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探寻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详细阐述车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并提出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隐伏着诸多危害。由于车内空间狭小密闭,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内极易聚集数百种有害物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汽车通风状况、车用内饰材料、车内温湿度、车龄、采样点位置、行驶里程等对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源头控制和末端处理两种途径来遏制车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车内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尤可为  葛蕴珊 《汽车工程》2006,28(5):495-498,503
介绍车内污染的成因,车内存在的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汽车的工作状态(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下车内污染物浓度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车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简单介绍了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车内空气取样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检测车内空气循环系统汽车通风系统功能的好坏与您的健康息息相关。春季,北方风沙大,又是细菌猖獗的时候,所以汽车的通风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可直接影响车内的空气质量。性能卓越的空调可以使车内空气清新健康,为您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比如,有的车配备了6个可独立调节的出风口,这样在打开汽车空调的同时,车内通风装置就可向车内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摸索出了采用示踪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衰减法测定汽车车厢内空气交换率的方法。通过对汽车车厢内空气交换率的测定,为汽车车厢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中采样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试验依据。同时,通过测定汽车车厢内空气交换率,进而可以测出汽车车厢内的新风量,这也是评价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内饰件和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计划,其中《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已经于2009年11月18日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整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逸散水平对整车车内空气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考虑到整车、内饰件和材料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性,提出以采样袋方法测试汽车内饰件(含总成)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7.
2004年环保总局将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制与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计划,参加开题,2007年发布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制定方法,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方法标准的实施为备有关部门开展车内空气污染检测,了解车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公路与汽运》2006,(4):37-37
《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有望在10月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好坏将有法律依据。据了解,我国早在2年前就启动了《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原计划在2005年年底实施,但因为存在争议推迟了出台时间。据悉,由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并不等同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制定工作存在较多技术难题。国家环保总局标准处相关人士透露,《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已经走过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两大阶段,最快将在10月出台,届时消费者和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监督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9.
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汽车企业只有创造安全、健康的车内环境,才可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文章简单介绍了车内空气动态净化技术,以某款车用动态空气净化装置为例,验证了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态净化技术对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详细分析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现状;重点阐述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自动空调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对空调系统自动模式下两种空气品质环境中内循环的控制逻辑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低成本的车速补偿控制逻辑及环境光补偿控制逻辑方案对内循环的控制,实现了对车内空气品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以某款商用汽车为对象,对汽车空调在整车车身中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控制汽车空调渗水提出多种方案,并进行改进优化。汽车环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避免了汽车空调在整车车身中渗水现象,提高了车内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了整车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平  梁丽娜 《时代汽车》2021,(8):147-1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控制器是整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汽车车内重要的内饰组成部分。汽车空调控制器不仅能够控制整车空调系统的工作,还有提升座舱美观的作用,对提高整车的驾乘舒适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空调控制器一般由电路板(PCBA)、后壳、面板组成。在面板的制作工艺中有常规的注塑喷漆工艺,也有目前流行的模内注塑工艺(IMD),本文主要对模内注塑工艺导致的后期空调控制器面板起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马波 《时代汽车》2021,(8):186-187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普遍得到了提升。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汽车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受到了人们的接受与欢迎,并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内部的组成结构十分复杂,这其中发动机作为动力部件,则更为复杂。现如今汽车发动机基本上都采用了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其质量高低将决定汽车的性能和寿命。在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难免会遇到故障,尤其是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汽车则可能无法正常行驶。本文从汽车电控发动机技术的概念、汽车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以及汽车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这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并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生产厂家着重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以此来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汽车整体性能的提升意味着车辆的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表面漆膜往往要耐受高温、湿热、寒冷的侵蚀,这对于汽车涂装质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并且,汽车涂装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选购时对车辆的第一印象,是汽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文章将分析汽车涂装质量的几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汽车成为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主要工作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严重的还会导致汽车自燃。因此,想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做好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工作,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整体质量,维修人员要熟练地进行发动机故障排除,提高售后服务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汽车保养与维护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