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分析曲线钢轨侧磨速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查收集了北方地区部分重载铁路重车方向外轨侧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小半径曲线外轨在5大主点的侧磨情况。提出了可用于不同线路、不同区段曲线外轨侧磨对比分析的侧磨速率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纵坡情况下半径400~600 m曲线外轨超高、未被平衡外轨超高对侧磨速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铁路曲线外轨超高智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旨在调节铁路曲线段外轨超高的智能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智能系统主要包括速度检测装置、中央处理系统、外轨超高调节装置、监控装置等,通过检测即将驶入曲线段的列车速度,计算出列车所需的外轨超高值,在列车驶入曲线段之前完成超高调节.该智能系统可实时调整铁路曲线外轨超高,以适应不同速度的列车对外轨超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提升既有铁路运行速度这一热点问题,以福厦铁路福州南至福清段区间线路为例开展技术研究。科学论证通过采取调整曲线地段外轨超高数值、增加缓和曲线长度等工程措施,提升既有铁路运行速度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受力情况、限界要求、乘坐舒适性等角度,进一步分析论证提速后既有桥梁、路基、隧道等站前主要工程的适应性,深入探索在不废除既有工程的前提下,提升既有线运行速度的可行方案。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局部路基工程进行帮宽、补强处理,以及增设隧道洞口缓冲结构等工程措施后,通过调整曲线地段外轨超高数值和缓和曲线长度,可以将本段既有铁路运行速度由200 km/h提高至279 km/h。  相似文献   

4.
通过武广客专350km/h高速接触网系统SiFCAT350在隧道内小侧面限界下的五跨绝缘关节的腕臂定位的安装设计,分析了高速铁路外轨超高对接触网定位安装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外轨超高时接触网定位安装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建 《铁道工程学报》2012,(6):10-14,54
研究目的:土耳其东西铁路干线拟按180~250 km/h速度目标值、客货共线混跑铁路标准建设,而目前国内尚无时速200 km以上的客运共线铁路标准,本文重点研究时速250 km客货共线铁路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平面缓和曲线长度的合理取值。研究结论:(1)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缓和曲线长度要综合考虑未被平衡的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和超高时变率;(2)在曲线半径一定时,速度越高,则超高越大;高速列车行车速度一定时,设计超高值是决定缓和曲线长度的主要因素;(3)250 km/h客货共线铁路要同时兼顾高、低速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设计超高值较时速250 km的客运专线小,缓和曲线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铁路缓和曲线直缓(或缓直)、缓圆(或圆缓)点超高设置不合理的做法,按照铁路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在直线型超高顺坡的基础上,通过对缓和曲线外轨断面的设置,改善轮轨接触状态,提高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市域(郊)铁路盾构隧道断面设计理念及原则,结合国内市域(郊)铁路盾构设计相关案例,分别从轨道设计优化及不同国铁上线条件两方面展开讨论,得出轨道超高形式选择及不同国铁上线条件下的盾构断面建筑限界要求。主要结论如下:(1)考虑到排水沟渗漏对道床造成的腐蚀等影响,轨道下排水沟均建议采用更加安全的U形排水沟;(2)地下线隧道内径紧凑的情况下建议考虑采用外轨抬高超高值一半,内轨降低超高值一半的方法设置半超高,在隧道内径较大的地下线和高架及地面线采用全超高设置方式;(3)针对预留160 km及200 km两种国铁上线时速充分考虑了互联互通条件,得出了不同盾构断面建筑限界,避免了盾构断面过大或过小造成的工程浪费和使用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2008,(5):73
4月18日,华东首条省际高速铁路、总投资250亿元的合宁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开通运营。全线客车运行时速200km,预留时速250km的目标。届时,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上海只需3h,合肥-南京不到1h。合宁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为缩短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差距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合宁铁路已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通车,最高时速达到284km/h,其中精密测量成果对保持线路的平顺起着关键作用。从项目概况、技术准备、外业测量作业、内业解算及成果整理等各个方面对此精测项目的平面和高程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使各位精测同仁对合宁铁路的整个精测过程有个直观了解,以期对此后类似项目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载线路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侧磨速率明显加快.采用仿真计算结合现场测试,分析我国重载铁路轨道几何参数(超高和轨底坡)对曲线钢轨磨耗速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NUCARS 建立我国重载货车—轨道模型,改变超高和轨底坡两项轨道几何参数,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仿真计算车辆通过曲线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合理的曲线欠超高和非对称的轨底坡可改善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状态,降低了轮对冲角、外轨横向力和磨耗指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钢轨磨耗速率.现场试验段长期观测的数据表明,两种措施对改善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列车高速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当列车通过曲线时,固定的外轨超高不仅对列车运行速度有很大的限制,也增加了轮轨磨损,威胁到行车安全。对列车通过曲线时车体受力进行了分析,结合铁路运输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铁路曲线外轨超高智能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某些特殊地段,工程上希望设置内轨高度大于外轨高度的反超高,而目前尚无对反超高曲线设置及其车辆通过安全性等问题的相关标准.通过建立有轨电车动力学模型和槽型轨轨顶外形模型,研究了列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槽型轨的不同反超高量曲线时,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反超高量在0 ~50 mm范围内时,列...  相似文献   

