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土工格栅的隔离功能和加劲功能,并依托柳州市文惠路路面工程实际,对土工格栅在临时性道路及永久性道路基层加劲设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工格栅可减少临时性道路与永久性道路路面基层厚度,亦可使临时性道路避免产生车辙行为,并可抵抗底层与路基的侧向反力,提高车辆轴重,降低路基垂直应力;可减少路面维修次数,延长使...  相似文献   

2.
土工格栅技术可以提高路基的抗冲击能力和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路基的稳定性。文章结合某铁路建设项目路基施工经验,介绍了双向土工格栅铺设在高路堤边坡防护和片石混凝土下挡墙加固地段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土工格栅在铁路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技术,为类似高填方路基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中,使用土工格栅能起到防治路堤边坡溜坍、减少融沉和冻胀,在多年冻土区水草沼泽富冰冻土路段,少冰、多冰冻土路段,使用土工格栅能显著防止路堤纵向裂缝的产生,抑制路基横向寒冻裂缝具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可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对公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予以防治,文章分析了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处治办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对土工格栅加筋和石灰处理对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和石灰处理对减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供路面结构设计时确定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依据,促进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文章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和加筋方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的提高会降低加筋土体的动回弹模量,确定加筋土路堤动回弹模量时应考虑平衡含水率的影响;土体加筋之后可以提高其动回弹模量,在土体中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布设土工格栅,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加筋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路基中应用土工格栅的作用,分别介绍了土工格栅应用的原理、土工格栅材料的性能、适用范围、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道路桥梁沉降段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研究了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并从路面结构设计、搭板施工、土工格栅施工及桥台填筑施工等方面提出了施工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填方拓宽路基工程中新老路基之间衔接部位最为薄弱的问题,提出采用边坡锚桩-格栅加固体系对路基进行多维加筋锚固,增强新老路基之间的连接作用和整体性能。主要对锚桩-格栅体系的加固机理以及土工格栅在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应用PLAXIS软件对锚桩-格栅加固体系下的路基进行数值分析,对该技术控制新老路基发生不协调变形进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拓宽工程中,路基拼接施工容易出现路基搭接不平整引起的路基下沉问题。为了提升路基拼接效果,文章对路基拼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拼接前的地基勘察、土壤试验、测量放线等前期工作,以及拼接过程中的路肩挖除、路基填筑、台阶处理、粉煤灰路基施工、碾压、补强压实、加铺土工格栅安装等关键步骤。分析表明,采用路基拼接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沉降差、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期为公路拓宽工程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处治效果,对路基处治难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关键技术,包括安全状况评价、施工准备、合理拼接新旧路基、土工格栅铺设等,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某工程存在填挖交界、高液限土以及软土等特殊路基情况,必须针对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鉴于此,分别从土工格栅施工、软土路基换填施工、砂砾垫层施工等方面阐述了公路工程特殊路基处理和填筑施工技术。以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结合枣薛公路路面改造的施工实例,阐述土工格栅在旧水泥砼路面改造中的应用,介绍其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发展现状及技术难点,然后对山西某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土工格栅固定、块石锁嵌以及喷射砂浆加固的方法增强粘结力以及路基整体性,从而保证压实效果;再利用厂拌冷再生铺筑新老路基共同作用层,分散传递荷载应力。最后用灌砂法测定新老路基压实度;贝克曼梁法检测弯沉来评价路基稳定性。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处理后的路基衔接紧密,同一横截面新老路基压实度差值均小于1%,弯沉相差小,路基整体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依托典型的道路软土路基滑塌工程案例,文章分析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路基滑塌的失稳诱因,提出了反压护道+土工格栅、全断面卸载土方+砂桩排水堆载预压、部分卸载土方+全断面素混凝土桩、部分卸载土方+半断面素混凝土桩等4种不同的软基滑塌处治技术方案,从施工安全、工期、工程造价、环境保护、征地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建议采用"部分卸载土方+全断面素混凝土桩"的处治技术,并提出相应的软土路基施工注意事项,为类似道路软基的设计、施工及失稳处治方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拼接施工关键技术,控制新旧路基拼接处差异沉降,文章剖析了旧路加宽差异沉降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托实际工程,分析了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过程中的施工要点,提出了结合CFG桩复合地基与土工格栅搭接新旧路基的新旧路基拼接处治措施。沉降检测结果表明:地基沉降在运营18个月后开始收敛,运营30个月后最大沉降为38mm,满足施工要求(50mm),该处治方法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都南高速公路伊岭岩立交引道连接线工程实例,从路面损坏状况、路面结构参数、路基土工试验三个方面,对该工程连接线路面产生损坏的影响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为道路的养护决策、改扩建设计、新建道路设计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为同类型路面病害提供检测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方法,并从主要施工参数的确定、油粘层喷洒施工和玻纤网土工格栅铺设等环节,研究了沥青面层加铺工艺,分析了沥青面层摊铺施工的质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会降低高速公路路基的承载能力,引起不均匀沉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并进行沉降观测。文章基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实践,阐述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点和处治方法,研究了软土地基沉降观测与数据处理内容,说明了采用抛石挤淤和土工格栅相结合的处治方式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路作为整个公路网体系中关键性的构成部分之一,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发生各种病害。针对出现病害的公路,可以运用各种改造技术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强化农村公路的整体使用性能。研究了改造工作中的几大关键技术,就路面加宽技术、土工格栅铺设技术,并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指导加筋土实体工程设计,文章在实验室采用直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四种)、正压力(100 kPa,200 kPa,300 kPa)对土工格栅加筋河砂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筋土界面似摩擦系数反映加筋河砂界面摩擦特性,运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描述土工格栅与河砂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了土工格栅与河砂的界面剪切性能。结果表明:加筋河砂界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剪切应力软化现象;河砂中加了土工格栅后,抗剪强度约提高60%~70%;河砂含水率的变化对界面剪切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