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郑明 《船舶》2001,(1):23-25
由于风浪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影响较小,故而非常适用于油田交通。为此,美国及日本均建造了这种油田交通船。本文介绍了美国的“静水河”号(Still Watre River)及日本的“宇宙”号(COSMOS)小水线面双体油田交通船。  相似文献   

2.
史一鸣 《船舶工程》2004,26(5):29-32
结合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小水线面双体油田交通船的设计建造,对小水线面双体船姿态控制鳍所需面积以及鳍对船舶航行性能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拖曳模型试验去分析和验证控制鳍所需面积.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特征,并就小水线面双体油田交通船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特征,并就小水线面双体油田交通船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张鑫  郑明 《船艇》1999,(10):33-37
1、勇于创新,领先建造实用船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概念是从美国产生的。早在1905年美国的Nelson提出用两个下体构成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原始概念。1932年Faust提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初步设想。1946年加拿大的Creed、1967年美国的Leopold进一步予以  相似文献   

6.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耐波性研究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小水线面油田交通双体船有关提升其耐波性能研究设计过程,分析了小水线面双体船与常规单体船在此方面的差异,探索解决方法,并介绍了实船航行状况。  相似文献   

7.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小水线面油田交通船"为依托,探讨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疲劳强度的评估方法,包括:疲劳强度评估构件及部位的确定、疲劳载荷、设计应力范围以及累积损伤度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水线面油田交通船的设计方案和试航结果  相似文献   

9.
《船艇》2001,(4)
我国第一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海关201”号4月3日在广东汕头签字交船。 这艘由广东汕头大洋船舶工业总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合作开发、汕头大洋公司建造的220吨级小水线面双体船采用两台山西柴油机厂生产的8V165TE9柴油机驱动,上层建筑为玻璃钢结构。 汕头大洋公司较早就致力于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研究开发,早在1994年他们就和七○二所合作,向我国渤海油田推荐800吨小水线面双体交通倒班船,并提交了成套的初步设计方  相似文献   

10.
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200 t至3 500 t多艘SWATH船模试验结果和美国的15艘从3 000 t至30 000 t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载荷模型试验资料为基础,给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公式.用该估算公式算得的小于3 000 t的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波浪设计载荷的估算值更加接近模型试验结果,而小于目前常用的ABS公式估算值,从而可较大地减轻结构质量和建造成本.根据小水线面双体船受力特点,还提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进行横向强度、扭转强度、总纵强度校核时各种载荷的组合方案和施加方式,供结构设计人员全面、合理地进行强度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水线面双体船典型节点抗疲劳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形式特殊,结构疲劳问题突出.针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特殊的结构形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小水线面双体船典型舱段结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得到了舱段结构高应力区域所在的位置;对板厚、结构形式、加强方式等影响船体结构节点应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典型节点抗疲劳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1 350 t典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节点形式优化设计,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水线面船吃水较深,极易与海底擦碰而搁浅,从而带来搁浅强度问题。小水线面船搁浅时,潜体和连接桥结构受载的严酷程度以单点搁浅最为严重且单点搁浅模式(即单点搁浅模式)发生的概率最大。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应用商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小水线面的整船搁浅有限元模型,研究小水线面船分别触礁石和泥沙底以单点搁浅模式搁浅时的搁浅特性。通过仿真分析,获得小水线面船搁浅的时序损伤特性、搁浅载荷及小水线面船各部分结构在搁浅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性能。本文对SWATH的搁浅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所得结论对小水线面船结构设计和小水线面船搁浅强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小水线面船搁浅研究的方法,描述了小水线面船的搁浅模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小水线面船搁浅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出发,小水线面船搁浅过程中各构件所吸收的能量不同,外板和横框架是最主要的吸能构件,其次是纵骨,而舱壁板吸收的能量最少.因此,在考虑提高小水线面船的抗搁浅性能时应从加强外板和横框架开始.  相似文献   

14.
小水线面双体船因其优异的耐波性能而成为当前重要的高性能船型之一。本文概述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发展进程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分析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在快速性、耐波性等水动力性能和结构设计上的特点,以期能给我国高性能船型尤其是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舰船科学技术》2016,(3):13-17
小水线面双体船独特的片体结构使横向波浪载荷成为其最危险的波浪载荷。在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初期,片体间距的确定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工程中某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相关资料,对其正常装载状态、满载状态和最大排水状态3种装载状态进行波浪载荷预报。采用三维频域计算方法,对不同片体间距的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波浪载荷预报,给出各横向波浪载荷分量的RAO值和长短期预报值,并将波浪载荷的长期预报值与ABS和CCS中载荷的规范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片体间距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载荷预报值,得到小水线面双体船片体间距对其波浪载荷的影响特性,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斜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初稳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斜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初稳性进行研究分析.在直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原理基础上,结合支柱倾斜所产生的问题和特殊性,分析得出了斜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初稳性的计算方法并编写Fortran程序简化计算.进行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初稳性好于直支柱.随着支柱与水线面夹角逐渐减小,初稳性高GM增大.  相似文献   

17.
小水线面双体船独特的片体结构使横向波浪载荷成为其最危险的波浪载荷.在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初期,片体间距的确定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工程中某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相关资料,对其正常装载状态、满载状态和最大排水状态3种装载状态进行波浪载荷预报.采用三维频域计算方法,对不同片体间距的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波浪载荷预报,给出各横向波浪载荷分量的RAO值和长短期预报值,并将波浪载荷的长期预报值与ABS和CCS中载荷的规范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片体间距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载荷预报值,得到小水线面双体船片体间距对其波浪载荷的影响特性,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水线面双体(SWATH)特殊用途船的结构形式和作业功能与常规单体船有很大区别,有必要探究适用于常规单体船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是否也适用于小水线面双体船,并分专业模块厘清小水线面双体船所遵循的设计建造标准和存在的典型设计问题。针对小水线面双体船为满足公约关于常规船的要求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逐项找寻解决方案。通过目标船的设计,总结相关设计经验,可为同类型船舶的设计、建造或改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发现:小水线面双体特殊用途船的设计建造标准分专业模块、按船上所载总人数指向公约货船或客船要求;总体上适用于单体船的要求也适用于小水线面双体船,但在个别要求的合规性上需对小水线面双体船采取替代或等效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一号”是我国首次建造的一艘小水线面双体船,其船型及结构较为特殊,设备复杂,配置先进,不仅设计要求高,而且建造难度大。该船为单支柱小水线面双体船,柴油机驱动,双机、双桨、双舵,航行于我国渤海湾水域,作为渤海油田海上平台员工上下班接送用的油田交通船。为了改善船舶的操纵性,减轻船舶横摇带给乘客的晕船现象,该船配置了首部侧推进器以及航态稳定系统等特种装置。  相似文献   

20.
小水线面船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受力分析出发,作了5条小水线面双体船约束模型水动力试验研究,并与拖曳船模试验结果作了比较,两者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在约束情况下的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水动力特性,认为约束船模试验是从船舶水动力特点去研究中低速下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航行姿态和稳定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可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3维流体力学理论计算,性能预报模型提供验证,修正基础依据。文章并提供了一种依据试验方法去确定小水线面双体船姿态控制鳍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