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石太客运专线孤山大桥为两座单线桥,采用主跨90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由于桥位岸陡谷深,考虑施工辅助工程措施的可靠性,设计、施工大胆采用无支架施工新工艺,斜腿先进行竖向施工,而后转体,通过背索平衡采用悬臂法浇注梁体,目前此种施工方法国内尚无先例,因此在斜腿转体过程中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转体过程中斜腿及各转体设备的受力状态及转体到位后的斜腿线形控制,介绍了孤山大桥斜腿转体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并在大桥施工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开创了斜腿刚构桥的一种新型施工方法,为同类型大跨斜腿刚构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有平衡重转体施工的设计包括转动体系各杆件的计算、转体过程中的计算以及转体合龙后体系转换的计算等。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是山区桥梁常用的桥型,常采用有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技术。为减轻转体重量,主拱圈在转体阶段采用开口薄壁箱的断面型式。本文以花江大桥为对象,介绍开口薄壁箱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并对具体施工方法做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平衡重转体施工的特点是转体重量大,施工的关键是转体。要把数百吨重的转动体系顺利、稳妥地转到设计位置主要依靠以下几项措施实现:正确的转体设计,制作灵活可靠的转体装置,并布设索引驱动系统。平衡转动施工相关的设计计算项目有转动体系重心计算、转盘上墩(或塔架)应力计算、转动装置的设计、转动体施工阶段的受力计算、转动牵引力的计算、转动体的静力和动力稳定计算。  相似文献   

5.
以跨安居铁路桥主桥为工程背景,为保证桥梁转体施工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桥梁转体前进行不平衡称重试验,测试顶力-位移曲线,确定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M_G、转动体偏心距e、球铰摩阻力矩M_Z及球铰摩擦系数μ等相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2个转动体的偏心距e均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额外配重,转动体本身可克服不平衡力矩,大桥具备转体条件。主桥实际转体施工证明工程进行平稳、顺利,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表明称重试验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6.
依托京哈高速公路沈阳至四平段改扩建项目平定堡大桥工程,针对球绞制作、转体系统安装和转体施工中遇到的技术工艺难点进行分析和实践,得出各项控制参数,提出具体控制方案,对转体桥施工进行系统总结,可为东北地区转体桥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小兴浪大桥拱圈平转施工的基本情况,对转体拱圈在转体施工中拱圈应力、动力效应对结构影响、上盘局部应力、转动体系结构偏心、转体拱圈稳定性和拱圈二期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该桥的平转施工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桥梁平转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心水平转体,转动支承系统是水平转体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下转盘与基础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水平转体施工中,能否转动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问题,而其中起到决定因素的工序就是转动体系的安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平衡重转体的施工设计。包括锚固体系的设计、转动体系的设计和位控体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花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混凝土开口薄壁截面转体拱桥的施工控制特点,论述了该类型桥转体施工控制的结构计算分析、转动体系重心位置计算、索力的确定、背墙及上转盘的受力安全、开口薄壁拱肋的受力和变形以及稳定性分析、现场施工监测的实施、磨心和磨盖的施工监测等关键技术。为同类型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