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某垃圾填埋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与研究,利用地质钻孔、地下水位监测、渗水实验等资料,绘制厂区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从而初步查明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并对其防污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及其渗透系数,查明了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为场地下一步的工程处理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基础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北部,临近赣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本文从新干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出发,以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新干县大洋洲镇的取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在进行了资料收集和野外数据采集后,又通过抽水试验、高密度电法进行物探勘察等手段重点分析了新干县大洋洲镇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且以水均衡理论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与排泄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该区的地下水补给、排泄和储存量,并用平均布井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同时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白甘泉为一古泉,出露于辉县市黄水乡白甘泉村西北。泉水自明代有史记载至今已经数百年,从未断流。经鉴定,泉水中偏硅酸含量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界限指标,属含偏硅酸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为阐明矿泉水成因,对其赋存的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从地质构造、基岩裂隙、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对矿泉水成因进行了探讨。水源处于太行山东麓低山丘陵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交接部位,西部和北部山区的大气降水一部分沿片麻岩裂隙渗入地下,形成深循环地下水,深循环地下水长期不断与围岩作用,使岩石中二氧化硅溶于水而形成矿泉水。自西北向东南运移,当流至NE走向压扭性断层时,由于压扭性断层的阻水作用,地下水在断裂带的复合部位向上运移,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  相似文献   

4.
防排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国内外矿山都都十分重视此问题。格萨尔金矿在生产期间,曾经发生过水害,矿区位于甘南西倾山地区,是以秦-祁-昆中央造山带环境的典型的超大型金矿床。本文以格萨尔金矿为例,结合其矿区内构造,在考虑到其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水动态特征及补水因素的分析条件下,对矿山地下水赋存特征进行现状及预测评估,并提出防排水方案,可适用于大多数同类矿山。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一条泥沙河流,黄河下游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对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给沿黄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实行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确保黄河不断流,保证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水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RAVI河与SUTLEJ河之间的巴里河间冲积地区位于印度河平原地区,上覆第四系松散冲积层,目前国内外对该地区的研究较少,对当地水文地质条件也没有很好的认识。本文通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测井研究了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项目区含水岩组的分布规律;并通过钻探资料与测井资料的对比清晰了解了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及运移规律,以保护现有水源地正常运行,并为今后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是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一节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河北某山丘区河流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1956年至2010年的水文资料分析计算位于河口附近水源地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河南省沿黄地区经济发展对黄河水的依赖,通过对黄河干流引黄灌区的旱灾情况、黄河来水和引水情况、工程设施建设运行情况、水源储备情况和管理组织体系情况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提出了引黄灌区应对旱灾在渠首水源工程、骨干和田间工程、调蓄工程建设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等方面可采取的工程措施,以及在组织、领导方面应采取的非工程措施。旨在引起各级重视,尽快解决或全省引黄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基础设施、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方面发展短板,确保旱灾出现时能进一步发挥引黄灌区抗旱的功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英安岩地区隧道防渗的处治技术,对隧道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绘,结合调绘资料对隧道渗水部分采用三种处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安岩裂隙发育严重地区,其地表往往发育塌陷、落水洞等;此类地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对此类地区常用的三种防渗处治技术进行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锋  张大志 《港工技术》2010,47(2):54-58
明水泉和新昌泉均处于火山熔岩台地的边缘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位不存在上下游的关系。工作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背景明确,进行抽水试验、水量复合和矿泉水污染源调查工作后,完成了水质分析化验,并查明偏硅酸矿泉水分布、埋藏及形成机制。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天然条件及开采条件下两泉的影响性。  相似文献   

11.
浅层地下水作为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在浅层地下水方面出现了诸如污染严重、水位降低等相关问题,因此浅层地下水的管理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泰州市海陵区浅层地下水的管理,归纳了当前浅层地下水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事》2013,(11):6-7
从百年前孙中山最早提出的黄河航运“以达甘肃之兰州”,到沿黄九省区黄河航运发展论坛的“黄河水上运输大通道”勾起了我们对黄河航运通江达海的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3.
徐新阳 《中国水运》2013,(12):264-26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由于需要经常需要对河流浅层地下水运动态势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这些地下水情况时,由于地下水的多变性,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问题,因此确定每个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参数就变得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4.
沙包梁隧道为重庆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根据该隧道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评价了其地质构造、地表水的发育、地下水的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等水文地质特征,并分别采用狭长水平廊道法、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预测了隧道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根据计算得知隧道涌水量1589.02m~2/d,提出了当隧道开挖至局部部位时,局部段地下水可能以小股状形式涌出,进而为隧道的施工计划做好保证。  相似文献   

15.
刘江洁 《中国船检》2010,(4):26-28,114
美丽的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发源而下奔入渤海,横贯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全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这条中国第二、世界第五,有着悠久航运历史的大河,几十年来却远离了舟楫。最近,加速黄河航运的开发步伐、振兴黄河水运事业的呼声在沿黄9省(区)日益高涨,古老河流或将焕发出新的航运生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重庆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地下水长观资料,评价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出2010年和2015年该区域基本不缺水,只有乌江水系缺少部分地表水资源。因此,必须加强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地下水,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已保证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属于典型的非水网地区,全省通航总里程1234公里,其中,黄河流经山西省4个市、19个县(市、区),通航里程971公里,是与蒙、陕、豫的天然分界线,沿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恶劣,渡运是两岸百姓生活、农作、交流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船员大多数属于当地村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渗透力分析了地下水作用下半成岩强风化泥岩膨胀土边坡发生浅层滑坡的机理,并以某工程为例,阐述地下水改变对膨胀土边坡失稳产生的影响,说明地下水贯通强风化泥岩裂隙是该工程膨胀土边坡失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浅层穿越水库隧道施工技术及围岩稳定性,通过对浅层穿越水库施工当中的技术要点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防涌水处理技术、防渗漏治理技术以及处理隧道坍塌技术为例简要谈谈浅层穿越水库隧道的施工技术。同时鉴于地下水在水库隧道及施工过程当中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水库隧道施工的成败,因此本文将从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以及评价其稳定性的方法两个角度分析浅层穿越水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长春市宽城区、绿园区为例,结合Arcgis、Tough2等软件对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该研究区域内的浅层地下水热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对该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热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与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