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简单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及其常用的养护技术,阐述了使用沥青再生进行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适用条件,分析了沥青再生技术的作用机理及效果。以工程实例来说明沥青再生技术的使用效果,旨在为解决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提高公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黄晓帅 《人民交通》2021,(19):42-43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经过优化,多数公路路面已由原来的水泥路面转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以往的水泥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因此,得到了大量推广.但就沥青路面而言,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如施工技术以及后续养护不到位,便会发生路面裂缝,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本文将就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分析展开讨论,阐述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必要性,分析如何运用有效的技术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进行养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进入建养并重阶段,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受到工程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实验方法测试了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融合后的混合沥青的高温粘度和服役温度区间内的粘弹性指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拟合,得到混合沥青高温粘度的预测方程,可以指导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从而完善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高速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文章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特点及原则,分析了稀浆封层预养护技术、路面微表处预养护技术、超薄罩面预养护技术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实践要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就地热再生工艺的概念,分析了就地热再生工艺在沥青路面养护领域的优势,并以M沥青公路工程为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工艺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实践要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经过近年的飞速发展,现已进入建养并重的阶段,因此作为沥青路面重要养护技术的热再生技术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沥青的老化进程,沥青老化过程的流变行为,老化沥青的再生机理及再生沥青的流变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以期指导老化沥青再生工艺选择、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从而完善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表面电位剥离机理对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进行分析,探讨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沥青路面的修建和养护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省干线公路的路面面层基本上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原因进行探讨,提出预防对策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是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期间养护费用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具体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为例,进行了微表处混合料设计及施工过程的分析探讨。应用结果表明,微表处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技术施工速度快、工效高,微表处摊铺机可同时完成微表处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施工,快速提升沥青路面抗滑性、抗磨耗性,还能增强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且因其厚度较薄,加铺在沥青路面后并不影响排水。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文章针对不同盐分侵蚀模式探讨SBS沥青的流变行为变化规律。通过进行不同盐分侵蚀条件下SBS沥青的频率扫描试验,获得复数模量与相位角来对比分析不同侵蚀条件下SBS沥青的流变性能变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并采用车辙因子与疲劳因子指标评估侵蚀模式对SBS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沥青路面的设计和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围绕排水性沥青路面的铺装结构、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过程(包含原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排水沥青混合料接缝、后期养护等)、质量检测等环节,对排水沥青路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主要作用和其在城市主干道中的应用优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前方加热软化旧沥青路面,中部将铣刨路面旧料与沥青粘合剂进行混合再生,后方将再生料重新铺在原来的路面上,再用压路机压平。沥青公路的养护工作就是如此快捷、高效、低碳、绿色。10月17日,在京昆高速公路山西运城段上,单向双车道一侧车轮滚滚,行驶车辆川流不息,而旁边,正进行着沥青路面的重新铺设。前方加热软化旧沥青路面,中部将铣刨路面旧料与沥青粘合剂进行混合再生,后方将再生料重新铺在原来的路面上,再用压路机压平。沥青公路的养护工作就是如此陕捷、高效、低碳、绿色。养护工人使用的是江苏奥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新科技)的最新研发成果——CRA7000就地热再生机组。据了解,该设备每天施工里程可达1.5公里,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节能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3.
韩维权 《人民交通》2021,(22):62-63
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要,我国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加大了重视程度.但因为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频率日益增加,公众对于道路交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来说,路面裂缝是其最为常见的病害.一旦公路养护部门不及时进行养护处理,将致使问题严重化,从而对通行人员的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对此,应加强做好道路养护工作,以避免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基于此,下面将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裂缝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几点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沥青路面恢复剂的应用原理及在新疆沥青路面中应用的初步体会:通过室内试验及工程实践得出:在沥青路面基层强度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沥青路面恢复剂能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较好的处理路面微裂、松散、老化等病害;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防止或推延断裂缝、龟裂、剥落、坑洞、坑槽等严重病害的出现,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由此提出公路养护新观念———对公路路面进行早期维护,可有效的降低道路养护成本,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广西河池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项目为例,针对该公路路面已发生的病害问题,从原材料的选取、施工前期的准备、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管理等方面,探讨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为公路预养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及目前检测评价指标,路面微观纹理及宏观构造是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级配及粗集料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性能特点及规律有显著差异。根据运营某高速公路SMA类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性能近5年的检测数据,探讨了针对SMA类沥青混合料采用横向力系数及构造深度作为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建议运营高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技术状况的检测增加构造深度指标,多维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进行安全有效的评定,利于绿色低碳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施工技术,依托江西省景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优化原材料的选取,总结施工技术要点,并探究实验路段的实际施工效果,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对已铺筑完成的施工路段进行摩擦系数、渗水系数和构造深度检测,结果显然,罩面施工后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与改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高速公路养护的关键时期,因此,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显得极为重要。文章通过采用P-1(复合增效剂)、P-2和P-3三种低熔点聚烯烃材料对壳牌70~#基质沥青进行改性(三种添加剂掺量为沥青质量的2%),通过试验进行低熔点聚烯烃改性沥青的性能检测,分析数据判定最优添加剂并对其进行系统试验,测试其不同掺量条件下的软化点、135℃动力黏度和弹性恢复性能,并研究三种添加剂的超薄铺装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内容及结果可用于指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设计,同时可为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养护及监管不力、排水性能不佳及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这些是导致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了病害机理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从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到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拌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要加强道路养护的监管力度,保证沥青公路能够长时间的使用,给民众带来更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20.
阐述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及病害,利用高效能红外线就地加热技术,解决了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纹、裂缝、坑槽、网裂的修补问题,提高了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