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26日,广东海事局在茂名召开广东海事文化建设(珠三角—粤西片)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进广东海事文化建设工作。茂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欣,广东海事局党组副书记张性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州、湛江局、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阳江、茂名、肇庆、云浮、清远局等海事部分,及南海海巡总队、广东海事公安局参加了会议。会前,在茂名海事局领导的陪同下,向欣、张性平和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茂名海事文化走廊,对"正  相似文献   

2.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9):32-34
从船畅其行的务实海事管理,到传唱颂扬的海事文化建设,中山海事局在管理实践中提炼文化,又以文化精神推动实践。“敢为先、谦于行,乐为业、和于人”成为每一个中山海事人的共同信念。通过海事文化建设,他们繁荣了海事事业。就在不久前,中山海事局被广东海事局党组定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船畅中山”的文化品牌被叫响,而中山局神湾海事处的“磨刀”文化品牌更是作为典型进行推广学习。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山海事局政委罗银华,一探中山局文化建设的图景。  相似文献   

3.
梁明诚 《珠江水运》2013,(21):24-25
海事文化建设脱胎于海事工作的前沿阵地,以海事人员的广泛认同并内化为价值信念为目的。在当前被海事系统全面广泛铺开建设的大浪潮里,也夹杂了隐忧。以广东海事文化建设为例。整体来看,广东海事文化建设还要树立更明确的原则与更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广东海事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提炼;广东海事文化的开展亟需更丰富的文化载体与传播渠道;海事基层工作者与社会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10月17日,广东海事局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进广东海事文化建设工作。梁建伟主持会议并作讲话,陈毕伍代表局党组作报告,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基层各单位领导班子、干部职工通过视频参加会议。会议吹响向“文化强局”进军的集结号:构建广东海事文化大厦,打造广东海事文化强局,开启海事“三化”建设新航程。这是广东海事局成立15年来召开的首次文化建设大会。会议贯彻中央、交通运输部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精神,总结交流海事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东莞海事局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东莞水乡一体化建设、虎门港全面运营、大型水上建设项目增多、通航环境日趋复杂、进出港船舶流量增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等一系列挑战,都给东莞海事局探索广东海事现代化强局的道路上设置了诸多障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坚信,只要东莞海事局在广东海事的领导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为中心,大力推进"四型海事"和"五精"海事处建设,深化先锋工程创建,着力转变监管方式,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就能最终走上现代化强局道路.2013年,专门打造"七个第一",以谋东莞海事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虎门港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东莞海事人根植地方的豪情;在凝聚斗志、奔向梦想的道路上,在面对攻坚、转型、发展、提升的关键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东莞海事局华丽地飘扬起蓝色旗帜,绘写了2014年的精彩篇章,为打造海事升级版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成绩是一颗颗鲜艳的果实,那么,2014年的东莞海事则是成功地结出一颗颗文化之果、安全之果、服务之果……2014年,一种被充分认可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在逐步走向文化形成之路。  相似文献   

7.
这里不是军营军校,却被海事人誉为“海事黄埔”。
  这里被市井的喧嚣所包围,却孕育了她内在的宁静与肃穆。
  这里繁忙如花农,耕耘虽艰却繁花盛开春永驻。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年树人不言苦。
  当历史从2003跨越到2013,在中国致力于创新、转型和科学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在中国海事和广东海事开创崭新事业的洪流中,这个“海事黄埔”正以年均3000人次的培训速度,成为广东海事和中国海事人才输送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惠州海事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受到各方赞誉。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寄语该局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牢牢树立竞争服务意识,争当广东海事系统科学发展排头兵”;惠州市政府副市长李选民指出“海事为惠州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惠州的发展与海事的发展紧密相连”;中国海油炼化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少飞盛赞惠州海事局“海事为中海油的发展提供了卓越的便捷服务,为中海油的码头建设、船舶进出港提供了专业的海事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23,(15):63-65
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是海事系统党建工作提质升级的有效途径,通过党建品牌建设,强化了党建的引领作用,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了文化建设、促进了党建业务的深度融合。本文阐述东莞海事局以创建“红色引领·蓝色服务”党建品牌为抓手,开展“党委一面旗、支部一堡垒、党员一标杆”创建活动,为海事基层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提供参考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蔡伟 《珠江水运》2014,(19):39-42
转型升级是广东海事新时期的战略部署,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提出,要创新驱动,全面打造广东海事管理升级版。佛山海事局以“三化”为目标,以转型为突破口,促成了“三化”建设、“四型海事”、“五精海事处”建设在基层的落地生根。转型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更是改革的过程,是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作用的结果,是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15,(4):24-25,45
<正>一、系统简介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是在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框架下,遵循SOA架构,J2EE技术路线,以海事云中心数据服务为依托开发的一套集船舶动态监管、应急搜救、海事服务于一体的海事监管服务系统,平台在功能上充分吸收了海事系统同类监管系统的优点,实现了现场监管的便捷化、应急搜救的科学化、海事服务的即时化,是广东海事局在遵从海事信息化顶层设计要求下对佛山模式的有力推广,目前平台已在湛江、珠海、中山、江门、东莞、肇庆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二、平台主要特点(一)技术特点1.应用海事云中心技术和资源,实现了大数据和云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以来,广东海事局召开广东海事文化建设推进会,编制广东海事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基本框架,建设以"六大文化工程"为支柱的广东海事文化大厦,全局海事文化建设蓬勃兴起,在最近由交通运输部委托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交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2,(23):13-14
建设“四型海事”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认真分析面临的内外形势、科学判断海事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海事系统“十二五”科学发展的主线。近年来,广东海事局坚持把“四型海事”建设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干部职工岗位职责,“四型海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与广东海事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广东海事局“四型海事”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四型海事”建设。  相似文献   

