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港口建设项HTOT融资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建设所需资金巨大.投资周期长.如何吸引国际和民间资本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是各地政府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然港口码头具有经营效益显著。投资风险小.投资回报长期稳定等优势.部分实力雄厚企业也看好某区域港口的开发建设。但是由于港口建设涉及各部门环节多、政策处理难度大等复杂繁琐的前期工作.以至影响投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引进可供投资商跳过前期与建设期直接投入经营的新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冯梅 《中国港口》2009,(9):59-60
为抢占区域性航运中心位置.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国内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港口都在积极进行港口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港口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增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彬 《中国港口》2009,(9):25-25,24
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完善.港口之间逐渐从港口规模等级的竞争转向腹地竞争的时代。而内陆无水港的发展建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港口是否能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天津港为了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在新一轮的港口竞争中处于领先.已经和继续大力发展其在内陆无水港建设。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诸多问题,使无水港为天津港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福建主要港口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港口资源丰富,但众多港口的潜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港口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快港口开发,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比较福建主要港口的竞争力,分析了港口-e._N的优势差距,提出了提升福建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露露 《水运管理》2005,27(12):10-11
分析港口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认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港口间的竞争压力、港口运作机制的转变和港口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内部因素包括港口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以及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做强做大港口 实现连云港市跨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是连云港的优势,也是连云港的特色。可以说,没有港口就没有连云港。江苏省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将连云港摆上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也对进一步发挥连云港港口优势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一轮沿线开发中,连云港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寻求开发开放的亮点,成为沿东陇海线率先崛起的“龙头”,关键是发挥港口优势,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以港口城市为载体、以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以海陆腹地为依托的港口经济产业体系,推动连云港市工业化讲程.带动东陇海区域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港口发展,把依托西江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确定为该市“四大经济”之一。一批港口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肇庆参与港口经营,临港口业园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益已经形成,园区物流总量不断增大,打造“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大物流”的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战略已现雏形。2007年,全市港口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64.2万吨,同比增长129.9%,  相似文献   

8.
骆德正 《中国港口》2009,(10):23-25
近年来长江船舶趋于大型化。数量快速增长。港口现有锚地已不适应或不能满足需要.需建设新锚地或进一步维护原有锚地。作为基础性、辅助性配套设施,锚地是否完备关系到港口和船舶的安全.同时反映出港口服务能力与水平.影响到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和长远发展.因此港口应充分保障锚地数量结构和能力,其建设和管理维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蒋伟 《世界海运》2010,33(9):23-25
"后危机时代"的特点、经济特征为中国港口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通过对后危机时代港口发展基本走势的分析,指出未来港口竞争新优势必须要转型发展,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焕标 《世界海运》2009,32(9):56-59
3.1港口供应链协同的宏观机理 有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作用于港口供应链的供给与需求,并深刻地影响着港口物流结构的变迁。港口供应链的协同运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客观上影响着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环渤海地区的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呈现出大连、天津、青岛三港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本文通过对三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作出评价,根据相关因素对三港的竞争力作出详尽的分析对比.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港口外部经济环境;港口硬件条件;港口的软环境.综合结果分析,三港各自有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最终的形成了目前三港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一、港口资源及遭受损害的特点 1.港口码头必须傍水而建且位置基本不变.易受自然灾害侵袭 港口码头作为水路运输的结点必须傍水而建.这与船舶运输通过在水上运动完成生产过程或其他行业的生产过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此外,港口地域性明显,是不可移动的资源。港口企业的这种特点使之容易遭遇台风、潮水或洪水等自然灾害并造成损害。如:2008年9月的“黑格比”风暴潮对珠江口沿岸港口造成影响,但对船舶运输生产基本没有影响:台风几乎每年都影响沿海港口企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尧乐 《集装箱化》1994,(7):28-29
优先靠泊制度.基隆港为台湾北端的天然港口.是仅次于高雄的第二大港。该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港口的扩建受到限制,而货流尤其是集装箱货流日益增长.造成港口拥挤,从而影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飞 《珠江水运》2011,(3):39-40
建立港口自由贸易区的争夺战比以往更为火热。看上去很关——大连长兴岛、天津港、深港自贸区……大家都想凭借各自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国家方略,进入自由贸易的“深水试验”.申请自由贸易的“港口通行证”。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代表港口航运业现代化运输方向的集装箱装卸业务,“僧多粥少”的现象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货源成为制约各大港口生存发展的最大“瓶颈”。而深圳盐田港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诚信优势和服务优势,实施物流港战略,眼界向外争揽货源。在港口物流统计数据普遍下滑的报表中,  相似文献   

16.
杨秋平 《集装箱化》2012,23(8):39-39
1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受经济增长回落及外贸出口低迷的影响,2012年上半年全国港口生产增长放缓。2012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1亿t,同比增长7.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5亿t,同比增长12.6%;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乔吐量5.5亿t;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精2.6亿t,  相似文献   

17.
港口发展冷链物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快速增长的冷链市场推动了广州和深圳港口冷链发展。本文分析广州深圳港口周边冷库容量、广州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港口冷链货量增长,基于广州南沙冷链母港与深圳冷链服务仓的布局,比较广州港口冷链与深圳港口冷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的乐清湾.拥有广阔的深水港区,丰富的土地和滩地、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城市依托等条件.是发展温州港口经济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绍兴航道网纵横交错,绍兴港是浙江内河水路运输重点港口之一,但全市有内河港区装卸泊位大多为自然状态,泊位散而小,难以发挥水运优势。本文通过对绍兴航道、港口和沿港区域航道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影响港口运力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港口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对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阐述了绍兴港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宋岩  黄磊  胡伟 《中国水运》2009,(9):76-77
以港口企业的研究实践为出发点,从港口船舶调度的优化目标和影响港口船舶调度的因素两方面入手,借助多目标优化和遗传算法在各自算法上的优势,针对港口船舶调度的特殊性要求,将两种算法进行动态融合,并结合实际业务数据进行了模型的构建和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