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 《珠江水运》2007,(11):15-16
当人们对今年春天长洲枢纽大塞船事件还记忆犹新时,自10月12日开始的船闸滞航现象再现长洲水利枢纽,时隔仅仅4个多月。上一次滞航是由于水电枢纽1号船闸未与2号船闸同时建成通航和2号船闸通过能力有限,滞留船舶最高峰达1500多艘,这次是因枢纽下闸蓄水及航道维护等原因引起,最多滞留船舶700多艘,滞航船舶每天还以几十艘的速度增长,如不尽快解决,滞航塞船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洲枢纽现有船闸建成后有力地促进了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但其瓶颈效应也渐显。为缓解其堵航滞航问题,通过分析一线二线船闸的通航现状,基于改进的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计算模式,预测了现有船闸近期(2010—2015年)的通过能力,并针对性地从船闸管理模式、船型标准化和大型化、船舶调度、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5月15日广西梧州长洲枢纽船闸正式通航以来,5月22日中午12时03分,上锚地待闸下航船舶已于11点58分全部进入闸室,下航状态畅通,宣布长洲枢纽船闸上下游滞留的船舶结束待航,船闸进入畅通运行,见《长洲船闸通航情况表》。  相似文献   

4.
<正> 长达近半年之久的长洲水利枢纽航段滞航到4月27日终于结束,今后相关部门会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长洲水利枢纽相关部门人士透露: 长达近半年之久的长洲枢纽航段滞航在4月27日终于解除Ⅰ级响应,截至4月30日8时,上游滞航船舶数量仅有132  相似文献   

5.
“战枯水,保畅通”是西江每年枯水季节无法避免的任务。10月份以来,受船闸通过能力饱和、船舶日报到量增多和三线四线船闸施工等因素影响,长洲坝区航段出现了船舶滞航。10月25日,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滞航船舶数量超过300艘,且持续48小时以上,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了Ⅲ级响应。12月15日8时,坝区滞航船舶总数量达到峰值868艘,为入冬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6.
<正>长洲水利枢纽自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枯水期和年底船舶过闸高峰期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船舶待闸滞航现象,其中最多的一次为上下游待闸滞航船舶达1600多艘,严重影响了沿江的经济发展。而到了2015年,西江梧州段自2007年长洲水利枢纽建成通航以来,首次实现了年度"零滞航"。记者日前从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去年长洲水利枢纽累计双向过闸船舶81509艘次,  相似文献   

7.
长洲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梧州市上游12km处,长洲枢纽过船设施为2座一级船闸,其中2号船闸(1000吨级)于2007年3月3日建成运行,1号船闸(2000吨级)于2007年5月15日建成运行,两线船闸设计双向年通过能力3200万吨。长洲枢纽的建成,为渠化西江航道,提高西江通过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船闸规模偏小,管理体制不顺,经常引起船舶过闸堵塞,影响了西江航运干线的畅通。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4日,广西梧州长洲枢纽1号船闸闸口位置因多艘船舶发生碰撞,1号船闸关键部位发生明显变形,被迫停航,由于已进入主汛期,滞航船舶逐渐增多,到2008年4月15日零时,造成坝区滞航船舶达880艘。  相似文献   

9.
朱光富 《珠江水运》2011,(Z2):63-65
2009年,长洲船闸全年双向过闸货运量已经达到4433万吨,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一横",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便利优势得以显现。但是随着运量的迅速增长,长洲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发生滞航事件的瓶颈问题更为突出。本文从长洲船闸的管理体制出发,就解决长洲船闸滞航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长洲枢纽处于西江航运干线咽喉位置,对珠江水运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珠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长洲枢纽船闸的年货物通过量也势必会再次刷新记录,未来也势必将会成为沿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三线、四线船闸相继建成通航后,长洲枢纽在西江航运干线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船舶过闸节省了大量时间,基本满足了船舶"随时报到、随时过闸"的需求。这也让西江航运干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得到较好发挥。展望未来,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积极作为,长洲枢纽年货物通过量也势必将在2018年  相似文献   

