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新冠疫情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上海、深圳、广州等集装箱港口出现拥堵,引发相关部门及业内对集装箱码头能力适应性问题的关注.在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需求和沿海集装箱码头能力供给的基础上,评估集装箱码头适应性基本情况,并根据集装箱港口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对集装箱码头规划和建设提出建议.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  相似文献   

2.
《航海》2008,(3):13-13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20年间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国内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集装箱码头建设经营的多元化。目前,国内港口万吨级以上专用集装箱码头泊位已达270多个,沿海和内河集装箱主要码头合资率分别占集装箱泊位总数和集装箱泊位总通过能力的60%和70%以上。沿海主要港口以及珠江三角洲等一批中小港口,均有中外合资甚至外商独资经营的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3.
陈羽 《水运管理》2011,33(8):29-32
阐述世界主要码头运营商在我国港口投资现状及其在投资码头、投资区域和投资股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基于我国集装箱码头稳定的投资收益和船公司航线的布局优化等因素,这些运营商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投资集装箱码头。根据我国"十二五"期航运业和港口业将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这一趋势,提出未来世界主要码头运营商为分散投资风险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内河集装箱码头的投资布局,其中一些中资码头运营商将积极参与大型干散货码头建设,逐步实现从单一的集装箱码头向多种类专业化码头投资经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清波  梁燕 《水运工程》2024,(3):147-152
在集装箱码头规划阶段,通常会根据公式计算码头年通过能力设计值,由于船舶到港时间、到港船舶尺寸、载重吨位、装卸箱量等均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导致码头设计通过能力和实际通过能力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进行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评估研究,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宏观仿真模型,综合考虑泊位年通过能力和堆场堆存能力对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影响,给出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仿真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码头的仿真数据,得到该集装箱码头的年通过能力评估值为260万TEU。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合理评估可以更好地为码头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码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沿海集装箱中小码头装卸设备配置和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沿海集装箱中小码头的装卸设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的配置与使用情况,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集装箱装卸设备选型和数量配置上应注意的问题.之后,结合日照港的具体规划分析了两种的装卸工艺方案,指出适合于当前日照港发展现状的方案.为今后日照港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配置和装卸工艺的优化、有效控制码头的营运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港口集装箱泊位的实际吞吐量普遍远远高于其设计通过能力,如何合理解释这一现象,进而更为贴近实际地核定集装箱码头年泊位通过能力,已经成为港航各界尤其是港口规划部门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比我国现行的港口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方法,从集装箱运输班轮化、泊位成组化和船舶大型化等各方面因素对集装箱码头产生的系统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深入的量化分析,揭示了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通过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部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斌 《集装箱化》2011,22(11):17-18
我国在全球集装箱港口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0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中,我国港口占据6席(其中包括香港港)。我国集装箱港的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金流入,多家实力雄厚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如和记黄埔、马士基码头、新加坡港务、迪拜世界等纷纷进驻我国各大港口,在沿海和内河港口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由于经营背景不同,其投资码头的目的、方式及追求的利润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  相似文献   

9.
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型装卸工艺技术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恒州 《港工技术》2011,48(2):8-11,15
通过对国、内外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研究情况的介绍,认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新型高效的岸边装卸桥和堆场水平运输机械设备,建设自动化集装箱堆场(ACY)和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ACT)已成为今后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方向.根据新时期我国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特点,提出集装箱码头和堆场装卸工艺模式创新的设想,并建议创造...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码头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的项目.建设一个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动辄需数亿人民币,按目前水平.码头每标箱通过能力的港口直接投资约为3000元,另外还涉及港外遭路、交通等配套设施的投资。当前.为了适应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各港都在加快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如果码头建设滞后,  相似文献   

11.
何继红 《水运工程》2018,(6):199-203
装卸工艺系统是影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作业效率和营运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设计时需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把握自动化装卸工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在论述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动化锁销拆装装置、岸桥远程操控、智能驾驶、新能源、自动化轮胎吊等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自动化工艺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迅猛增长,各集装箱码头纷纷加大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以提高其通过能力。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大部分集装箱码头在计算码头通过能力与营运成本时,更多的是考虑泊位利用率、堆场利用率、机械利用率,建设重点也大多集中在码头泊位、堆场面积、作业机械的数量上,很少对集装箱码头给予关注。而实际上,闸口通过能力不足却成为制约整个码头通过能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俄乌冲突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沿海大型原油码头在国家原油供应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原油供需和外贸原油运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沿海大型原油码头布局和能力适应性,提出大型原油码头总体适应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及原油储备需求,但各区域不平衡特点突出,其中辽宁沿海能力充分;山东沿海能力偏紧;津冀沿海、长三角、东南沿海、西南沿海能力适度超前。结合原油供需形势变化和“十四五”期大型原油码头项目情况,判断未来沿海大型原油码头能力保障充分。  相似文献   

14.
沿海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目前在我国天然气供应体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我国沿海及分区域LNG码头建设现状、到港LNG船型、船舶密度和码头利用现状,得出结论:受消费需求不均衡、配套设施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LNG码头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局部地区LNG码头淡旺季利用不均衡。根据各区域到港LNG船型结构、船舶密度的分布规律,分淡、旺季对各区域LNG泊位利用率进行测算,提出了沿海分区域平均泊位利用率和局部地区高峰季泊位利用率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LNG码头运营和船舶监管特点,指出沿海LNG码头运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相关港口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合理通过能力评估问题,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立采用"双小车岸桥(DTQC)+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化轨道吊(ARMG)"工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模型,对顺岸布置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能力与码头服务水平、泊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码头服务水平(AWTAST)与泊位通过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且在一定码头服务水平下,泊位合理通过能力随顺岸式码头泊位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公式拟合,提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泊位合理通过能力估算方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划与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码头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沿海周边地区.由杂货码头改建而成的集装箱多用途码头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集装箱运输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要求,大型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建设成为目前港口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码头建成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日益成为码头经营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装箱码头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总结了我国自1977年以来,在集装箱码头建设方面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九五”期间将通过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珠江口出海航道的整治、改建、扩建和新建一批大型的集装箱泊位、使我国的集装箱码头建设、运输和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陈培  武彬  张煜  唐欣 《港口装卸》2022,(1):62-65
综合考虑码头在规划、建设及运维等多方面的要求,开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设计.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为例,在码头整体设计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提出堆场垂直布置和平行布置2种方案,从堆场通过能力、设备配置数量、装卸作业人员数量、智能化程度、可靠性、碳排放量、创新性等7个方面对比研究2种布置方案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17个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数据,对我国沿海集装箱码头工程造价进行工程费用和全部费用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大型集装箱码头的投资比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化》2006,(9):26-26
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在2006年4月得到银团高达15亿元的贷款,用于太仓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二期集装箱码头工程,总投资为23亿元,建设4个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吞吐能力为200万TEU。该工程2007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太仓港将凭借255万TEU的总能力跻身于我国大型集装箱港口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