14.
纯海区、水域船舶流量大、事故多、航道情况复杂......这是沙角海事处辖区的“高频词”,面对这样的辖区情况,沙角海事人却似乎有着不怕艰辛、敢于应对的“海事底气”。这样的底气,来源于越来越现代化的海事安全监管技术手段,更来自于每一个沙角海事人的坚毅与坚持。在为期四天的采访中,人的因素给予笔者的触动,更为深刻和真实。他们的底气,来自对工程日夜不辍的坚守与护佑。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6日,广东海事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揭阳海事局召开,以粤东片区为主的10家海事单位现场交流文化建设工作经验,部署全面推进广东海事文化建设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方赛妹、广东海事局党组副书记张性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代表对揭阳海事局的"玉德"文化给予了高度认可。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揭阳海事"勇立潮头驾东风"形象宣传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的海事安全监管工作中,佛山海事局先试先行的“CCTV视频辅助监管系统”、“落实公司安全主体责任”、“联动执法”等三大监管手段,创新了海事安全监管模式,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明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成为佛山局在广东海事系统内闪亮耀眼的“三大品牌”。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广东海事工作会议,以“全面推进‘三化’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广东海事”为主题,回顾2013展望2014,唱响了广东海事“1314”的主旋律。1月9日,局长梁建伟在大会报告中说,过去一年,全局上下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为中心,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集中体现在“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等9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梁建伟强调,2014年要以“三化”建设为指引,改革创新,转变职能,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广东海事,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服务“四个交通”发挥更大作用,要集中精力开展“平安交通”等8项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东莞海事局     
《珠江水运》2013,(Z1):193
滚滚东江水,承载千年航运,孕育深厚莞邑水乡文化;秀丽狮子洋,适逢扬帆起航,寄托东莞蓝色经济梦想。在古老和现代、蝶变和新生中,千百年特有文化在这里传承和延伸,新时代文明在这里沉淀和积累。东莞海事经过了60年的奋斗历程、20年的发展壮大、10年的辉煌跨越,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东莞海事文化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水运经济大省。广东航运尤其是珠江三角洲航运的发展在推动珠江航运发展中起了“舞龙头”的作用,而广东航运的发展离不开广东海事的保驾护航。“十五”期间特别是在2005年,广东海事局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和交通部原部长张春贤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流海事执法监管队伍,取得了辉煌成就,得到了省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广东海事局的支持下,本期特别策划了这个专题,以展示广东海事的发展成就和广东海事队伍的精神风貌。由于时间仓促和篇幅限制,未能全面反映广东海事局风貌,本刊将在今后各期陆续介绍,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胡素青  李倩 《珠江水运》2014,(17):10-11
“桥堡”文化是一种艰苦文化,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苦中作乐,于困境中寻求精神世界的满足;“桥堡”文化是一种精神信仰,支撑着众多海事人在历次航道转换、护航沉管浮运安装的过程中沉着应战,为大桥建设水域的航行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提起“桥堡”文化,广东海事人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以下简称“大桥处”)。2012年3月,大桥处作为全国第一个海上海事处,成立于距离陆地18公里的伶仃洋上,日夜值守在一艘用作办公的趸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