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深受传统文化和司法理念的影响,在价值理念和基本制度架构上,均存在着背离现代刑事诉讼理念之处,如价值理念错位、人权保障理念缺位、程序结构异化,等等。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同步,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巨使命。当前,《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即,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成败与否的关节点就在于能否通过现代型刑事诉讼理念的引入,实现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复合性、潜伏性、间接性、滞后性等特征,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也就有其不同于传统民事责任构成的特殊性。本文以公平原则为依托,对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行为的违法性、推定因果关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本文对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区分情况,分别由有关责任人承担救济义务;救济途径要拓宽,多渠道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为视角,在关注国外理论与立法、司法新动态的基础上,以刑事司法公正实现保障人权的功能为理念,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刑事证明的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4.
刑事辩护律师的责任应当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刑事辩护活动中。提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不应当是辩护人的责任。辩护律师不负有证明其当事人无罪的举证责任,而应当主要以反驳方式,指出控方证据的瑕疵,推翻其指控的事实,令指控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德国将不同类型的环境损害行为与不同的救济方式相对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实行不同的归责原则,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救济制度。而我国目前对环境损害行为并无分类,适用《侵权责任法》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这种笼统的法律适用对部分行为人并不公平。通过借鉴德国的制度并结合我国法律实践,可将环境损害行为类型化为生活性环境污染损害、生产经营性环境污染损害和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不同类型的环境损害行为在法律适用、归责原则,举证责任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游戏异化的"易感人群",沉溺其中,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游离于虚拟与现实之间不能自拔。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对人格特质的异化,对认知的异化,对行为的异化,对人际关系的异化,对身心健康的异化。为消除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异化,从大学生辅导员视阈出发,提出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网络监督、严格管理制度、合理规划人生、积极调整心态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刑事损害补偿是由国家对无法取得刑事损害赔偿或赔偿极度不足的被害人给予一定资助的法律制度。其理论依据是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命运说、法制完善说。我国应当吸取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损害补偿制度。我国的“刑事损害补偿法”应当在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程序、资金来源等方面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不作为现象突出,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不作为案件大量增加.行政不作为违法性、消极性、隐弊性的特征,加之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导致行政不作为在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都有存在,这一些使法律的严肃性受到挑战.本文就我国目前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的受案范围进行了论述;指出其范围较窄:缺少抽象行政不作为与侵犯公共利益行政不作为;进而分析我国采取当前行政不作为受案范围的原因,并针对当下的法律规范提出行政相对人的可行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9.
商务英语谈判就是在国际贸易中谋求双方能够取得最大利益的过程,在商务英语谈判中,谈判双方可以通过谈话沟通交流等方式和手段协调双方的要求,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技巧能够在叙述、提问、回答、说服等方面体现出来,整个过程具有客观性、针对性、逻辑性及论辩性等特点。研究这些特征的功能和目的在于使谈判语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形式短小而又具有独特韵律的山歌。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文学,它是土家族人民在山地经济生活中于田间地头的自由吟唱,是土家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产物。文章通过田野作业和有关资料的查证,认为土家族山歌在民族性、音乐结构、音乐风格等方面具有土家族独特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境及其理论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先刑后民"原则的价值基础并非旨在彰显"公权优先"的价值理念,而是重在刑、民程序冲突的理性解决.同时,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保障一是以程序选择权为基础改造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加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适用;三是积极构建滥用程序的制裁机制,防止当事人恶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不予救助是一种严重违背我国传统道德的行为,无论我国古代的法律文献还是现当代国外刑事立法中,都有惩处见危不救的规定。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刑法当中并无不予救助的任何内容,该类社会关系是由道德规范调整的,而道德规范的强制力过弱,从而造成见危不救现象的大量存在。为了完善刑法,减少见危不救事件的发生,刑法分则中有必要增设不予救助罪。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后,新法从立法上来说,基本上更多地采用了当事人主义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控诉方和辩护方要尽量处于平等地位,而辩护律师的辩护职能的发挥对达到这一要求和目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律师辩护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权的问题,更是表现得尤其突出。对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与正在进行司法改革的意大利就有关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从中寻求有益的经验,从而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4.
当出现涉案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或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等情形时,案件将处于不立案、诉讼中止或者终止的状态。在这些诉讼状态下,如何处理涉案的非法财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背景下,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争议的选择。然而,该制度在理论上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只有适当将物的处理与人的处理相分离,完善我国的刑事没收程序,才是当前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环境刑法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环境保护出现了“刑罚化”的趋势,国外有关环境刑法理论日益丰富。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环境刑法的发展情况,并着重评述日本环境刑法理论之新近动态,特别考察了日本环境刑法理论中的保护法益、构成要件及企业法人犯罪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基于履行劳动义务而获得的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的权利。我国罪犯的劳动报酬权是受到限制或剥夺的,它违反了人权保障的现代基本法治理念,违背了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合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原则。从促进犯罪分子改造、维护市场交易的平等等方面来说,应当承认和确立服罪犯的劳动报酬权。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报酬制度,必须确立合理的劳动报酬标准,将罪犯劳动改造的范围限制在社会公益事业里,并对劳动报酬进行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7.
宪法应增设几项公民的刑事程序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法治国家的标志。而公民基本权利中最重要的是涉及保障公民人身自由和安全的权利,即公民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的权利。参考国际人权公约和各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第二章应当增设无罪推定、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等几项重要的刑事程序权利。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刑法中确立过失危险犯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对确立过失危险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一些法律构想,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任何改革都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这决定着改革的其他价值设定和改革的目标、步骤和方法。保障人权就是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价值。这决定着改革在保障人权的前提下追求公正、效率、平等的实现。与国际人权公约相适应的同时,要求改革本身的合法化和程序化,并实现我国刑事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