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更高端战略的旗帜下,雅迪电动车开创行业先例,联合全球16大顶级汽摩级供应商由内而外进行产品全面升级,甚至部分零部件达到汽车和航空级标准,就是为了让电动车更耐用、更舒适、更强劲、更安全、更稳定。一直以来,有关电动车品质化的问题始终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消费升级使消费者迫切需要更高品质的电动车。作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领军品牌,雅迪电动车在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14,(20):20-20
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中国区业务发展副总裁于海霞在近日举办的“全球重构下的合作与共赢”首届中美汽车产业交流峰会上,发布了尼尔森于前不久出炉的“全球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并就报告结果,对中美消费者购车习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智能电动车时代,未来的汽车座舱设计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在2023上海车展上,整合了佛吉亚和海拉的FORVIA佛瑞亚集团,以一款“智炫座舱”模型展示其最新座舱设计理念。作为行业内少数几家拥有全面座舱解决方案的供应商,FORVIA佛瑞亚期望以数字化和可持续定义未来出行,通过集成座椅、电子、内饰、照明等不同事业部的技术能力,带给消费者更安全、更智能的驾乘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11月4日举行的“革新&#183;驱动&#183;未来”雪佛兰Volt电动车中国媒体介绍会上,通用汽车表示,被誉为“汽车电气化时代先锋”的雪佛兰Volt电动车预计将于2011年正式在中国上市,中国也将成为继美国本土市场之后,全球最早导入这款先进创新车型的市场之一。除了帮助中国社会及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两大挑战的同时,雪佛兰Volt电动车的推出也将催生锂离子电池生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全新的商业机遇,并带动这些关联设备和基建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1,(35):11-11
Coda控股集团将在中国生产电动车并向全球分销。同时Coda公司今年将继续在美国组装和销售电动车。日前Coda称与中国长城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份意向书,将共同开发电动车。Coda的CEO墨菲称这份协议不影响在美国生产哈飞汽车公司的电动车车身。但是他并没有否认与长城汽车共同生产的电动车将出口到美国。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电动车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十多年历史,我们发现,这股被称为绿色朝阳产业的新兴力量,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起步阶段、激烈竞争的发展阶段,直到如今的寡头垄断市场阶段。相应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选购,也从只注重价格到更看重品质和性能。那么,如今选购电动车,什么品牌好呢?调查发现,国际大牌雅迪电动车以过硬的品牌综合实力和产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首要选择。一、定位国际化雅迪作为电动车民族品牌的代表、全球电动车真  相似文献   

7.
《世界汽车》2011,(9):10-10
这是一款号称全球最高效的电动车,其每公里的能耗比Smart EV低29%,比三菱IMiEV低36%,比MINI E低86%,它的名字叫做“T.27”,诞生于英国的Gordon Murray Design设计公司。  相似文献   

8.
《天津汽车》2010,(3):6-6
2010年3月15日,为了加速电动车充电设施的标准化,同时在全球各地推广日本电动车技术,丰田汽车和其他日本车企宣布成立电动车联盟。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09,(7):79-79
日前,通用汽车在其美国技术中心园区成立了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最为先进的“全球电池系统实验室”,以继续提高其在汽车电池研发方面的领先能力。该实验室将整合通用汽车全球领先的电池工程资源,负责包括雪佛兰Volt在内的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混合动力电动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等的车用电池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11,(8):22-22
这既不是混合动力,也不是电动车,这是马白达的新挑战。马自达期望这个新动力系统能够吸引注重环保的消费者,它的第一款创新产品将在2013年上市。SkyActiv是其所提供消费者能负担得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按惯例,每年的岁末年初,各机构都会对2016年的汽车市场进行预测。不久前毕马威(KPMG)发布了《2016全球汽车业高管人员调查》研究报告,对2016年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得出有关技术和商业方面的未来趋势。该结论来自于对全球38个国家的800名企业高管以及2100名消费者的调研。从技术层面来看,互联、自动驾驶、电动车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也是2016年各  相似文献   

