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岩溶地区修筑的隧道越来越多。为了准确掌握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需要在施工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来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岩溶地区地质雷达探测图像的特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实例表明在岩溶地区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超前预报及衬砌质量检测中应用广泛,由于我国在电磁波的应用方面发展较晚,地质雷达市场主要被国外设备占据,国产设备的行业认可度不高。但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由中国电波所自主研发的LTD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中,不仅能成功预测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对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也有准确的结果及定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证明了LTD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的可用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白哲 《中国水运》2006,4(4):86-87
王子石隧道地质条件较复杂,为了减少工程隐患,使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探测,查明了不良地质体的分布,对围岩类别进行了动态划分,并及时变更了施工方案.后经开挖验证,说明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占世界地质雷达销售量53%以上的瑞典RAMAC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特征参数,并且提出了一种快速处理其探测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质雷达抛石施工效果探测基础提出了一种抛石量计算方法,并分步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以连云港某路基施工项目为例,采用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抛石量计算方法进行抛石量计算;总结了工程中常用的抛石量计算方法及其特点;对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抛石量计算方法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介电常数的确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结合连云港连云新城金海三期东围堰工程,探讨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评估围堰爆破挤淤的效果。通过对雷达图像的解释和分析,获得围堰抛石的具体范围及深度,为爆破挤淤的效果提供评价依据,表明地质雷达对爆破挤淤的探测是行之有效的,提出的介电常数选取范围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勘察中,地质雷达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物探技术,可将地层中各种物体空间分布情况有效地探测出来。文章对使用地质雷达技术在某广场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地基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威胁,如不能及时发现将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所以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地质雷达是分辨率较高的一种物探仪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在超前地质预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掌子面前方的溶洞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黔大高速东清段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其土老冲隧道和保罗山隧道的隧址区的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属于典型的岩溶隧道。通过对实际预报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岩溶裂隙和溶洞的雷达波形特征,以期对今后该区域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地质雷达图像解译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白哲  周中一 《中国水运》2008,8(1):85-86
佑溪大桥2#桩位地形复杂,为确保桩基础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采用地质雷达对2#桩的持力层进行探测,探明了持力层的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白哲  周中一 《水运工程》2008,(3):120-122
佑溪大桥#^5桩位地形复杂,为确保桩基础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采用地质雷达对#^5桩的持力层进行探测,探明了持力层的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隧道在穿越炭质片岩地层时,常会遇到破碎带、赋水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在不良地质体区域施工过程中,易发生隧道坍塌、大变形等地质灾害。通过利用地质雷达对破碎带及赋水破碎带进行探测预报,得出干燥破碎带及赋水破碎带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也为炭质片岩隧道不良地质体探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是一种先进的高频电磁波勘察技术,由它可以精确地探测到地下浅层的空洞或异常体,其高分辨率、高效率、无损探测等优点使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次在某电厂勘测中应用地质雷达测试(电磁波法)判断覆盖层厚度、岩石风化程度,得到连续的地层数据,补充了岩土钻探以点代线的问题,较好地判别了基岩风化程度的整体分布范围及软弱岩土层的分布区域,并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验证,以指导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13.
曹勤方  徐敏 《港工技术》2020,(2):116-120
本研究基于现场试验探讨了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地质雷达测试两种无损检测方法评价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变反射波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但在测试过程中,需有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其对超过6 m长桩桩底反射不明显,对初始含水率较大地层容易产生误判反射波。地质雷达探测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某在建隧道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部分位置存在溶洞,富水情况明显。隧道施工现场采用水泥-水玻璃(C-S)的注浆技术对富水破碎围岩段进行堵水加固治理。为查清隧道围岩注浆处理的效果,工程上决定在隧道K145+348段应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注浆前后的雷达测试图像对比,以判断确认注浆是否起到加固的作用。实例证明,将雷达用于富水破碎围岩注浆效果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供类似检测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与钻孔取心和挖检相比,地质雷达检测是一种能够连续采样的路面厚度无损检测手段。但是,需要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人工处理费时,且容易出错。因此,以电子表格"Ex-cel"自编程序,统计分析路面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代表值、变异系数等,探讨了一种路面厚度检测数据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地质雷达对笔架山河暗渠进行了检测分析,找出了地表塌陷隐患的位置与分布,随后采用袖阀压密注浆技术对土体松散、隐伏空洞等地表塌陷隐患进行处理,证明了在密集建成区采用压密注浆方式对城市暗渠进行除险加固,既方便施工,又能够达到工程要求,是一种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子干扰对雷达组网的威胁,深入分析了雷达组网系统的抗干扰设计问题,根据雷达组网系统的探测威力模型,结合具体的雷达部署阵地方案,研究了一种基于雷达抗干扰可用度的雷达组网抗干扰设计方法,将雷达组网系统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设计要求转化为对网内各部雷达的部署要求,从优化选配雷达装备的角度实现了雷达组网的优化部署,解决了传统的雷达组网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对于实际的雷达组网设计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雷达抗海杂波性能是涉海雷达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雷达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雷达海杂波模拟技术是通过理论分析与设计,产生与实际环境的相似的雷达回波信号。通过分析海杂波特性与雷达海杂波模拟技术,设计实现一套能够用于海上测量雷达应用的雷达模拟器。  相似文献   

19.
并行阵列信号在各个行业中应用广泛,在雷达探测、医学影像诊断、通信技术和地质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并行信号的处理技术对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并行信号的信噪比等因素,利用自适应数字波束技术对并行信号进行处理,并研究基于稀疏信号阵列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相似文献   

20.
陈英  汤清之  佟寅  孔小兵  刘鹏 《船舶工程》2021,43(9):6-10,36
文章旨在研究搭载天气雷达的雷达桅结构强度和减振方法.通过分析天气雷达的安装要素和船载气象雷达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根据实船案例,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的方法,计算某型科考船上的雷达桅的固有频率,从雷达桅结构、强度以及雷达稳定平台的固有频率着手,重点讨论科考船上搭载天气雷达的雷达桅强度与振动分析控制.探究雷达桅振动的主要诱因,并提出天气雷达的安装建议和优化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