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往昔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船舶燃料和淡水分别由交通部港务局和商业部外轮供应公司两个单位分头负责的弊端,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直接关怀下,国务院批准了1972年1月19日由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对外贸易部、交通部四部提交的《关于解决外轮燃料供应问题的请示》,成立"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归口交通部管理,统一承担国轮和外轮的燃料和淡水供应.1972年4月1日,宣告"中国船燃"成立,归属交通部水运局领导.  相似文献   

2.
中燃大事记     
1972.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对外贸易部和交通部联名向国家计委提出<关于解决外轮燃料供应的请示>.将外轮供油工作由商业部移交给交通部负责.  相似文献   

3.
中燃大事记     
1972.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对外贸易部和交通部联名向国家计委提出《关于解决外轮燃料供应的请示》。提出,将外轮供油工作由商业部移交给交通部负责。  相似文献   

4.
中燃大事记     
《中国远洋航务》2007,(4):38-38
1972.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对外贸易部和交通部联名向国家计委提出《关于解决外轮燃料供应的请示》。提出,将外轮供油工作由商业部移交给交通部负责。  相似文献   

5.
◆1961.9.1中国外轮理货公司成立。 ◆1971.9.24交通部发布《关于限期恢复外轮理货公司和加强外轮理货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1961.9.1中国外轮理货公司成立。 ◆1971.9.24交通部发布《关于限期恢复外轮理货公司和加强外轮理货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中国远洋航务》2006,(9):54-54
1961.9.1中国外轮理贷公司成立。 1971.9.24交通部以(71)交水运字1170号发出《关于限期恢复外轮理贷公司和加强外轮理货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中国对外贸易、远洋事业的发展,1961年9月1日,中国外轮理货公司成立. 初始阶段的中国外轮理货公司,总部设在交通部海洋局理货处,分公司由当地港务局代管,与当时的所有公司一样,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1日,中国外轮理货公司迎来了三十周岁的生日。中国外轮理货公司是交通部直属的全国性公司,总公司设在北京,在全国沿海及长江各开放口岸设有47家分公司,其中上海分公司是最大的一家。上海外轮代理公司成立于1965年,成立不久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直至1978年7月才恢复。改革开放12年来,上海外理在上海港务局和外理总公司的领导下,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理货业务迅速发展,安全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上海外理现有职工1029人,担负着进出上海港的外轮和我国远洋船舶的外贸货物的理货任务以及中转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燃).其前身是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197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先后隶属于交通部、中远集团。2003年12月.在中国石油和中远集团支持下.通过改制.组建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1972年4月1日,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在成立的同时.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成立了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连云港、上海、广州、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任何一个有航线的大洋、世界上任何一个大港口,“COSCO”都是一个令全球华人自豪的品牌,其前身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是新中国最早的远洋运输专业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国际航运企业。 1993年2月16日,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整合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等骨干企业,组建成立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从此中远集团进入了改革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燃),其前身是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197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先后隶属于交通部、中远集团.2003年12月,在中国石油和中远集团支持下,通过改制,组建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3.
远洋船舶每到一个港口,都要找自己的代理人,否则,人地生疏,寸步难行。上海外轮代理公司便是这样一种性质的代理企业。他们热情帮助船舶解决大到客货运输业务,小到燃料、伙食的供应,以及船员的就诊、娱乐等等问题,成了船员们的好帮手。有一些外轮,船员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分别来自很多国家和地区,犹如一个小小的“联合国”。上海外轮代理公司常为这些船舶解决一些人际间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既运用耐心说教的方式,又帮助其解决切身问题,使船员信服、满意,受到许多外轮的称赞。  相似文献   

14.
中国深圳外轮代理公司座落在深圳湾畔,南山麓下,与香港新界罗浮山隔海相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中国深圳外轮代理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1月的中国外轮代理公司蛇口分公司。1992年度,为理顺深圳地区外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国际海运集装箱化率越来越高和上海港集装箱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船集装箱理货业务呈跨越式发展态势,上海港的外轮理货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一、外轮理货体制和机制的改革2003年1月,上海港口体制改革后,上海外轮理货公司隶属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7月2日,按照理货体制改革精神,原交通部批复同意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改制,上海分公司从上海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分离出来,成为国内合资自主经营的独立企业法人,改称为上海外轮理货有限公司(简称外理公司),同时将中国外轮理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黄浦江浦东开发的序曲奏响,上海作为一个国际经济、金融大都市地位的重要性愈益显著。黄浦江上万吨轮来往穿梭每日不下千艘,这么多万吨轮的能源来源,都依赖于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海运局燃料站),它起着黄浦江动脉中“冠心动脉”的作用。中燃上海分公司成立于1972年,刚开始时仅有几艘小供油供水船。经过多年发展经营,如今是交通部颇有影响的国家二级企  相似文献   

17.
航运快讯     
全国外轮理货将启用新单证 经交通部同意,全国外轮理货系统从1997年7月1日起,使用新的理货单证,原《中国外轮理货公司单证格式及说明》同时废止。 即将启用的外理新单证本着新颖、实用、可行的原则,并经系统业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这次对外提供的新单证共有18种,每种单证都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以上单证均已获国家专利。从今年3月份起,上海外轮理货公司已对理货组长以上人员进行了三批脱产培训,培训人数达83人。(交)  相似文献   

18.
历史瞬间     
中远大事记 1951年6月15日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在中国天津正式成立(1962年迁上海)。分公司设在波兰格丁尼亚。1952年1月1日中国外轮代理公司(PENAVICO)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时在大连、上海、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成立分公司。 1958年7月11日交通部国际业务局从海河运输总局划出,改组为由交通部直接领导的远洋运输局,掌管全国远洋运输事业。 1959年4月1日中捷合作的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海运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19.
改革才能争潮头──浅谈蛇口外轮理货公司的改革实践刘佑兴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生机勃勃的深圳湾畔,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蛇口分公司(下简称蛇口外轮理货公司)脱颖而出,1989年即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至1991年,各项经济指标及其他指标就达到或超过省级先进水平,被评...  相似文献   

20.
弹指一挥间,中远成立已有整整40年了。 就在40年前的1961年4月27日,随着光华轮赴印尼接侨的汽笛一声长鸣,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在新中国的哺育下诞生了。从此,中国的远洋运输事业从4艘船、2.26万载重吨起家,经历了初创、发展、开拓、腾飞等几个重要阶段,实力和规模迅速扩大。1993年2月16日,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以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现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等为骨干企业,组建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从此,中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