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水泥稳定碎石串联式双拌缸两级拌和是以混合料拌和工艺的改进研究为出发点,通过改进混合料拌和工艺后,进一步调整水泥剂量,改善了混合料材料性能,有效提高了铺筑效果,克服了裂缝、离析等质量通病,研究成果将更有效地促进和完善水泥低剂量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技术的应用,对结构收缩应力大、有冻胀危害的寒冷地区道路施工,在确保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路面耐久性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特性与影响因素,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分析了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养生温度和延迟成型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混合料的强度预估模型,能有效预估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不同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的减小和乳化沥青掺量的增加都能明显降低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条件能有效促进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为保证工程质量,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应采用最佳掺水量进行拌合,延迟成型时间应控制在2 h内,且应加强混合料早期(尤其是前14 d)的养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水泥稳定碎石双缸拌合工艺对材料强度稳定性影响,对水稳材料双缸拌合工艺进行简介,针对拌合工艺中单双缸、拌合缸长度与材料充盈率三因素进行设计,通过水泥含量均匀性、抗压强度等指标评价拌合参数对水稳材料成型质量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缸拌合、延迟拌缸长度或适当减少材料充盈率均可有效提高水稳碎石拌合均匀性与强度稳定性,并且三者对强度稳定性影响显著性排序为拌缸种类、材料充盈率、拌缸长度。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的裹附程度及均匀性,提高混合料的路用力学性能,采用改变混合料各组成分拌和顺序的拌和工艺,分析分步拌和技术降低混合料水泥用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常规拌和相比,分步拌和可有效改善混合料的流动状态和均匀性,提升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提高8.1%,水的质量分数降低至4.3%,弹性模量增大30%~40%,在同等强度、模量指标要求下可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缩短养护龄期;相同环境下,基于分步拌和工艺的梁式试件干缩系数降低18.8%,圆柱形试件干缩系数降低14.4%,分步拌和技术可有效提高混合料的干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设备均是连续式拌合设备,且混合料矿料级配的控制基本依赖于不同冷料仓供料比例控制,不同规格骨料供料比例又依赖骨料秤的准确计量,因此拌合设备骨料秤的动态标定尤为重要。通过调整不同规格材料供料电机的频率寻找电机频率与供料速度的关系公式,使拌合站可以精确设定供料速度,以此控制矿料比例,并通过实际生产进行级配验证。  相似文献   

6.
主要结合三岩线(K0+000~K12+000)段油路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实例,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的要点。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只要做好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中的拌合、运输、铺摊、碾压以及养护等环节的施工,才能够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依托某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二次振动搅拌技术,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搅拌质量和效率,进而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拌和不均匀的问题,实践证明,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山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冻融性能指标以及抗收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一定前提下,相同龄期不同配合比混合料,随着粉煤灰剂量减小抗压强度逐步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增长而增长;粉煤灰发生火山灰反应迟与水泥有效减缓水泥水化物产生,水泥碎石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凝胶物较多,水分蒸发导致水泥碎石干燥收缩;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抗冻性能较好,随着混合料龄期增长抗冻系数逐步增大,在试验龄期阶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抗冻系数大于水泥稳定碎石。  相似文献   

9.
采用千分表支架法对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干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下混合料失水率、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掺入可有效降低混合料的失水率,显著减小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混合料的干缩系数在施工初期变化较大,建议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后两周内进行湿法养生。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振动成型法为例,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工艺要求和实际效果,阐明了振动成型法能够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密实度和有效地防治基层裂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碎石化技术是在旧水泥砼路面破损状况相对严重时,原位将水泥砼路面破碎成小粒径嵌挤颗粒,从而为新的沥青砼加铺层提供理想的基层。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省费用,值得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雪 《交通标准化》2011,(1):115-118
在室内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型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案,可用以减少基层收缩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性能,同时与国内规范推荐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优良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13.
冲击压实技术能够提高地基土或填料的压实度和稳定性的优点,正逐渐应用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工程,根据具体的工程实践,总结了冲击压实技术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4.
赵雷 《交通标准化》2013,(18):12-14
结合国内路面水稳基层施工中的问题,对水泥稳定石粉施工技术以及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进行相关探讨和阐述,可为水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工含水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控制因素。以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进行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含水量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含水量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用以减少基层收缩裂缝产生,从而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性能,同时与国内规范推荐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作比较,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和施工技术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忠阳 《交通标准化》2006,(8):72-74,85
结合舟山桃花岛桃花寨二级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的形成原理.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的试验与施工技术的控制过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存在含糊不清的表述,无法解释水泥混凝土错台时的诸多表象。理论上,水泥混凝土面层和基层相互作用会引起基层出现3种基本破坏形式,从基层整体性的丧失出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错台机理得到了全新的揭示。通过实际道路的现场调查,这种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得到了验证。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的认识,对于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泥稳定煤渣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强度与损伤特性, 采用配方均匀试验方法, 获得了有约束条件下水泥稳定煤渣碎石基层的最优配比; 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与超声波测试对不同配比下的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超声波波速进行了测试, 分析了超声波波速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 根据超声波波速及试样的破坏过程, 对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损伤变量进行了定义, 提出了损伤发展的控制阈值, 并建立了无侧限压缩条件下水泥稳定煤渣碎石基层填料的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水泥对基层材料的强度起到积极的影响, 而煤渣则会给材料强度带来负面影响; 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最优配比为5∶35∶60 (水泥、煤渣、碎石的质量比), 其强度可达3.96 MPa, 可以作为路面基层填料使用; 随着材料抗压强度的增大, 超声波波速也有所增加, 但二者之间的规律性不强; 试件无侧限抗压试验过程可以分为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 利用超声波波速的变化可以将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变形阶段进行区分; 根据超声波波速确定了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损伤阈值为0.232, 材料可以带伤工作至损伤阈值处, 但不能超过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20.
东斌兰 《交通标准化》2010,(19):177-179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施工中,水泥剂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西安公路局近四年来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出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施工中的水泥剂量控制措施,可确保冷再生基层的强度和整体性,促使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施工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使之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