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以纯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为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单位行驶里程的使用成本及污染物排放较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有大幅降低,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和使用。通过利用城市道路照明供电系统广泛分布的道路照明专用变压器白天处在轻载甚至空载状态的有利条件和相关的技术设备,在允许机动车停靠的路边场地因地制宜地建设分布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更加便捷地为小型电动汽车(即采用低成本慢充技术路线的车辆)进行充电,可以增强电动汽车的社会使用信心,拓展基础设施投资回报渠道,有效地减少因机动车使用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2.
基于LO-EKF算法的分布驱动电动汽车状态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状态估计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龙伯格状态观测器实时观测对车辆的状态估计影响较大的路面坡度,接着,提出了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以车辆ESP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信息作为观测值,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动力学状态变量进行估计。最后进行Carsim和MATLAB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龙伯格观测器的车辆状态估计算法能较好的估算出车辆的相关动力学状态值,算法可行,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的问题,论文对汽车行驶状态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列举了在车辆行驶状态估计中常用的估计算法,分别介绍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和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车辆行驶状态估计中的优缺点,结合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比分析不同的估计算法对车辆行驶状态参数估计效果的影响,指出基于联邦卡尔曼(FKF)滤波算法的多信息融合估计车辆行驶状态的方法是提高估计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为减轻驾驶员行为与汽车执行机构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对车辆稳定性控制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转向状态预测的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基于马尔可夫模型构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利用流挖掘技术实时更新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联合实现下一时刻转向状态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滑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策略可以更准确地跟踪理想横摆角速度,避免横向失稳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速,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在很多方面具有有优于传统汽车的控制优势。文章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设计横摆力矩控制器保证汽车的侧向稳定性,以保持车轮的最佳滑移率为目标研究了驱动防滑控制,通过实验验证驱动防滑策略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打滑和严重失稳现象。研究表明:该驱动控制策略能够对四轮驱动汽车的驱动力矩进行合理分配,能确保车轮在附着系数不均路面上具有足够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四轮可独立控制和响应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对增强车辆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车辆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需研究解决各个控制器相互耦合、过驱动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核心问题,这依赖于多维 (纵向、横向和垂向) 集成控制模式和容错控制。对现有研究进行分类和总结,从传统单一维度控制到多维集成控制,综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重点归纳了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的多层结构及其应用,特别是集成了纵向-横向-垂向动力学的综合控制。最后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一种,通过四个轮毂电机分别独立控制各个车轮的转角和转矩而取代了传统汽车的分动器等其他机械结构,简化了车辆的底盘结构,同时又为车辆的各种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文章介绍了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动汽车转向控制的研究背景和特点,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提出四轮转向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具有的电机直驱和工况响应快速的特点,会进一步激发轮胎瞬态特性。为了简要分析轮胎力滞后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横摆瞬态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优化其控制器模型,本文首先通过轮胎力学建模和高速轮胎试验台验证,得到轮胎力滞后的实用表达;其次,建立考虑轮胎侧-纵向力滞后的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频域、时域图分析,揭示轮胎力滞后对汽车横摆瞬态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将四个车轮互异&时变轮胎力滞后以状态空间形式写进控制器模型,可用于提高控制器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汽车行业中的新秀。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三类,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与其它的电力驱动系统不同,它需要经常变换运行方式,尤其是在城市行驶状态下,要求电力驱动系统响应迅速、调速范围宽,同时性能稳定。目前应用在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驱动电机既有传统的直流驱动电机和交流感应驱动电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汽车的状态参数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变化,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状态的准确估计,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状态参数估计进行了综述,列举了常用的两种估计算法,分别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容积卡尔曼滤波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之间的应用场景与估计效果。总结出通过信息融合技术的多滤波器融合成为车辆状态参数估计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以其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效率高、转矩密度高等优点,被各品牌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驱动系统中。本文从了解汽车行驶状态、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以及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要求出发,阐述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与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1990年联邦清洁空气法修正案要求各州减少地方空气污染。电动汽车亦称零排放汽车。因而加利福尼亚和一些北方州已采用或正考虑立法,要求汽车制造商1998年供应7万辆电动汽车,到2003年为100万辆。 电动汽车技术的准备状态不可靠促使议会就科学、空间和技术等方面请求美国国家会计事务总局  相似文献   

13.
荷电状态校正算法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仿真程序中,调整蓄电池荷电状态的初值,使仿真结果更接近于汽车的真实性能。在分析荷电状态校正算法的基础上,应用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对一混合动力轿车的实例分别进行了无荷电状态校正算法、线性荷电状态校正算法和零差值荷电状态校正算法的仿真,并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荷电状态校正算法的效果作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流电动汽车电器架构和互联网汽车技术的12 V电源系统管理策略,该策略集成蓄电池状态监测和预警、人机远程交互、车辆远程启动等功能,可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由于蓄电池亏电引起的无法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车时代》2009,(1):296-296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汽车排气污染、噪声污染和二次扬尘污染等,其中以排气污染最为严重,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的出现将改变汽车排放污染严重的状态。比亚迪“双模”(Dual Mode)电动汽车是EV+HEV,属于可充电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这种系统将会取代油电混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设计的纯电动汽车能源系统诊断平台用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采用虚实融合的技术将电动汽车的能源系统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平台的上位机界面是基于Labview软件进行开发的,对电池的状态实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北京市20多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到中兴公司参与调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座谈。为了宣传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的提案,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驾驶自己的电动汽车来到座谈现场,当车辆停车入位后,便进入了充电状态。郭耕表示,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雷声大、雨点小";其次,电动汽车最大的缺陷是续航里程有限,但可以通过充电设施的排布予以弥补,充电设施入社区、入加油站、入宾馆饭店、入超市商场等的停车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前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低速转向时,驱动轮转速满足阿克曼转向原理为目标的电子差速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建立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联合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分析验证了低速转向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的背景下,针对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的测试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研究成果指出,在目前我国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发状态下,应采用道路试验方法来进行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的测试.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美国电动汽车仿真软件 ADVISOR的系统功能 ,ADVISOR可以仿真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多种汽车的性能 ,并且能与其它多种软件共同仿真。本文对我国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仿真软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