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内河航道特征提出航道服务水平概念及指标;以内河和渠化航道标准船型为依据对内河航道服务水平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确定服务水平等级;将船舶交通流理论和航道服务水平相结合建立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以淮河出海航道运行资料为依据,计算航道通过能力,并与设计水平年货流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供内河航道规划、建设、评估、维护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船舶大型化及货运需求的转变,浙江省内大部分低等级内河航道货运功能已逐渐弱化,逐步向休闲、旅游、观光、生态等复合功能转变。考虑到当前缺乏内河旅游专用航道通航技术尺度的相关规定,为充分发挥低等级内河航道的旅游、生态等功能,保障旅游船舶安全通航,通过分析旅游及旅游船舶与货运及货运船舶的区别,对浙江省内河旅游专用航道建设涉及的航道尺度、代表船型等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浙江省旅游专用航道通航尺度标准,为低等级货运航道发展旅游专用航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使船舶大型化发展符合水路运输实际需要,介绍欧洲内河船舶运输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内河船舶大型化发展现状,探讨影响船舶大型化发展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包括船舶最佳经济运营吨位、船舶吨位大小与港口作业效率的匹配关系、船舶吨位与航道规划的关系、船舶大型化与企业联盟的协同发展关系。船舶大型化是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的必由之路,合理权衡大吨位船舶发展及其对业态的影响,方能彰显出内河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货运需求的转变,上海市大部分低等级内河航道功能已逐渐由原有的货运转为发展旅游、观光。考虑国内目前尚没有针对非货运航道通航技术尺度方面的相关规定的现状,为保障非货运航道上旅游观光等船舶的正常通航,针对货运船舶与客运船舶的差别,对上海市内河非货运航道通航技术尺度进行研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推动内河客运发展,同时为航道日常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交通流理论与船舶领域概念,将航道中连续行驶的船舶视为船舶交通流,对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航道理论通过能力、可能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航道等级、船舶吨位、畅行速度、船舶领域尺度是决定航道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水文气象条件、夜航条件以及船舶实载系数影响航道可能通过能力。针对船舶到达航道的不平衡性及其日交通量概率分布规律,提出选取设计交通量的原则和方法,论述了根据航道服务水平确定设计通过能力和航道规模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文中在综合考虑最大航行船舶尺度和货运量的基础上,采用航道利用指标分析计算航道等级和尺度,体现内河航道与船舶的适应性,根据航道利用程度临界值来判定航道的等级和尺度是否满足发展的要求,并通过京杭运河苏北段的货运量和船舶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证明,采用航道利用指标评定航道等级和尺度研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全国“内河通航标准139-90”有关内容进行了一定分析研究,发现我们与西欧虽然均以船舶吨位大小划分航道等级,但存在着重大差异,造成了航道等级难以与国际接轨等一些不良弊端,建议在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8.
西江是广东省内河航运的主干线,经过10年来的整治和.发展,西江航运干线广东段,水运量增长了近5倍,已超过原内河Ⅱ级航道设计通过能力13亿吨。为充分发挥西江在航运中的作用,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14年决定启动西江界首至肇庆段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将航道等级从通航2000t级船舶升级至通航3000t级船舶。航道等级的提升以及船舶吨位的大型化,也增加了船舶在水域航行时碰撞桥梁的安全风险,因此,研究西江已有桥梁的通航安全问题,并提出防船撞处理方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1内河船员实操考试办法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必要性①为适应《10规则》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内河航道条件的大幅改善,内河船舶的吨位普遍提高,高等级船舶增多,内河各等级船舶的分布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且现代化航行设施逐渐普及,鉴于此,《2010年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0规则》)将原来的5个等级调整为三类船舶,且每个等级所适用的范围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变化使2007年《内河船舶船员实际操作考试办法》(07实操考试办法)第五、六条有关主考官和评估员应持有  相似文献   

10.
浅议内河通航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河通航标准GBJ 1 39- 90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我国与西欧虽然均以船舶吨位大小划分航道等级 ,但存在着重大差异 ,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建议对该标准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1.
内河船舶流当量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不同航道、交通条件下的混合交通量之间具有可比性,建立一个统一的换算关系,从分析船舶的避碰领域和船舶吨位与面积的函数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船舶平均吨位的船舶流当量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京杭运河的标准船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京杭运河船舶交通流的折算系数符合航道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够实现现实交通流与理想交通流的流量之间的等量转换,为内河交通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普遍存在大量现有桥梁通航净空不足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分步改造标准,是高等级航道建设中亟待破解的普遍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广东省北江、东江航道为例,对现有跨河桥梁净空尺度进行复核计算,结合代表船型预测提出船舶航行对桥梁的净空尺度要求,并对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洪水标准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北江、东江千吨级航道建设中,桥梁净空尺度满足净高不小于8.3 m(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2 a)、双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86 m或单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4 m的跨河桥梁可暂缓改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航道建设经验,提出适应国内千吨级山区航道桥梁改建标准的建议,研究结论可为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设计船型是码头设计的基础,是码头靠泊等级、结构设计、水域尺度设计的依据。上海Ⅵ级及以下航道里程约占总航道里程的75%,现状通航船舶、航道代表船型、码头设计船型之间差异较大,码头设计等级与通航船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增大,给内河码头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通过梳理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分析现状通航船型、码头设计船型、航道代表船型之间的异同点,最后经理论计算和结果复核论证,提出上海市内河码头设计船型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郝春耀 《中国水运》2002,(11):36-36
近年来,内河运输船舶呈现向大吨位方向发展趋势,令人欣喜.但由于大吨位船舶的大量涌入,导致内河航道不堪重负,航道堵塞和水上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水铁联运的港区在珠三角并不多见,石龙港所在的东江北干流,是内河三级航道,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属于内河港,其拥有岸线较长,水深较深,但由于上、下游过河桥梁所限,最大能通航1000吨船舶船舶。目前港区后方陆域有配铁路线运输货物。目前只有几个泊位在运营,业主准备利用石龙港的优势进行重新规划布局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船舶在内河航道的通航安全,运用概率理论和船舶领域理论研究船间间距、船岸间距确定方法,运用水动力学理论研究弯道流致漂移量和船桥间距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概率理论、船舶领域理论及水动力学理论研究船间间距、船岸间距及弯道流致漂移量、船桥间距科学合理;内河航道宽度的确立应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内河航道宽度的确定,有利于减少船舶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金海林 《水运管理》2007,29(4):30-32,35
分析绍兴内河大吨位钢质船舶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小划船违章划行、航道上违章设网养殖、碍航桥梁众多等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并从管理预控和技术预控2个方面提出预防大吨位钢质船舶事故的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河航道运输的特点,辨识出船舶因素、环境因素、船员因素、安全管理四个一级影响因素以及15个二级影响因素,通过改进AHP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内河航道运输风险大小。以贵州省某段内河运输航道为例验证,以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该段航道风险等级,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定工作拉开序幕从长江航道局获悉,根据交通部的部署,从1995年度开始,将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全国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评定工作。我国是个水运资源丰富的国家,海岸线长1.8万公里,有河流43万多公里,大多水量充沛,终年不冻,具有发展水...  相似文献   

20.
内河航道定级与船舶大型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东华  陈虹  陈越 《水运工程》2011,(11):184-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运能大、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污染少的内河航运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外,内河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小吨位船舶的运能及经济性劣势迫使其快速 淘汰,不少地区早年的航道定级已然不适应内河航运的发展需求。若城市的开发建设按不合理的航道定级标准进行规划控制,将极大地限制内河航运的发展,并对船舶的航行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定级调整的若干设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