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水闸作为低水头建筑物,在防洪排涝以及引、调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经历长时间的运行,土建、金属结构以及启闭设备等皆存在不同程度损坏及老化。本文以应天河套闸为例,依据《水闸安全评价导则》(SL214-2015)规定对其防洪标准、渗流以及结构安全进行评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应天河控制闸下闸首现有防洪标准、渗流安全以及结构安全均满足标准要求,运行正常,这三项均评定为A级。  相似文献   

2.
水闸对防洪、航运、供水、灌溉和发电等行业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对水闸进行维护管理是保证其积极作用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三河闸的实际情况谈谈大型水闸的维护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航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与常规的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明显不同,针对其口门宽度、门槛水深、闸门形式、平面布置等关键技术问题,船闸工程和水闸工程规范尚无具体的要求。以邓楼节制闸重建工程为例,对现有的节制闸运行调度原则进行调整以满足开通闸通航的要求,同时通过实施工程补偿措施以满足原节制闸防洪水倒漾、引水灌溉、保护水质的功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得知建设2孔净宽23 m、门槛水深5. 5 m的通航节制闸能够满足船舶安全通航和航道通过能力的要求,并得出"升卧式平面闸门能够适应长期低水头运行、高通航保证率要求特点"的结论。其确定运行规则、建设规模、闸门形式、布置方案的方法对类似项目的建设及船闸标准规范的完善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野猪窝水闸为闸、堰结合的拦河式水闸,主要由进水闸、冲沙闸、拦河式溢流堰、上下游连接段等组成。野猪窝水闸是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控制下游灌溉面积1.34万亩,设计引水流量为1.16m3/s,该水闸安全鉴定为四类闸,其现状建筑物布置不合理,需重新选择闸线进行设计。拟选三条闸线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引水条件、施工条件、占地情况及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确定2#闸线为推荐闸线。  相似文献   

5.
本水闸需要兼顾河道行洪、灌溉蓄水和交通通行的功能,要求桥梁和水闸结合设计。本文在水闸与桥梁的平面结合布置、闸门型式的选取及闸孔宽度、桥梁结构型式的选取中,均进行了多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6.
袁海霞  吴俊  康慷 《中国水运》2014,(9):222-223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闸室的设计形式是关乎水闸安全的重要因素,以前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技术等的限制,致使闸室在设计时问题很多,基于此本文根据某水利工程实例,首先对目前应用两种闸室类型进行了对比,接着对几种分离式闸室结构的水闸底板和闸墩连接类型做了对比,介绍了其优缺点,最后浅要的叙述了工程注意事项及工程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依心 《水上消防》2024,(2):142-144
北京市玉渊潭泄水闸工程始建于1964年,于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行56年。玉渊潭泄水闸位于玉渊潭东南角钓鱼台附近。玉渊潭枢纽位于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昆玉段汇合口下游,由玉渊潭进水闸、玉渊潭泄水闸和玉渊潭试验电站组成,承接京密引水渠昆玉段以西八大处沟、南旱河等地区的山洪水和城区西部雨洪水。为切实加强水闸安全管理,准确掌握水闸安全状况,及时化解治理风险隐患,2021年对该闸进行安全评价,其被评定为三类闸。闸坝是河道的控制性设施,是河道功能保障的关键,机电设备等能否正常操作、安全运行,关系到城市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为此,急需对三类水闸的砼结构及金属结构进行系统的修护及更换,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向家坝电站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等作用。为了解决向家坝电站运行下游非恒定流对航运的影响,在向家坝升船机下闸首的下游设置辅助闸室和辅助闸首,将船厢与下游水位对接处的水面和下游主河道水面隔开,使承船厢水深不受下游水面波动的影响,保证升船机在下游水位变率较大工况下安全、连续运行的需要,最终取得了电站发电与航运的双赢。本文着重介绍解决电站发电与航运矛盾的工程措施及应用效果,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胡超 《珠江水运》2012,(12):92-93
本文分析了固镇水利枢纽工程新、老节制闸现有启闭机的功率,提出在水闸安全检测中对启闭机功率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相关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有效保障水闸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水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财力有限、主管部门不重视等各种原因,许多地方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普遍存在水闸带病运行的情况,如何科学管理病险水闸,降低水闸运行风险,是基层水闸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恩城水闸工程为例,针对工程存在问题,制定运行管理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病险水闸科学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水道港口》2015,(4):334-338
依据物理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潮汐作用下水闸的泄流特性研究,取得了新认识:1)将水闸工程及内外衔接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泄流特性是可行的;2)在外河水位与内河水位确定条件下,水闸泄流流量与相对开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提出了区分闸孔出流条件与闸门全开条件的临界开度的计算方法;4)提出了闸孔出流条件和闸门全开条件下的阻力系数计算公式;5)在综合考虑上下游水位差、闸孔面积以及上下游水深比值等因素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精度更高的闸孔出流条件下泄流流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闸常年运行,水工结构破损、闸门设备、机组设备的老化以及水文情况的变化引起运行工况的调整,影响水闸的运行安全。安全鉴定是水闸结构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类别评价,是水闸工程进行维修、加固、改建或重建的决策依据。为准确掌握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状况,保障水闸满足运行要求并发挥防洪排涝功效,对运行时间长久的水闸工程进行安全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胡涛  贾军 《水运工程》2018,(4):73-78
