际建设条件,针对交通组织设计、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以及交通管理设施提出设计方案,以期为铜梁有轨电车后期线路以及其他城市有轨电车交通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重庆市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实施后城区交通的畅通安全,基于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沿线道路条件、周边用地、公交站、道路运行状态和交叉口运行状态的现状及规划条件分析,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四阶段"法和生成率模型进行了交通需求预测,并对其道路交通、主要节点、出入口、人行过街、公交、非机动车等方面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结果显示:2021年有轨电车全日客运量约为23 783人次,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沿线的道路饱和度都小于0.9,服务水平较好,同时,出入口的流量主要集中于大型居住小区,铜梁万达广场和蒲吕工业园区等处。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已初步规划800 km左右有轨电车线网。市交通委近日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传出信息,延安路有轨电车示范线规划已制订,力争年内获取批复。交通专家表示,市中心一些流量特别大的交通走廊,如延安路,比较适合可以发展有轨电车。延安路沿线有几十条公交线路,占用较多道路资源,如果用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替代一部分地面公交,整体上交通效益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7.
郑俊 《车时代》2021,(1):32-33
当前氢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被广泛提及。本文主要介绍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的车辆概况和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并结合氢能源有轨电车的实际运营情况从建章立制、人员取证、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从专业、政策等方面对后续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思考,提出重点关注氢能源与有轨电车结合后车辆的安全性、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开工典礼近日举行,这标志着江苏省内首条有轨电车、全国首条100%低地板钢龙钢轨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开工建设。此前,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也已展开有轨电车建设的前期筹划。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规划线路全长18 km,总投资31亿元,全线共设有22个站点,预计到2015年上半年开通运营。苏州高新区总共规划了6条有轨电车交通线,预计总投资180亿元,主要覆盖高新区北部和西部地区,那里是历年来道路交通体系投入欠账最多的地区。高新区的有轨电车体现了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一体化目标背景下,为满足乡村公交运营功能,国省干线公路沿线需要设置公交候车站亭,但目前国内还未有相关技术标准。在分析贵州省瓮安镇改扩建工程的区位、交通特征及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对其沿线候车站亭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其他国省干线公路公交站亭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城市交通系统重规划、设计以及政策实施前评估的现状,提出应用城市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监测评价重点工程实施效果,强化交通系统运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交通优化"闭环"管控模式.分析了莲石路潮汐车道设置前的预测效果,利用综合交通运行监测数据,评价了潮汐车道设置后的运营效果,针对运营中的问题,不断提出优化措施并实时监控,从而实现莲石路设置潮汐车道提高相关快速路平均运行速度的预期效果.后期的实施效果,请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大容量、快捷、准点、定点停靠"的运营特点,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地面道路相关技术指标,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地面道路的路权形式及其道路横断面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12.
肖宾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88-190,228,M0021
城市有轨电车的多条线路网络化运营是发挥有轨电车优势的关键,通过对线路、限界、车辆、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体制等外部条件互联互通需求分析,针对通信及信号制式兼容这一互联互通关键因素,提出基于网络化的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互联互通基础要求、互联互通接口要求、通信协议、制式要求等内容。相关互联互通及运行控制方案为新建城市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可能,同时方便系统维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13.
朱晓兵 《隧道建设》2014,34(5):397-401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而易见,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政府在轨道建设前期如何前瞻规划、统筹安排和有效整合沿线资源,探索适合的建设模式对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借鉴香港"轨道+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阐述城轨TOD与香港地铁"轨道+物业"的理念,分析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在大陆应用存在的问题,介绍"轨道+物业"理念在深圳地铁6号线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将"轨道+物业"的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最后对国内城轨TOD成功实施提出一些建议: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出让和储备机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规划接驳机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及技术规范支撑,加强法规制度保障等。  相似文献   

14.
柴海华 《时代汽车》2023,(22):25-27
在综合考虑兰州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研究分析训练模型,利用Matalab软件实现神经网络学习过程,根据训练结果,对兰州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沿线旅游景区对在高速公路上设置旅游标志的需求日益强烈,沿线旅游标志的设置存在多样性。该类标志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原有指路标志的应有功能。通过对高速公路上设置旅游标志的关键点分析,提出的旅游标志设置的方案,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7,(4)
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3月9日发布消息称,日前,该公司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现代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佛山市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工程总包供货合同。据了解,佛山市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是中国首条以氢能源为动力的有轨电车线路,采用氢能源有轨电车作为运营车辆。线路规划全长约17.4公里,  相似文献   

17.
黄珅 《华东公路》2012,(1):81-84
结合紫阳大道沿线现状及规划的控制性特征,从车站布置、对管线及环境的影响、工程造价、运营费用等方面对本段线路敷设方式提出的高架和地下两个方案进行了同深度比选,并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轨电车具有运量适中、绿色环保、投资低、审批快、建设周期短的特点,适合中小城市构建公共交通骨干系统。国内部分中小城市的功能组团或片区呈现分散布局的特点,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需通过建设快速有轨电车满足城市内部快速出行的需求。首先根据居民出行时间要求提出快速有轨电车的旅行速度应达到30km/h以上,随后分析法国里昂、葡萄牙波尔图、美国双子城、中国苏州的应用案例,总结出快速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和线路特点,最后从适用区域、车辆选型、站点设置、交叉口设计、标准制定五个方面提出快速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丹东一拉萨国道主干线(内蒙古境内)沿线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以及根据实际规划设计工作,就如何从全线的角度,系统、科学地考虑全线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做到布局合理、经济适用,又能适应今后道路的分段运营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