12.
<正>罗兰贝格与德国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日前联合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报告对全球七大主要汽车国家(美国、德国、中国、韩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电动车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报告从技术、行业、市场三个角度比较不同国家的竞争态势。其中,"技术"指本土整车厂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全国性补贴项目对汽车发展的支持;"行业"指汽车行业生产所创造的区域性价  相似文献   

13.
我刊2012年7月开始发表“聚焦全球事故车修复市场”系列报道,受到行业领导、专家及读者的广泛关注。系列报道源自于“国际事故车高峰论坛”(IBIS)发布的全球事故车市场分析报告。自2013年7月开始,我刊将持续关注事故车行业全球发展动态,继续刊发2013年“国际事故车高峰论坛”(IBIS)发布的全球最新行业现状报告。该系列报告由IBIS授权的各国专业媒体、行业专家撰写完成,多角度、全视野地诠释并展现全球事故车行业的现状与未来。通过全球15个国家的分析报告,我们将了解当前行业所面临的现状、3~5年的发展趋势各国市场的机遇挑战等。无论好与坏、美与丑,这都是行业目前呈现出的真实状况:保险公司的主导地位、国家经济危机、维修数据的获取、劳动成本的增加、维修技术的提高……这些都是我们整个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同时,我们也认为,没有完全相同的醒个市场,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特性,面临着不同的现状和难题,但都将迎接更艰巨的竞争和挑战。本报道将依次分析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捷克、希腊、意大利、荷兰、新西兰、葡萄牙、俄罗斯、南非、西班牙、英国、美国15个国家的行业现状,为中国事故车维修行业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料,以了解各国市场发展的驱动力为中国事故车行业的如和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10,(24):44-44
根据德勤全球制造行业小组最新发布的分析称,接近4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资金和其他奖励计划正投向替代燃料和高科技汽车的开发项目。该汽车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至少有73个市场推出经济刺激方案及其他政府项目。  相似文献   

15.
近日,绿源电动车打破了原有的电动车服务模式,率先提出全新的“4Cs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4Cs服务新模式”的关键词分别是:Customer(用户消费者)、Cost(成本费用)、Convenient(便利性)和Communicate(沟通性),S代表服务,将4C理论应用于服务系统也就是4Cs。4Cs旨在坚持“用户至上、服务至诚”的原则,实施为用户节约成本的措施,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网络,提高与服务对象有效沟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购车目标的多样化,“简约、时尚、酷炫”逐渐成为不少电动车消费者的心头所好,而千里马的这款“清风”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来瞧了瞧“清风”带给时尚达人们的惊喜吧!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罗兰贝格与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发布《2021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报告》,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受邀在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对报告进行解读,聚焦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在碳中和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伴随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化与消费者认知的提升,智能电动车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8.
宋健 《摩托车信息》2014,(3):112-112
2月17日,在奢华婚车频现的广东信宜市区,出现了一支由10多辆相同款式不同颜色电动车组成的婚车队伍,这款电动车是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在2013年重磅推出的电动四轮车——大阳CHOK。色彩缤纷、小巧新颖的“新型”婚车,吸引了无数路人好奇的目光,许多人拿出手机拍下这幸福的一幕。人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用电动车当婚车的举动,都认为这比用一众豪车迎亲更浪漫更“拉风”。面对众人的支持与祝福,  相似文献   

19.
电动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短途代步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在长三角中小城市中,有30%的家庭拥有两辆以上电动车的现象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其发展之迅猛令国人惊叹!短短的几年间,电动自行车作为自行车的延伸产品迅速被外表更豪华、速度更快、负载更重的电动摩托车又一次延伸。在都市的街头巷尾,在上下班车流人海中,电动车潇洒的身影已成为现代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在路口的转弯处,都能听到部分电动车刹车时伴随而来的“吱吱”尖叫声,太刺耳,似钻心。尤其是深夜,部分电动车刹车带来的尖  相似文献   

20.
全球资讯     
《汽车与运动》2013,(3):16-21
作为在“汽车城”底特律举办的北美国际车展迄今已超过1OO年的历史。身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今年车展为期9天,有超过500辆展车、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记者以及超过70万观众参加,着实成为全球媒体、汽车工业甚至包括慈善事业的一次盛会。在消费习惯同我国消费者具有不少相似之处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