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爱红  肖鹏  马爱群 《中外公路》2007,27(3):205-207
采用高速剪切工艺在试验室制备了废胶粉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泰州中海70#,废胶粉为南通橡胶厂提供的80目胶粉。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能常规的评价是采用沥青离析试验方法。利用荧光显微照相技术和红外光谱法的现代测试手段对废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从而揭示废胶粉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废胶粉改性沥青虽然提高了沥青的性能,但其存储稳定性相应较差。废胶粉掺量越大,基质沥青中游离的废胶粉增加,致使离析变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荧光显微照相原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分析、改性沥青的混合原理等,对不同型号的SBS改性剂与同一基质沥青配制改性沥青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显微观测,同时对其不同时段的相态结构进行照片拍摄,并结合微观观测结果与改性沥青离析试验结果,对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与其存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分析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改性剂的存在相态,可为改性沥青制备温度、时间等提供依据;聚合物改性剂在沥青中越容易混合、粒径越小,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越好,软化点的提高越显著;对同一基质沥青,嵌段比大的SBS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好,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改性沥青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聚合物离析和凝聚,从而造成沥青品质下降。稳定性是聚合物改性沥青一项关键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稳定性常用的评价方法很多,如离析试验,显微图像,红外光谱等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两种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稳定性的新方法-LAST法和PAT法,正在研究和应用中。  相似文献   

4.
依据显微图像分析以及已取得的改性沥青流变力学特性等研究成果,从形态学角度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机理进行了综述,指出改性沥青的性质还与改性剂-沥青相界面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T0661-2000)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科  傅大放 《公路》2004,(4):111-115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高温存储条件下经常会发生凝聚和离析。目前,我国用来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性的推荐方法是“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T0661-2000)”。但是这种方法忽略搅拌对改性沥青离析的影响;不能模拟实际大容器存储的条件。建议根据相似原理,确定试验中盛样管的尺寸和搅拌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离析试验能更准确地反映聚合物与沥青的相容性,可以更合理地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重载道路沥青路面中,上面层或上、中面层采用高耐流动性沥青混合料。近年来聚合物改性沥青Ⅱ型、Ⅲ型作为耐流动性混合料的胶结料虽然得到普遍应用,但在对混合料性能有明确要求的工程中,有必要对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适用性进行评价。该文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耐流动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与车辙的关系,采用日本土木研究所和日本道路建设业协会联合研究的"路面及路面用胶结料性能评价"课题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应用动态贯入度(高温疲劳)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中温疲劳)两种疲劳试验方法,评价了3种改性沥青:岩沥青改性沥青、湖沥青改性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和中温疲劳性能影响.研究结果建议:在高温、重载交通路段中使用岩沥青改性沥青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结构物柔性较大的路段应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复合改性技术提升混合生物沥青路用性能的工艺及机理,针对特定来源的SH型生物沥青,将其与石油沥青共混制备混合生物沥青后进行SBS/橡胶粉复合改性,研究改性顺序及改性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常规路用性能的影响、生物沥青掺量对改性剂溶胀特性与复合改性沥青高温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由此确定混合生物沥青复合改性工艺;利用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弯曲梁流变(BBR)和频率扫描(FS)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借助红外光谱(IR)化学官能团分析以及荧光显微镜(F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微观形貌观测分析揭示混合生物沥青复合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BS掺量为2.5%,橡胶粉掺量为18%(内掺)时,按照先SBS改性后橡胶粉改性的顺序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路用性能均较优;生物沥青掺量为15%时改性剂溶胀特性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性能均较佳;SBS/橡胶粉复合改性在显著提升混合生物沥青弹性恢复率与m值的同时还降低了其不可恢复柔量与劲度模量,即改善了混合生物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且此结果与FS复数模量主曲线结果相一致;生物沥青可有效增溶聚合物改性剂并增强聚合物相网络结构,从而显著提升沥青复合改性效果;对混合生物沥青进行SBS/橡胶粉复合改性后未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此复合改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沥青厂生产的复合改性沥青性能优于实验室水平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分析中国、美国和欧洲对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评价指标异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和欧洲规范中的相关指标对中国规范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同时比较了对应各指标的试验评价方法,并对其中有较大差异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其中普通沥青试验方法中RTFOT试验方法差异最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经中国方法比美国方法老化的更为严重,改性沥青试验方法中弹性恢复试验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对试验结果没有产生太大影响。通过中国、美国和欧洲对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梳理各国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试验评价体系,也为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路交通科技》2000,17(4):10-12
根据我国现阶段条件和实验室设备情况,结合“八五”攻关研究成果,推荐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各方面性能的评价指标;对近10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评价;针对地区气候特点,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多种改性沥青中推荐适用于江苏地区的改性沥青品种。与此同时,采用Superpave实验方法对上述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评价与定级,与前述实验得出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