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文中在充分考虑全封闭湿式制动器多构层、有间隙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封闭湿式多盘制动器摩擦元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从制动强度和制动时间两方面定义极限工况,进而来研究湿式制动器热源、温度场、应力场的特性及变化规律。建立了温度、应力与制动时间、摩擦盘半径的关系曲线,掌握湿式制动器温度场—热变形—热应力三者之间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相关模型,对改进湿式制动器结构,为制动器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时间的循环周期选取提供依据,对提高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湿式多盘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大、使用寿命长、抗衰退及抗污染能力强、免维修等诸多特点。目前我公司已率先将其应用于三支点电动叉车、5-10t叉车、16-18t叉车、18—25t堆高机、50装载机等工程车辆上。本文介绍了湿式多盘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某型轿车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发现该制动器主要制动噪声频率在3kHz附近。采用有限元FEA分析手段对制动盘、制动钳壳体、制动钳支架和摩擦片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钳支架的7阶振动模态是导致制动噪声产生的原因之一。对制动钳支架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对装有改进后制动钳支架的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冷态制动噪声从100.5 dB下降为73.4 dB,达到了该车型对制动器噪声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鼓式制动器噪声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旭东  蒋伟康 《汽车工程》2002,24(5):391-394,407
归纳了鼓式制动器噪声研究现有方法,成果及存在问题,通过台架试验分析某型鼓式制动器制动噪声频率特性以及制动噪声不同频率成分的发生概率,并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及试验模态分析,研究了制动噪声与制动器零件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500~1000Hz范围的制动噪声可能与制动鼓、制动蹄及制动底板的相互作用有关,提出了制动底板加质量块及阻尼垫片的降噪方案。  相似文献   

5.
进行制动噪声整车试验及利用台架噪声试验测量制动卡钳工作变形;建立盘式制动器摩擦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制动系统的复特征值,利用负阻尼比预测制动器产生噪声的趋势;对比制动噪声整车试验结果、台架噪声试验的制动卡钳振动工作变形以及非稳定模态振型,验证了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低鸣噪声的结论。指出,基于整车试验、台架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制动低鸣噪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2 制动器 制动器的作用是固定行星齿轮机构中的某基本元件,它工作时将被制动元件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在一起,使其固定不能转动,可分为湿式多片制动器和带式制动器两种。 (1)湿式多片制动器 湿式多片制动器的结构与离合器相似,图18是4T65E自动变速器4档制动器结构图。制动器壳与变速器壳体相连,固定不动,在其内装有活塞及钢片、磨擦片。在制动器壳体内表面有轴向内花键,与钢片的外花键嵌合,在4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楔块式制动器结构和力学模型分析,总结出了楔块式制动器啸叫噪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产生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从而研究出楔块式制动器制动啸叫噪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强度制动下轮边湿式制动器总成内部热积聚引起车辆可靠性、制动性和经济性的下降,建立该总成及其制动器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下紧急制动与持续制动工况的湿式制动器热可靠性。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总成热源系统模型后,考虑空气和润滑油对流换热,分析热场与流场耦合下长时间高频制动工况整个总成的热可靠性。结果表明:高强度制动工况湿式制动器总成在应力场、温度场和流场的作用下其热可靠性显著下降,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分析方法正确性和结果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摩托车制动系统规则提案。该提案新增和更新了如下测试程序:规定了脚踏制动器单独控制和摩托车满负荷情况下干式制动器的测试程序;提供了新的摩托车高速制动器性能评定测试程序;增加了模拟使用条件下湿式制动器的测试、改进了热衰退的测试评估程序及防抱死制动系统测试程序和性能要求;针对配备助力制动系统的摩托车,增加了助力制动系统故障测试。  相似文献   

10.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响应性能、抗热衰退性及制动效能稳定性均明显优于鼓式制动器。气压盘式制动器无制动增势作用,制动过程平和,盘式制动器能大大改善城市客车的制动噪声问题,大大提高了商用车(尤其是城市公交车)制动的环保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客车技术》2010,(2):14-16
制动系统热衰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降低汽车持续制动时制动器的热衰退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在这里就车辆持续制动时,对制动特征、产生热衰退现象的机理及降低制动系统热衰退的措施等方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载货汽车挂车独立制动的实现,分析常见连接故障。  相似文献   

13.
钳盘式和片式制动器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钳盘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各自的优点,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制动力矩的设计计算,以及对制动器摩擦片进行耐压、耐磨损的温升等验算.  相似文献   

14.
介绍气制动大客车制动力以及制动力矩的计算方式,并通过实际气制动客车制动力矩的计算和数据对比.为今后在客车制动系统设计当中,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6,(1):82-83
未来的驾驶辅助系统将不仅仅对交通状况进行监控.它们也将积极协助处于紧急事件之中的司机,一种快速.智能的制动系统将成为制造新一代驾驶辅助系统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轻型载货车下长坡制动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得到车辆连接下长坡过程中,随温度升高,制动器制动力矩产生温度衰退,最高可达到15%到20%。同时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加,真空伺服系统产生真空衰退,引起整车的制动性能衰退达到25%左右。两者相加整车的制动性能达到40%左右。最后提出对于山区轻型载货车加装排气辅助制动系统及提升真空泵的抽真空性能来补偿整车制动性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7.
周伟 《驾驶园》2008,(6):58-58
制动蹄片俗称刹车片,属于消耗品,在使用中会逐渐磨损,当磨损到极限位置时,必须更换,否则将会降低制动的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制动蹄片关乎生命安全,必须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8.
荣辉 《驾驶园》2008,(8):58-58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手刹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可手刹并不是"万能保险",它的效能会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很多时候,明明手刹已经拉上了,但由于系统失效或者使用不当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事故,因此车主应该定期对爱车的手刹进行适当的维护与检查。  相似文献   

19.
FZD-9010B制动试验台为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是目前用于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常规设备。基于虚拟仪器的FZD-9010B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制动力的动态、实时检测并可得制动过程的制动力曲线。针对于制动力检测系统的标定问题,笔者阐述一种有效的标定方法,通过设计一个杠杆机构,并借助标准砝码来实现的。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易于操作和实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brake corner system to reduc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in the brake judder problem. A numerical model for determining brake torque variat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Using this model,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for a given disc thickness variation was obtained in the time domain.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as verified by a dynamometer test via the comparison of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nd loa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ad. To reduce the simulation time and cost required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duction in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determine both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and dynamometer test were mod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deformed shape of the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These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verified to reduce th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