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何孟辑 《游艇业》2006,(1):78-82
旅游产业被视为黄金产业。在发达国家.海洋旅游业产值一般都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浙江舟山普陀因其特有的地理、人文特征和消费水平,近年来旅游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普陀的海洋旅游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游艇游船由于具有较高的消费档次,产业关联度,品牌效应等特征.成为普陀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的精品.把普陀建设成为集观光,度假,娱乐等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长三角游艇的度假天堂成为当地政府的一件大事。普陀区政府是如何考虑借游艇文化发展海上旅游休闲产业的.请看普陀区旅游局何孟辑先生的讲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2006,(B09):101-101
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从12个方面、采取43条措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按照意见,“十一五”期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900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以上,形成蓝色产业体系和临港经济密集区,形成一批海洋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海洋经济强县(市)和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海洋骨干企业,海洋科技进步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国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海水养殖加工基地、滨海旅游基地、物流集散基地、海洋科技创新与教育基地。基本建成海洋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海洋科技先进、海洋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3.
海洋酸化     
易家康 《航海》2005,(6):28-28,31
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海水正在逐渐变酸。这种变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依靠珊瑚礁旅游的海洋经济构成灾难性后果——现在还无法逆转。  相似文献   

4.
吴鸣岐 《世界海运》2004,27(5):32-33
游船旅游是旅游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旅游品位不断提高,而游船旅游将会满足更多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游船旅游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舟山中远船务投产七年以来,修船品牌持续巩固,造船从无到有发展日益趋稳,开创了修造并举的良好经营生产局面,以其丰厚的生产产值,丰富的修造船产品,为振兴海洋经济,发展航海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 世界游船业发展现状 游船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项目,随着海洋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乘船旅游将成为时尚。截至2003年底,全球具有一定规模的豪华游船公司大约有70家,共有265艘游船,总排水量为931万t,船员总数为117f人,最大载客能力约25万人。2001年,全球豪华游船游客近1000万人次。其他游船市场也日益兴旺,莱茵河、尼罗河年游船游客量均约600万人次。据国际游船协会估计,2003年,仅北美洲乘游船旅游的游客就达到830万人次。其他地区乘游船旅游的游客人次数持续增长。游船业不仅增长快,发展潜力巨大,而且经营利润丰厚。目前,就世界范围看,游船旅游主要集中在加勒比海域、希腊群岛海域和东南亚海域。这些海域气候温暖,可供登陆游览的港口多,港口城市拥有许多名胜古迹,且各登陆口岸之间的距离适中,因此成为理想的游船旅游的游览区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海运贸易量的增加和海洋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海洋特种船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未来前景看好。 目前,在海洋特种船舶中半潜船、海洋救助船、重吊船、海洋供应船占有很大比例,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着重介绍这些船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航海》2005,(6):41-41
巨型豪华旅游客轮“海洋自由”号近日在芬兰南部沿海城市图尔库建成下水。据称,“海洋自由”号已取代“玛丽王后2号”,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邮船。  相似文献   

9.
孟方 《中国船检》2010,(7):30-32
海洋自古以来便在欧洲文化、特性和历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欧洲旅游业、渔业、航运、贸易以及整个欧洲经济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欧洲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催化剂。在欧盟寻求经济复兴的今天,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欧盟在海洋领域的领先优势是欧盟海洋工作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在1999年和2002年欧盟水域相继发生"艾瑞卡"(Erika)和"威望"号(Prestige)事故灾难,给欧盟海洋相关产业造成重创之后,欧盟更加认识到制定海洋安全政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4,(5):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目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对海洋有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建设海洋强国也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的核心是海运强国,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然而由于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中国航运与世界航运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大连海事大学在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度思考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和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之后,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于2014年3月18日成立了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尤其在推动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上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本次"中国航运大讲坛"的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畅谈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探讨怎样加速通向海洋强国之路的步伐,共同为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