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灰稳定煤矸石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石灰粉煤灰稳定煤矸石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而煤矸石储量丰富的地区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煤矸石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煤矸石加页岩土作农村公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经济的,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石灰以提高煤矸石作为低等级道路基层的性能,并进行了质量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对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室内试验表明:二灰稳定煤矸石与二灰稳定煤矸石与石灰岩混合料的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值较低,且均随龄期增长而增长,后期增长趋势迅速增加;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的最佳质量配合比为:煤矸石∶石灰∶粉煤灰=70∶10∶20;掺入石灰岩取代部分煤矸石后的最佳质量配合比为:煤矸石∶石灰岩∶石灰∶粉煤灰=42∶28∶10∶20。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二灰稳定煤矸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后,路面基层的强度与抗变形能力均较好地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路用性能相对较好,可在低等级公路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确定了煤矸石混合料的合理级配,用水泥或石灰两种结合料与煤渣或粉煤灰两种工业废料结合综合稳定煤矸石,进行综合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测得综合稳定煤矸石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了综合稳定煤矸石混合料可以作为路面基层,二灰稳定煤矸石的效果优于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研究成果对推广应用煤矸石路面基层技术,降低煤炭生产地区公路造价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煤矸石、水泥稳定煤矸石、二灰稳定煤矸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和试验路的铺筑,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而煤矸石储量丰富的地区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煤矸石作农村公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经济的,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无机结合料稳定煤矸石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煤矸石、水泥稳定煤矸石、二灰稳定煤矸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和试验路的铺筑,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而煤矸石储量丰富的地区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煤矸石作农村公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经济的,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健楠 《北方交通》2015,(2):54-56,62
对掺加铁尾矿砂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石灰粉煤灰稳定铁尾矿砂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探讨了铁尾矿砂应用于道路基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砂砾不同配比的抗冲刷性能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南方地区重交通条件下路基材料的最佳配比,可为设计适应路基高强度、低开裂、抗冲刷性能好的路基基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泥稳定红砂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固化剂稳定红砂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比水泥稳定红砂土和固化剂稳定红砂土具有更小的干缩系数,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泥稳定红砂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固化剂稳定红砂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红砂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红砂土比水泥稳定红砂土和固化剂稳定红砂土具有更小的干缩系数,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砂砾不同配比的抗冲刷性能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南方地区重交通条件下路基材料的最佳配比.可为设计适应路基高强度、低开裂、抗冲刷性能好的路基基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灰粉煤灰稳定页岩土及石灰粉煤灰稳定页岩土加软质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加软质集料作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经济的,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强  李炜光 《交通标准化》2009,(17):103-106
采用薄弱夹层分析法对二灰稳定类材料组成特点进行分析,以揭示材料强度增长三阶段特点,并从空间组合角度阐释混合料二级分散系的结构特点,提出与混合料路用性能密切相关的材料组成参数——二灰胶砂合理富余量指标,进而提出基于使用性能的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室内测试分析证明:基于二灰胶砂富余量的混合料使用性能与胶砂富余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晓琴  赵岩 《交通标准化》2010,(15):198-200
为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强度、减少裂缝,在进行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采用"三层次法"进行优化设计,以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为基础,将二灰碎石看成二灰、砂浆和粗集料骨架三个结构层次的复合材料,要求每一个结构层次的配合比都使其性能达到最佳.并将振动成型法与"三层次法"配合比设计相结合,成功地应用于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陈涌 《交通标准化》2009,(21):148-150
结合合白路施工实践介绍二灰稳定碎石原材料要求,并阐述级配的调整等具体操作以及诸多影响强度的因素,对于此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泥稳定页岩土、二灰稳定页岩土、固化剂稳定页岩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二灰稳定页岩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比水泥类稳定和固化剂稳定页岩土具有更好的干缩特性,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泥稳定页岩土、二灰稳定页岩土、固化剂稳定页岩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二灰稳定页岩土基层材料进行温度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比水泥类稳定和固化剂稳定页岩土具有更好的变形特性,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强度形成机理的二灰碎石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和提高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强度,从分析材料强度形成机理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了影响二灰碎石强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控制相关技术,为公路工程半刚性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二灰碎石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克服以二灰稳定粒料材料作为基层材料的不足,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成为道路工程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选择不同二灰含量,不同集料级配类型组成9种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干、温缩试验,系统分析了结合料剂量、集料级配类型和养生龄期等因素对二灰稳定粒料强度特性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强度特性及收缩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基层强度和收缩性能两方面要求的二灰稳定粒料材料组成与推荐级配.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克服以二灰稳定粒料材料作为基层材料的不足,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成为道路工程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选择不同二灰含量,不同集料级配类型组成9种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干、温缩试验,系统分析了结合料剂量、集料级配类型和养生龄期等因素对二灰稳定粒料强度特性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强度特性及收缩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基层强度和收缩性能两方面要求的二灰稳定粒料材料组成与推荐级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