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月4日,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动工仪式在广州航道局耙吸船"广州号"上举行。随着岛隧工程动工宣布,"广州号"汽笛久久鸣响,两个耙臂缓缓放下,岛隧工程正式开始施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技术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为水运工程中常见质量病害,本文介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在笔者参与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分析东人工岛现浇清水混凝土挡浪墙施工中采取的控裂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深浅坞挡水构筑物及其止水系统设计。挡水构筑物主要由防渗处理过的原状岩石山体和重力式沉箱拦水坝结构组成。止水系统设计的重点包含重力式沉箱拦水坝和岩石坝基之间的防渗,拦水坝结构与原状岩石山体连接处的防渗以及原状岩石山体的防渗处理。主要采用注浆防渗的处理方法,结合预埋Z9-30橡胶止水带以及现浇素混凝土等进行防渗设计。  相似文献   

4.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监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深水碎石基床整平首次采用声呐检测系统进行施工质量检测、验收。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碎石整平技术,较完整地阐述了声呐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应用,对后续水下(海上)精确施工探测和高精检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的精益求精要求,该项目地质勘察严格采用国际标准实施精细化地质勘察,以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岩土物理力学特性。借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精细化地质勘察成功经验探讨如何进行高素质管理人员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管理及全方位协调保障的精细化地质勘察管理,以满足高标准项目的进度及质量要求,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建港航设计院)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甲方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成功签订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岛隧、锚碇第三方施工监测标服务合同,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竣工。这是继港珠澳大桥珠海连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12,(19):92
粤海事桥航通〔2012〕018号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航行通告各有关单位、船舶:根据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度安排,主体工程岛隧段和桥梁各标段已陆续进场施工,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水域划分为A1至A7共7个分区,位置如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12,(22):92
粤海事桥航通〔2012〕018号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航行通告各有关单位、船舶:根据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度安排,主体工程岛隧段和桥梁各标段已陆续进场施工,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水域划分为A1至A7共7个分区,位置如下:  相似文献   

9.
莫日雄  杨胜 《水运工程》2012,(11):194-197
根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砂桩施工管理的经验,提出确定相关施工参数的方法,所得参数对成桩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经检验,成桩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所提方法切实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岛隧工程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建设周期长,参与施工船舶数量多,人工岛成岛、基槽开挖、管节浮运安装等特殊施工项目多,水上交通组织要求高、工作量大,对通航环境和通航安全影响非常大,通航保障工作极其重要。本文结合岛隧工程管理实践,系统地提出了近海、外海工程项目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封面人物     
《航海》2017,(5)
正沈章,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指定人员、高级船长。2017年5月,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最终节头沉放项目中任副总指挥,指挥12 000吨起重船"振华30"轮,以毫米级误差成功安放最终节头,创下了世界之最,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三战役中荣立特等功。期间,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为振华重工、中  相似文献   

12.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暗埋段隧道结构施工中,针对结构特点及所处施工环境,开发了与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配套的系统模板,实现了大体量混凝土在外海深基坑进行现浇实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西人工岛岛壁外坡安放5t扭工字块体。文章以此工程为例,介绍了扭工字块立式模板预制和卧式模板预制两种施工工艺,通过对两种工艺的对比分析,阐述其在不同施工环境中的适用性,对以后类似工程施工工艺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设计团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精益求精、精细精致的创新理念,从人与工程、与自然的整体思维出发,最终交出了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自己的创世精品。这其中,岛隧项目设计负责人刘晓东功不可没。伶仃洋筑梦珠联璧合2003年国庆,还在休假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晓东接到新的任务,对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列出问题清单,这是他与大桥情缘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8月19日至21日,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第五次会议在广东珠海召开。会上,专家听取了业主、设计、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单位关于工程进展情况、岛隧工程深埋沉管纵向结构设计方案、对该设计方案的咨询意见、岛隧设计管理工作、沉管浮运沉放技术总结、埋置式承台施工技术和钢箱梁制造技术等的汇报,实地考察了西人工岛、桂山岛沉管预制厂、桥梁工程CB04标和CB05标预制厂中山基地,对岛隧、桥梁有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据悉,目前大桥岛隧工程已经完成八个管节的预制和三个管节的沉放安装。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墩台预制和安装、钢管桩制造和打设、钻孔灌注桩施工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自2014年10月下旬开始,中国交建的建设者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8万t巨型沉管在茫茫大海上3次浮运,2次返航,终于2015年3月26日清晨6时浮运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至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建总长达2565m。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5沉管前两次安装先后遭遇基槽突淤和边坡滑塌,为确保大桥120年安全,不留下任何质量隐患,现场指挥决策组果断决定:中止安装作业,沉管返航回坞待机安装。针对异常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港珠澳大桥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水文气象资料、水的化学分析、抽水试验、CPTU(测孔压静力触探),并结合地形地貌、地层情况、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区地表水为海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为弱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与松散岩类孔隙水形成直接水力联系。该区域属于典型的三角洲入海口地带,其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具有独特性与代表性,可以为类似的其它三角洲入海口地带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港珠澳大桥作为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桥、岛、隧一体化的集群工程。为保障大桥周边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通过分析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及周边通航概况,优化航标配布方案,剖析航标管养难点,建立全天候电子监控、定期维护、科学保养的航标管养机制,为大桥通航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3月6日16时,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重达7万吨的沉管E30管节历经6个小时10余海里的浮运后,终于安全到达距离伶仃主航道约2.8km、龙鼓西航道约1.3km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放位置实施安装作业,7日8时40分对接成功。至此,历时1 417天,大桥海事处攻克了多项监管难题,圆满完成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全部33节沉管施工作业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任务,创造了海事部门"零伤  相似文献   

20.
《水运工程》2012,(5):18
据悉,港珠澳大桥隧—岛—桥集群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十大挑战,即海中人工岛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处理与沉降控制、隧道管节的沉放施工与施工窗口、大规模工厂化制造、海上埋置式承台施工、水下结构止水技术、长大钢箱梁桥面长寿命铺装体系、海上施工安全与紧急救援、海上测量与控制、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