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深水航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超挖废方问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疏浚施工中采取RTK无验潮、多波速测量和分层定深开挖等技术,对潮位数据、动态分层定深和测量成果等进行分析,对潮位观测站数据与施工船舶RTK无验潮实时数据进行对比纠正,探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深精确控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区国柱 《珠江水运》2023,(21):57-59
结合航道清礁工程案例,对渔业保护区等作业条件下水下礁石破除难题展开了分析,提出采用高频破碎锤施工技术整治航道礁石。结合工程施工条件编制科学施工方案,明确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参数,从设备准备、测量定位、水下作业等方面把握高频破碎锤操作要点,能够成功将施工区全部礁石破除,确认不存在浅点,因此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下炸礁是航道礁石整治主要整治方法,但在现有研究看来,水下炸礁无法满足生态环保的理念,亟需一套既能满足施工效率又能满足生态要求的破碎礁石的实验装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数学模型验证,研究了高频破碎锤阵列排布方式,发现了两相邻破碎锤布置间距影响岩石破碎效果,破碎中心周边的临空面数量与破碎效率成正比;相同临空面数量下,破碎效率与最小抵抗线所在直线形成的角度无明显相关性,但夹角为60°工况钎杆在破碎深度更大的情况下消耗了更少的能量。本文优化了高频破碎锤阵列布置方式,并提出了现场施工方法,为生态航道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福州港位于中国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分为河口港和海港,河口港在闽江下游河口段,全长67.2km。福州港闽江航道为海淡水交界区域,上游的水流带来大量的黄沙,沙土淤积较快,水深变化大,航道最浅处水深仅为5m左右,潮汐高低潮差达5m左右,因此,深吃水船舶只能利用高潮前后进港,造成某一时段船舶密度大,增加了进港难度,加上闽江航道复杂、流急及航  相似文献   

5.
陈建  汪越  谢见开 《水运工程》2021,(9):201-205
针对福建省湄洲湾航道三期炸礁施工中强风化岩石地质条件、礁石覆盖面积超过16.9万m2、施工空间有限、通航管制、爆破地点距离最近构筑物仅470 m等问题,进行单段炸药量、振动波强度、孔网布置、潮汐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采取φ115 mm炮孔、2.0 m×2.5 m的孔网布置和排间微差爆破技术,并利用潮汐作用进一步削减爆破带来的负面影响,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结果表明:单段炸药量不大于300 kg时,爆破施工产生的振动波未对周边生产生活区域造成不良影响,利用潮水可一定程度上削减振动波。  相似文献   

6.
肖建国 《港工技术》2021,58(4):104-107
在水运工程建设中,常遇到毗邻建筑物的礁石需要清除,针对水下爆破、凿岩棒及冲击破碎锤工艺有损毗邻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基于陆上液压劈裂机原理,研发了适用水下礁石破裂的液压柱,结合钻机船等设备形成一种水下液压柱破碎礁石的施工技术。通过在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等工程的应用,既完成了水下礁石破碎清除,又完整保护了建筑物,为水下礁石清除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顺利推进国家重点水运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需要分析工程的技术难点与建设特点,为工程航道整治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在工程河段的水沙运动特征及碍航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潮汐分汊河段复杂的自然环境与保护要求,剖析了工程设计面临的技术难点:潮汐分汊河段水沙运动和滩槽演变规律的进一步把握、航道整治参数的确定、通航汊道选择及洲滩控制工程布置、利益相关方相互制约,以及新型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的研发等;分析了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工程里程长、施工点多面广、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带来的管理难度大,施工与通航的矛盾突出,水下恶劣条件下施工精度控制与质量检测难度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等。成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提供指导,可作为类似工程前期论证、立项管理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耙吸挖泥船自身体积大、吃水深、不适宜浅窄水域施工的问题,进行了耙吸船浅窄航道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潮汐、水深条件、耙吸船特性、施工工艺等要素,得出结论:确保选定的船舶上线位置不仅要满足上线时刻的船舶航行挖泥水深需要,还要保证在施工航速下各个时段的船舶富余水深要求。该施工技术以船底富余水深为关键控制量,尽量延伸上线位置,保证可施工区段长度,逐渐拓展工作面,突破了耙吸船浅窄航道水域施工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9.
以某疏浚工程为例,并针对耙吸挖泥船自身所具备的体积大、吃水深且不适用于浅窄行当清淤施工的技术难题,进行了耙吸挖泥船在本次浅窄航道挖泥疏浚方面应用的分析。根据对待清淤航道水深条件、潮汐特征、船舶性能等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富余水深及上线的控制,既突破了浅窄航道应用耙吸挖泥船清淤施工的技术瓶颈,又达到了拓展清淤区段长度和施工工作面以及确保清淤船机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港口航道的发展状况,而后通过对测量管理技术、桥梁施工管理技术、护岸施工管理技术、航道疏浚施工管理技术、航道拓宽及分道工程管理技术及航道拓宽及分道工程管理技术等六方面的综合分析,深入阐述了港口航道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应用,以期为我国港航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夏波  朱运权 《水运工程》2023,(S1):133-137
内河天然航道滩险测量中,传统测量方法成果类型单一、精度效率低、人员安全无法保证。在无人机机载激光测深技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内河航道滩险测量特点,从探测能力、波浪改正、极浅水测量、飞行条件等多方面对其适用性进行论证,得出该技术灵活高效,可以提供高密度水陆地形点云数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可以满足内河航道滩险测量需求,但需在提高极浅水测量精度、水质条件影响、回波识别处理技术、水面大比降影响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重庆勘设院")勘测中心、科技研发部、保障服务中心等部门,在重庆木洞镇麻柳场航道水域,成功完成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测试工作。测试现场,无人机技术工程师现场试飞了2款四轴旋翼无人机,开展了实地遥测长江航道岸形和水中礁石等测量工作。航测数据经内业处理后与以往地形测量资料比对检查,其成果精度完全满足地形测图相关技术规范工作要求。据了解,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是以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通过搭载的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红  相似文献   

