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新一代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搭载了车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实现了动车组故障的预警、预测等功能.根据现阶段智能动车组车载PHM技术方案,重点阐述车载PHM系统应用现状,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中地面PHM系统较为完善的开发应用经验,进一步探讨车载PHM系统与地面PHM系统相互融合的设计需求、技术方案及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由TBTC(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为确保改造期间的平稳运营,提出了兼容性车载系统方案.介绍了不同制式下车载系统的结构,研究了兼容性车载系统的系统结构、组成模块及内外接口,并描述了兼容性车载系统的安全评估框架.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该兼容性车载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PROFIBUS的协议结构和相应的链接特点,分别介绍PROFIBUS在地面系统和车载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其中,在地面系统中,介绍主站和从站的通信次序及其相应的软件实现;在车载系统中,分别从安全链路层和安全时间层介绍PROFIBUS总线在车载系统中的安全协议。  相似文献   

4.
干扰问题是列控车载设备中,监测系统和其他安全系统交互时面对的关键问题。基于对现有无干扰技术和模型的研究,运用无干扰的终端安全模型原理,结合车载在线无扰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详细地探讨无干扰技术在车载在线无扰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明确无干扰技术对列控车载监测设备的保障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ATP车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进行了介绍,分析其主要特点,描述了系统主要功能,对其应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ATP车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使用,有效提高了ATP车载设备信息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薛辉  唐涛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79--82
说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车载列车显示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而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开发的车载列控显示系统可以满足这方面需求,且具有多任务的特点.通过基于通信列车控制(CBTC)的车载控制器(VOBC)子系统中的车载列控显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介绍VxWorks在车载列控显示系统中的应用.认为从多任务的角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车载列控显示系统对安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STP-yh(原DJK)型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应用数量的增加,其车载系统的出库检测任务越来越繁重,出库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将绝大多数车载系统的出库检测任务自动完成,并快速定位故障点,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保障系统设备在现场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车载子系统是CM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机车车载应用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功能,是未来构建机车大数据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CMD系统车载子系统的系统构成、设计原理、功能实现、关键技术、应用状况等进行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对列控车载软件的自动化确认测试,提出了列控车载软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机制,详细介绍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模型驱动半实物仿真技术和测试脚本技术。该技术在LKJ以及某新型列控车载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中获得了成功应用,极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储能式有轨电车在越来越多城市应用,各方对车载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采用超级电容的车载储能系统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文章围绕提高车载储能系统性能问题,对基于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的车载复合储能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配套的充放电策略,并结合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地铁八通线列车超速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系统车载设备研制为背景,对该车裁设备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并对其控制模式、驾驶模式、速度测量、地面信息采集、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等进行分析,介绍设备的具体实现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N总线的磁悬浮车车载信息采集与诊断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保高速磁悬浮列车可靠运行,设计了基于CAN的车载诊断网络系统。它对车载设备诊断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诊断,形成各车载设备的详细诊断信息,提供给地面人员和列车驾驶员参考。介绍了CAN总线技术及其特点,车载诊断网络系统的基本结构,基于CAN总线的车载诊断网络系统的硬件结构,完成了嵌入式环境WindowsCE下包含数据库的车载诊断网络系统的基本软件设计,并通过了试验室测试。  相似文献   

13.
在ETCS列控系统中,列车跨区域或跨国家运行时,列车可能与前方线路支持的装载限界、牵引系统、轴重类别不适应,需要车载设备对进路适应性进行监控.地面设备向车载设备提供列车前方的进路适应性数据,车载设备监控列车是否适应前方的线路,并进行安全防护,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介绍进路适应性的基本概念,阐述车载设备监控进路适应性数据的基...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的发展要求与之配套的车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得到相适应发展。一方面为乘客提供通信服务,除基本语音服务外,宽带数据业务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列车关键部件的大量实时状态信息需要及时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因此,构建适应高铁环境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势在必行。高铁无线信道模型是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本文以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为应用场景,分析高铁无线信道测量的特殊性,讨论经典信道测量方法和设备在高铁场景下的优缺点,研究了基于无线蜂窝的高铁宽带无线信道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CTCS-2级列控系统中,需要为DMI和车载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提供一种及时、安全、高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MVB总线的DMI与车载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周期数据传输方法和非周期数据传输方法;其次介绍了非周期数据传输协议的基本原理,发送数据状态机和接收数据状态机的设计方法;最后对DMI与车载设备传输数据方法的实时性、正确性和可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GSM—R无线场强测试的基本特点,对于GSM—R机车车载台,给出其接收电平的基本性能要求:场强最小电平值及覆盖概率。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场强测量方法,包括系统组成、数据采样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该方法可以正确全面的评估GSM—R的网络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国内外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领域标准化组织及相关标准化情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由通用标准、子类通用标准、产品或设备专用标准构成的3层框架结构的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体系架构。分析通用标准及机车车辆、车载变流器、车载控制系统及设备(含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车载信息化系统、车载电机及变压器、车载电器、牵引供电系统等7大类标准的情况,提出完善标准体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故障定位困难、人工检查任务繁重等问题,研制高速铁路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轨旁检测设备、车载诊断记录单元和地面维护中心设备构成。车载诊断记录单元自动采集ATP车载设备各单元应用软件的日志数据及关键部件电气特征数据,并通过车–地无线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维护中心;轨旁检测设备根据不同车型,准确地采集动车组车外ATP车载设备的图像及安装测量数据。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ATP车载设备的外观缺陷和安装异常,提供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诊断功能,有助于提高ATP车载设备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9.
车载人机界面(DMI)是目前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能实现列车司机与车载设备间二者交互的通道,所以其必须和用户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因此研究设计出高效稳定的人机界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软件的正向设计,从人机界面的功能需求出发,建立人机界面的基本模型框架,并疏理人机交互时序。最后使用Qt跨平台软件按其分层顺序依据各模块的功能流程图进行通用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自律分布数字化列车控制系统及在线扩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ATC系统控制模式存在自动闭塞区间长度以性能最差的列车确定,多级制动时加减速度急剧变化,降低乘坐舒适度等缺点,需要构建车载设备智能化程度高的自律数字化列车控制系统(D ATC),以提高我国CTCS等级。有综合车载系统与独立车载系统两种方法实现系统在线构建。用测试方法进行确信性评估,证明综合车载系统便于进行高效率的在线测试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