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考虑影响虾峙门航道船舶航行的各种因素以及虾峙门航道及附近海域的航线情况,探讨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内的航行方法,并提出在虾峙门航道附近水域航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虾峙门航道位于舟山东南方,是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通道。每年进出该水道的大小船舶约4.8万艘次。2016年度,宁波引航站共引领船舶27,800艘次,其中绝大部分外轮是在虾峙门航道进出。由此可见,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注意事项航行安全是宁波舟山港引航工作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自己在虾峙门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航行的多年引航经历,提出相关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厦门湾的船舶交通流情况,研究在鼓浪屿西南附近水域航行条件及船舶航行特点,提出在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以期对保障船舶在该水域的安全航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虾峙门西口水域交通流安全,对该水域水文潮流及岛间水流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船舶和来自不同方向的船舶在此水域受流影响的情况。通过对该水域交通流的梳理,总结该水域交通流的基本特点,并据此提出优先组织虾峙门西口出口交通流、组织由锚地出来的船舶和穿越航道的船舶安全航行、对进口交通流的分流控制等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大型船舶在虾峙门水道的通航安全,分析大型船舶自身操纵特性和船舶在狭水道等限制水域的航行风险,结合虾峙门水道水域环境和海事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大型船舶在虾峙门狭水道安全通航对策:确定合理航速及用舵时机;保持船舶吃水差;准确把握船舶间安全距离;设计合理的航线。  相似文献   

6.
船舶大型化发展导致其无法避免航行于受限水域,受限水域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威胁不容忽视,为提高船舶在受限水域的航行安全,本文将岸壁效应和浅水效应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船舶在受限水域的安全航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正相对于常规水域航行,极地航行水域存在大量浮冰与冰山,气象海况复杂,对船舶的极地航行造成了较大的操作风险。与此同时,船舶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已然成为促进和提升船舶安全及环保水平、营运效率及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平行控制的原理提出内河繁忙水域船舶航行风险管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其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阐述船舶航行风险管控平行控制的基本原理;构建内河繁忙水域船舶航行风险平行管控系统的框架并介绍其功能;探讨内河繁忙水域船舶航行风险平行管控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为提高内河繁忙水域船舶交通安全监管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减少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监管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监管中的人为失误,减轻海事监管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船舶航行风险提供参考,推动智慧海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见度不良是影响船舶航行的不利因素,给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造成瞭望、陆标定位等困难,从而易发船舶触礁、碰撞等海上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如何让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安全航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航海人员,本文通过对影响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安全航行因素的分析,结合船员航行经验提出了避免船舶航行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发生碰撞的应对措施,以期对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的安全航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发现水域中那些偏离正常航行轨迹的船舶,从而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设计基于PLC技术的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提取船舶航线轨迹数据的方式,弥补缺失信息的插补空隙,完成PLC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度量轨迹内航行节点间的相似性,按照正常轨迹点的建模需求,实现对时间复杂度的精准分析,完成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GMM航迹分析算法相比,应用PLC自动化控制方案后,QIE水域避障系数提高至6.32,不仅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也可有效发现偏离正常航行轨迹船舶的实时所处位置。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运输行业革新与发展的重要支柱,船舶运输方面的全球化、节能化发展也成了探索和研究的热点问题。除此之外,随着全球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通过控制和调节船舶运输作业的基础成本、减少航行运输所需要的燃料消散和损耗,达到减轻对自然水域污染程度的目的,有效的保护自然水域生态环境。气象作为船舶航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实况气象导航技术也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风力资源作为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绿色资源之一,在河流、海洋水域范围内十分丰富,利用风力辅助船舶航行运输可以更进一步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从而提高船舶航行运输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利用气象导航技术对实况气象进行全面充分地考虑,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风力辅助船舶航行运输的航行线路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舟山中部港域岛礁众多、船舶通航密度较大、能见度不良等使得进出港口水域环境复杂,水域船舶进出港航行风险增大。基于此,从能见度不良时的港口管理规定、水域地理环境、航行风险、航行安全影响因素以及安全航行措施等方面对船舶进出中部港域安全航行进行探讨,从而为水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船舶在相对浅水水域的航行安全,阐述界定浅水水域的3种方法,介绍浅水效应对船舶航行造成的影响,提出浅水区安全航行的对策:自主减速航行;利用船舶测深仪不断测深;忌用自动舵;提前备车备锚;正确对待浅水效应对停船冲程的作用;船舶会遇时提前减速避让。在相对浅水水域谨慎驾驶,正确对待浅水效应可提高浅水域航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中首先介绍了船舶利用航行方法在狭水道安全航行的意义和目的,列举了目前已有狭水道航行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举例船舶航行在虾峙门水道的整个过程,结合使用现有的航行方法指导船舶安全航行,以供船舶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国际公约的缔约国,但目前在黑龙江水域从事国际航运的中国籍河船的检验仍然执行内河的相关标准,尚没有完全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2020年4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明确了制定《国际航行河船检验规则》来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通过对照现行检验技术规则内容,对中俄界河水域国际航行河船检验管理方式提出了建议,并希望早日出台界河水域国际航行船舶技术规则,完善船舶检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桥梁布设在通航水域的桥墩以及通航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船舶的航行,划定桥区水域对指导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桥区水域法规中船舶航行限制,分析划定桥区水域的影响因素;以桥梁涉水桥墩对航道内在航船舶的影响为依据,基于船舶领域理论设计了桥区水域宽度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可依据桥梁特点及航道水域特征对桥区水域进行划定,实现桥区水域划定的一桥一策;利用该方法对长江某大桥的桥区水域进行划定。结果表明,与传统桥区水域划定方法相比,该划定方法能够在保障船舶桥区航行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对航道内正常航行船舶的约束,同时可避免岸线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船舶在长江口上海段水域和黄浦江水域频频与小船发生碰撞,分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在一些事故多发的水域中小船航行特点及避让措施。一、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的现状1.航行在上海港水域小型船舶种类  相似文献   

18.
分析港口水域航行通(警)告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DJ"轮与测量船发生碰撞这一典型案例,提出岸基对航行通(警)告进行识别归类、创新研发航行通(警)告APP等建议。完善的港口水域航行通(警)告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船舶由于未及时接收和了解港口水域相关航行通(警)告而导致的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船舶在高寒水域航行与停泊安全隐患极大,水域中的海冰会对船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对船舶在高寒水域中航行与停泊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以期向人员、船舶与海洋环境的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螺头水道地处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周围岛礁围绕,航门较多,潮流复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水域进出船舶密度大、交通秩序混乱,各种类型船舶皆在此聚集。驾引人员航行在此水域时需格外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