13.
于红 《港工技术》2005,(2):9-10
对秦皇岛港10万t级航道处的潮汐变化与秦港3号码头验潮站潮汐变化进行了同步观测,并对所获得的2组观测数据进行了整点潮高及高、低潮潮时潮高对比,计算了相关系数,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证明两处的潮汐变化基本相同。在10万t级航道水深测量中,可用验潮站的潮位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内河航道测绘技术的不断提升、航道结构和动态信息采集手段的不断丰富、数据规模不断加大,建立内河航道大数据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将内河航道大数据划分为静态航道结构数据、慢变航道状态数据、动态航道状态数据三个类别,分别从数据采集技术、数据融合方法、数据组织管理、数据更新技术等方面提出内河航道网络大数据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水道港口》2017,(1):99-102
在连云港港30万t级航道二期工程准备工程龙口流速测量项目中,针对测区现场不利自然条件,选择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中文简称"阔龙")进行测量。采用"浮标"的安装方式测量剖面分层流速、流向数据,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通过对项目测量全过程的描述,总结了阔龙在龙口等大流速区域进行测流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港口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重难点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会出现施工缝问题,致使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不断降低。所以当前相关施工部门需要结合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更好地提升港口航道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深水航道工程中,大范围山体式礁盘炸礁工程涉及水上及水下爆破施工,方案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经济投入大,炸礁施工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极其重要。文中结合舟山马岙港区灌门航道炸礁工程实例,对爆破方案进行了比较和选择,最终采用水上深孔台阶爆破和水下钻孔爆破的方法进行分层炸礁施工,阐述了炸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成品油油库与码头的工程不断扩展至内陆的背景下,对于内陆码头建设的需求逐渐提升,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大量地质问题,其中就包括对港池暗礁的处理。基于此,以海油桂平油品码头工程项目为背景,该项目采取港池礁石物理破碎进行施工,从施工测量、淤泥清理、破除与开挖岩石、疏浚处理等方面探讨处理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港池暗礁方案,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为之后类似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潮汐河口长航道乘潮计算的潮位资料代表性问题,提出了潮汐河口乘潮水位的多站联合计算法.该方法利用多站同步潮位资料,综合考虑船舶通航方式与潮波传播速度等因素,可合理计算潮汐河口乘潮水位.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有关计算表明,相同乘潮历时和累积频率对应的乘潮水位,进河口大于沿程单站的乘潮水位,且明显大于出河口.潮汐河口长航道设计,应根据当地河口的潮汐性质、强度及其与径流的对比,以及船舶航行的特点包括航速、进出港载货情况和航道沿程水深,确定合理的乘潮方式,即选择合适的航道乘潮长度.  相似文献   

20.
为达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畅洲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在左汊采用潜堤的结构形式,减小左汊分流比,改善右汊航道水深条件。本文根据和畅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数物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前后在滩槽变化、河床容积、流场变化、分流分沙变化等方面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实施以后,左汊潜堤上游侧主要呈淤积状态,潜堤下游侧呈冲刷状态。右汊分流比大幅提高,河槽大面积刷深,航道维护量非常小。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航道整治目标,工程治理方案合理,航道整治效果显著,可为长江中下游潮汐分汊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