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2004年以来,车市的降价风刮得比西北风还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波又一波的降价发生在每一月每一周。老车型之间,新车型之间、新老车型之间都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降价的“多米诺骨牌”在低端至中高端汽车领域逐一显现。其降价幅度和覆盖车型的广度都  相似文献   

2.
各地车市     
《汽车导购》2005,(7):89
五六月份轿车价格仍然没有什么大变动,给人一种黎明之前静悄悄的感觉。很久没有看到像“2004年在两个大众的带动下整个车市出现价格震动”那样的大场面了,一些车型的零星降价活动只是“散兵游勇”,偶尔用来刺激一下人们对降价期待已久的神经,2005年上半年车市的价格始终保持着相对的坚挺和稳定,尤其像伊兰特、凯越、飞度和福美来等热销的中级轿车,而其他车型的降价幅度又有限。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4.
数据     
《时代汽车》2006,(8):30-31
关税下调 进口车部分车型降价十几万;上半年交通事故造成4万余人死亡;上半年汽车产销超350万辆 同比增28.94%;上半年50余款新车上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稳步升级,2018年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正增长,特别是30万~40万元车型增速最高,高端价格车市增长空间大,大部分豪华品牌借势降价,将会持续引起一波降价风潮,未来中高端车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6.
年初降价车型较多、较集中。但相对于目前轿车企业投放市场的品牌、车型而言,降价的企业,粗略估计不足轿车企业的四分之一。降价的车型,粗略估计不足入市车型的四分之一。有的宽系列轿车厂家,其降价的车型也不过仅仅一二个。春节过后没看到有几家跟风  相似文献   

7.
辛木 《时代汽车》2007,(9):68-71
与已经过去的8个月相比,采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上半年17个厂家,37个品牌,49个车型宣布降价之后.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走势又将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伍珍 《汽车与安全》2007,(11):22-27
许多汽车厂家认为,"金九银十"是汽车销售的大好时机,消费者也在此时准备出手。在这个时间段里,厂家为了给新车型让路,或者完成全年的销量任务,对一些车型进行降价或优惠。专业人士则认为,一些车型不仅仅在这两个月里有降价的计划,在下半年里都有可能实行降价,因此消费者会有更多的机会选购自己喜欢的车型。价格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买车的首要因素。市场上降价频繁,买一款降价降到底的车型就不用过多担心车型贬值的问题了。在近期的汽车市场里,有许多车型进行了降价销售,我们为读者提供了性价比很高的10款车型供大家选择。  相似文献   

9.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6):51-51
上海车展上又一批新车走上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老款车型的继续降价。从3月份上海通用开始的降价风潮延续至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择降价。不过本月降价的车型多数在经销商处早就有较大幅度的优惠,官方降价活动不过是将原有的降幅正式化。经过3个多月的价格战,目前多数热门车型的价格水分已经基本榨干,正是适合消费者出手的好时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5国产轿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导购》2005,(6):17-30
相比2004年来说,2005年上半年的车市显得平淡了许多,新上市和要上市的车型不少,但是并没有出现消费者所盼望的车型大规模降价,反倒有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通过推出“2005款车型”将价格提了起来,这使等待价格下滑的消费者增多,轿车的同比销量下降了不少。  相似文献   

11.
第三代CR-V上市一年多时间销售持续火爆,尤其是近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个品牌车型纷纷降价的时候。在一片降价声中,CR-V却热度不减,仍在排队、等车甚至加价提车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将题目定为“潮流性选择”,是因为目前国内的中级车市场降价有如潮流般,一款车型开降,其他竞争品牌保准立马跟上,甚至小一级别的车型也会参与混战。进入2007年以来,中级车市场各款车型相继以新款上市或促销的名义进行变相降价,目的就是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次导购我们的思路也很清晰,就是把近两个月市场上降价激烈的速腾、雅阁、马自达研口领驭放在一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10):40-41
2003年中国汽车大规模降价的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几乎每个季度、每个月都有车型降价或者促销,国产车的降价已经成为车市的一种常态。2004年降价仍是主旋律。从1月1日开始,就已经有千里马、长安羚羊、赛欧、宝来等数款车型举起了降价大旗,动手之早、范围之广同样是历年来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14.
汪冬 《汽车情报》2004,(24):38-38
一、多款车型停产退市 由于市场的作用,2004年上半年,中国已经有近lO款乘用车停止生产并逐步退出竞争,生产厂家则表示,停产不会影响相应的保修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其中,停产最多的是经济型轿车,长安福特的主力车型嘉年华1.3L在2004年2月首先宣告停产,随后,天津一汽的雅酷1.3L和夏利2000也相继停产。这些车型在采取降价手段消化库存之后,便悄然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文龙 《汽车导购》2006,(5):80-83
价格是车市最敏感的“神经”,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主要因素。降价则成为车型竞争的有力武器,时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主导车型则是“价格神经”的中枢,无论新车型上市,车型降价、加价,主导车型都起着价格风向标的作用。和前两年的频繁降价不同的是.2006年的车市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规模降价的情况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16.
一、产销保持同步增长 今年1~6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以82.47万辆和80.6万辆收盘,产销同比增长率仅为0.6%和3.37%,呈平缓之势,产量基本持平,销量仅有少量增长,产销率为97.73%,库存在18万辆左右,以轿车各车型大幅降价引发的价格大战并未带来市场的红火。而微型汽车上半年产销分别为279 494辆和268 399辆,比去年同期增长9.45%和13.82%,增速超过了轿车产销的增长率(7.12%和10.1%),在各车型上半年的增长率中产量仅次于大客车,销量仅次于重型载货汽车,增长率保持第二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去年11月吉利降价、富康“新自由人”出一个新价(该价位低于老“自由人”)和捷达CI等几款老车型来个处理价,是我国国产车应对入世揭开降价的序幕;那么2002年1月1日海南普利马和323以及一汽红旗世纪星的大幅度降价,则拉开了国产车降价的大幕,天汽夏利2000及老夏利诸车型、长安铃木奥拓与羚羊等在短短的10来天时间内一个接一个,纷纷宣布降价。到1月29日,上海通用的别克、赛欧以及上海大众的桑塔纳、  相似文献   

18.
降价     
《汽车导购》2004,(9):8
丰田威驰上市2周年纪念全线降价;夏利部分车型降价;奥迪A4 9种车型优惠。  相似文献   

19.
看谁先眨眼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汽车价格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要求国产汽车尤其是轿车降价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汽车降价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拿近来汽车业掀起的这股降价潮来说,看似风起云涌,来势汹汹,但是再看一看降价的车型,要么是在禁令下达后准备"逃命"的化油器轿车,要么是积压库存车型,其中也不乏厂家采取的换汤不换药的假降价,主流车型还是岿然不动.  相似文献   

20.
进入到第3季度以来,曾经有媒体和消费者预测将出现较大的降价风暴,但是直翻8月中旬,才由上海大众宣布全系列车型降价,然而很多车型的实际售价比厂家宣布降价后的指导价格还低,因此一直没有其他厂家跟进,此次降价的影响力很小。总的来说,主流车型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降价潮,2005年车市响亮而有意义的降价声并不常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