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近年来绿色、低碳交通是国际发展趋势,是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共识。国内也正在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完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打造绿色交通示范工程。北京市修建了昌平回龙观至海淀上地地区自行车专用路工程,道路开通运营后,以其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便捷高效的通勤效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迅速成为一条“网红”道路,得到广大市民和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认可。在目前国内相关规范标准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昌平回龙观至海淀上地地区自行车专用路工程实践,对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针对自行车专用路设计要点,详细说明了自行车专用路的交通需求分析、线型关键指标的选取、交叉口设计原则、标识指引系统的分级分类以及配套的助力系统、停车设施、休息驿站、监控、广播、计数、求助报警对讲系统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关键线型指标的选取,并对国内外相关规范进行了整理罗列。  相似文献   

2.
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量典型公路上现场观测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和室内外试验的对比分析,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验证和适用性分析,针对高速和一级公路提出设计检验和安全性评价的必评指标和参考指标,形成项目评价的总体流程和方法;系统提出了适合中国公路交通特点、驾驶行为特征以及道路环境的公路安全性评价指标和对应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工程试设计结果表明:评价系统的建立对中国标准、规范中已经引入的运行速度检验和安全性评价概念(体系)进行了深化和细化,补充和完善了中国现行公路设计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8,(1)
正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交通运输部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的一系列目标。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着力实施运输结构优化工程、组织创新工程、绿色出行工程、资源集约工程、装备升级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七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发展制度标准制度、科技创新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湿地保护工作,选取2006—2015年环境保护部审批和验收的东北地区公路项目为案例,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调查文件等资料,从湿地生态调查和评价的内容、方法、减缓措施以及运营期环境管理等方面,剖析了当前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1)湿地水文情况调查不足,水文特征相关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内容缺失;(2)在改扩建公路项目或与既有公路、铁路并行、交叉的新建项目中,既有工程对湿地的影响未得到系统的评估;(3)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遥感解译人员对湿地类型的理解差异以及影像分辨率高低差异,造成对湿地识别不足和湿地相关信息缺失或遗漏;(4)未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对工程通过形式开展充分论证,造成桥涵设计不合理;(5)未在运营期开展生态监测和环境影响后评价。针对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应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尽快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研究构建适用于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以提高湿地数据的精确度为目标研究并改进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三是通过规划环评和早期介入,从源头控制湿地退化、丧失和破碎化;四是实施运营期生态监测和后评价,评估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道路工程改造和湿地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河湖底泥水热固化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结合河湖底泥资源化产品在G15嘉浏段拓宽改建工程项目的应用经验,提出河湖底泥在绿色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技术,包括路面砖、路缘石、排水构造物、护坡砌块等底泥制产品的设计指标及施工工艺。针对1块河湖底泥标准砖进行了LCA评价,相较于传统的黏土实心标准砖和混凝土标准砖,其具有6项环境影响类型指标优势,并根据生命周期3E影响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研究和生产建议。河湖底泥资源化绿色道路产品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城市河道生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道路节点数量阈值缺乏量化依据的问题,选取42名驾驶人对7块显示不同道路节点数量的门架式可变情报板开展了室内静态认知实验,分析了视认时间、理解时间、信息理解正确率、综合设计评分和信息量接受程度评分这5项指标与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道路节点数量的关系.基于趋势分析和Welch's anova方法确定特征指标,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特征指标综合评价指数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节点数为2~8个时,驾驶人视认时间、理解时间、综合设计评分和信息量接受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变化(4项指标的差异性检验p值均为0.01),信息理解正确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13).熵权法确定特征指标对道路节点数量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视认时间(0.32)、信息量接受程度评分(0.31)、综合设计评分(0.26)和理解时间(0.12).依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并通过综合评价指数验证,最终确定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道路节点数不宜超过4个.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中国道路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道路工程领域(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公路支挡结构、道路几何设计)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对路基沉降变形特征、拓宽路基沉降控制、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特殊土路基处治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多年冻土地区路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支挡结构特点,对公路常用支挡结构的适用条件、加固原理、设计计算理论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道路智能选线及3D道路设计技术、道路交叉设计、面向路线设计的汽车行驶特性预测技术、路线设计质量评价技术等新理念、新技术进行了剖析,以期为道路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透水性道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性道路是新型的路面结构,其独特的透水功能引起了国内外道路工程和材料工程广泛的关注。从道路透水与排水结构系统、透水路面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与设备、路面透水性能评价与维护技术等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透水性道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指出我国透水性道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关键技术,为我国今后在透水性道路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梧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网规划组成部分,其设计工作被作为交通部和广东省联合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项目通车多年来运营条件优良,与环境和谐。该文对项目的绿色公路设计研究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设计理念、科研支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评价标准;可供绿色公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快发展,道路沿线标志系统的更新变化很快,如何更好的在一条高速公路的前、中、后期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道路交通标志系统,管理好道路标志系统的相关数据库信息,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交通工程问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作为建筑业的全新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设计中。文章介绍了BIM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托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仰义至阁巷)的工程实践项目,探索通过BIM技术建立可视化的交通标志模块化数据平台,为下一步建立可视化的交通标志数据库平台建立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