13.
铁路工程车在铁路曲线外部轨道超高作业时,车辆处于向内轨倾斜状态。作业装置水平向外、垂直向上伸缩及曲线伸缩时,往往会带来作业倾覆的风险。介绍一种HDX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在外轨超高作业时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及验证。  相似文献   

14.
曲线几何参数对货车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副构架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比较曲线半径、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2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和欠超高对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影响比较接近;曲线半径在400-1200m范围内,自导向径向转向架能有效提高通过性能,明显降低轮对冲角,减缓轮轨磨耗;欠超高对2种转向架轮对冲角的影响近似成线性关系,且其影响程度仅和转向架本身属性相关,与曲线半径无关。指出采用磨耗功率评价欠超高对曲线轮轨磨耗的影响更为合理,因为不仅能反映出磨耗与欠超高的关系,还能反映出曲线外轨超高设置不同时轮轨磨耗的变化特点,这与工程实际中减小外轨超高、设置欠超高有利于降低轮轨磨耗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120 km/h高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的用途、主要技术创新点及性能参数,通过采用作业平台调平装置来适应外轨超高大于125 mm的情况,可根据外轨超高情况自动调整立柱,使作业平台处于水平状态,保证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快速、重载化的运输条件下,曲线轨道出现大量病害,如外轨鱼鳞伤损、侧磨伤损等,曲线超高与曲线轨道病害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文章通过对轮轨接触关系的分析,提出超高设置“欠大过小”(即设大欠超高,小过超高)的观点,并将量化,以便现场操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分析对时速400 km铁路线路最大曲线超高、欠超高以及最小曲线半径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列车通过高速铁路曲线地段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下高速列车动力学各项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时速400 km高速铁路最大曲线超高、欠超高、过超高、欠过超高之和、最大曲线超高与欠(过)超高之和等参数可以采用既有350 km/h高速铁路规范规定值;高速列车以400 km/h速度通过7 500,8 500,9 000 m半径曲线时,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等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限值以内;从平稳性方面考虑,高低速列车不共线运行时,对时速400 km高速铁路推荐最小曲线半径为9 000 m,一般条件下8 500 m,困难条件下7 500 m;高低速列车共线运行时,为了满足高低速匹配要求,推荐最小曲线半径为8 500 m。  相似文献   

18.
《铁路技术创新》2009,(1):37-43
正上海铁路局是中国特大型铁路运输企业,主要担负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一市区域铁路运输业务,营业里程(含合资铁路公司)超过6000km。目前已先后完成管内多条线路的复线和电气化改造,合宁、合武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开通,全局200km/h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已超过1600km,其中既有线部分区段及合宁、合武客运专线达到250km/h,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开行动车组列车,京沪线沪宁段开行5500~6000t货运重载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某运营期普速铁路160 km/h速度等级曲线区段的异常晃车问题,对晃车区段的轮轨廓形进行测量,分析了晃车区段的实测车体加速度与轨道几何不平顺数据的时频特征,进一步建立了车辆-有砟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试验研究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轮轨匹配特性和欠过超高状态对曲线区段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常晃车曲线区段车体横向加速度较大,存在明显周期性振动,车体横向加速度振动空间频率为0.024 m-1,对应波长为42 m;晃车曲线区段内外股钢轨廓形对称性差,外股钢轨轨顶面和轨距角处磨耗更严重,与实测车轮廓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在轨顶面上更为集中;与采用LM&CHN60廓形相比,采用实测轮轨廓形通过曲线时的轮对横移量更大,轮对和转向架周期性振动更明显,周期性振动空间频率为0.024 m-1,与异常晃车频率相同;运行速度为60 km/h时的轮轴横向力显著增加,运行速度为160 km/h时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加;在曲线半径为5 000 m,超高为25 mm条件下,车辆以60 km/h和160 km/h的运行速度通过曲线时分...  相似文献   

20.
合宁线研制的新型胶接绝缘接头,其设计和整体性能通过了实验室检验和现场实际运营考验,为在我国铁路提速200km/h以上区段和客运专线上铺设无缝线路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