为减轻围垦区内外工程建设影响、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常需在已建海堤上破堤新建水闸,闸基防渗及保闸消浪设计是开敞式外海破堤建闸的两大重点和难点。在参考国内外闸坝防渗、消浪设计研究成果及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浙东某破堤出海闸为例,介绍大块石填土层上水闸防渗及保闸消浪设计过程。从水闸运行及与附近水闸对比结果看,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引河延长后闸前水域的水沙变化,以2015年6月17—19日洪季大潮期间三甲港下游引河内定点水沙测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周边岸线变化,系统分析水闸开、关运行时的水沙过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周边整治工程陆续实施,闸下引河外推约1. 3 km,引河内受停靠船舶及出水浅滩影响形成双滞流区;闸前引河受潮汐控制,潮流为旋转流;关闸期间引河内水动力较弱,引河上游流速不足0. 1 m/s,泥沙向上游输移;开闸期间瞬时下泄流速、含沙量呈单峰分布,流速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15.
以龙昆沟排涝泵闸工程为例,采用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水闸闸室、泵站前池等重要区域以及外河区域的水流流态、流速分布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并针对不良流态、流速分布,提出可行的整流措施,以保证设计科学合理,工程安全有效,并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夏杰 《珠江水运》2023,(11):114-116
水利水电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项目,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水闸施工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方式。首先,从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方案、安全管理等方面出发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前的管理流程;其次,详细阐述了水闸施工中开挖放坡、计算水闸底板数值、闸墩施工等具体工艺流程和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数据参数和计算公式。最后对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后的管理进行了介绍,包括验收、交接、保养和维护等方面,为保证水闸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寿命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毕海涛 《水上消防》2023,(16):175-177
水库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洪抗旱、农业灌溉、发电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库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水库工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逐渐显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还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水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隐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水系连通工程中某水闸工程为例,并结合相关研究单位编制的临海新城水系连通方案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潮规划,该水闸肩负恢复岛体内外水体交换从而实现水系连通功能;并兼顾防潮排涝、保护内陆、景观协调等多重作用。合理确定水闸安全等级及设计标准,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水闸结构的选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闸室、闸门型式,最终通过多方位比较,确定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多重标准的合理闸型,总结所选闸型的特点,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广州市石榴岗水闸重建工程水工整体模型,研究分析了水闸的泄流能力、闸址附近流态、流速分布、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流态及流速分布,提出了推荐清淤方案,试验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水闸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水上消防》2024,(2):19-21
本文主要对景电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中引渠、溢流设施、拦污栅、前池、主副厂房、管道及管槽、出水池、厂区砌护、防洪、排水等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该项目泵站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的总体布置进行分析,在本工程中景电二期边外一泵站、直滩一泵站采取拆除异地重建措施,剩余9座泵站采取原址拆除重建措施,泵站的总体布置保持原设计不变。对边外一泵站、直滩一泵站,考虑到引渠淤积严重,此次工程将泵站前移至总干渠附近,缩减引渠段,从而解决引渠淤积问题。同时,由于景电一期、二期灌区经过多年运行,渠系布置基本合理,根据灌区水利建设工程规模和灌区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对改造的总干渠、干渠、支渠渠道渠线不做调整。此次工程渠道总体布置保持现状渠线不做调整,相应的渠系建筑物同样采取原址拆除重建或加固改造的方案,总体布置维持现状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