11.
图片报道     
《珠江水运》2009,(8):F0003-F0003
6月26日至28日,长洲水利枢纽一线四线船闸工程时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议在南宁召开。三线四线船闸按最大通过3000吨级船舶要求,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2013年建成。建成后枢纽总通过能力将超过1亿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从广西梧州市郊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项目指挥部获,目前在建的两线船闸可望在2014年底建成通航,届时长洲水利枢纽全部四线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将超过1.3亿t。新增建的双线船闸项目总投资超过37亿元,按最大通过3 000 t级船舶建设,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9 600万t。长洲枢纽三线和四线两个  相似文献   

13.
12月11日,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一行在部水运司、海事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广西交通厅、广西海事局、梧州市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领导陪同下,来到珠江长洲水利枢纽滞航现场,传达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国务委员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关于10月下旬因特枯水位而发生的滞航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看望并慰问了因堵航而滞留在长洲枢纽的广大船民及奋战在一线的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并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切实解决长洲枢纽船舶滞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5上半年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通航情况总体良好,过闸船舶调度有序,船闸运行顺畅,新建的3#和4#船闸今年相继投入了试运行,船闸通过能力和船舶通航效率明显提高。长洲枢纽运行和建设概况1~6月,长洲枢纽通过船舶数为39446艘次,货物通过量为2919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6%和2%;四线船闸的总开闸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0日,记者从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获悉,2017年10月,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达1093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据介绍,10月份,长洲枢纽上游来水情况理想,通航条件良好,过闸船舶总数达10666艘次,同比增长53%。船闸各项运行指标不断优化,日均船舶报到数344艘次,同比增长50%;日均待闸船舶数35艘,同比下降71%;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2.5小时,同比下降10.4小时。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回暖,珠江水运需求旺盛,运价持续上涨,长洲枢纽货物通过量继续高速增长,10月货物通过量达到1093万吨,同比增长90%,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长  相似文献   

16.
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平面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提高长洲枢纽的通过能力,拟在长洲枢纽一线、二线船闸基础上增建三线、四线船闸。受枢纽河段地形条件的影响,三线四线船闸仅有长洲岛右缘和外江右侧台地可供布置。为判别两处位置的优劣,采用定床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两处位置船闸布置通航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程河段水流特性,研究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船舶航行条件,确定三线、四线船闸合理可行的工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西江长洲水利枢纽今年以来一直滞航,企业急、船员急、作为航道的管理部门更着急。3月18日,在梧州召开的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建设工作协调会上,传出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长洲三四线船闸务必在2012年底前建成通航!按这决定,原计划56个月的工期将被压缩为36个月。长洲船闸扩能工程工期为什么一下被挤掉了整整20个月?工程全面提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长洲枢纽双线船闸堵船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李民  冯小香 《水道港口》2012,33(2):142-146
文章阐述了长洲双线船闸运行3 a来的堵船滞航现象,对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航道整治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扩建三线四线船闸,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联合调度枢纽水库,协调发电、调水和压咸补淡调水等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9.
受欧债危机加剧、国内经济持续减速、外贸出口加速下滑及航道水枯、长洲枢纽船闸滞航等多重因素的影响,12月珠江水路货物运输明显减少,内河主要港口及集装箱吞吐量下降,西江航运干线保畅保通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1月,长洲水利枢纽"船舶吃水智能化检测与预警系统"的建成和使用,实现了对长洲船闸上下游过往船舶"吃水深度"的实时监测、视频证据智能化采集和"超吃水预警"自动化上报,有效保障了船舶、船闸的运行安全和通航效率,在业界尚属首创。弥补了长洲船闸过往船舶"吃水数据"的监管空白,直接将监管带入了"智能化"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