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新 《铁道通信信号》1998,34(10):26-28
简要叙述了铁路分组交换网与电话网,其他分组交换网及因特网互联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电子邮件在欧美尤为流行,在我国也逐渐开始使用,并得到迅速普及。电子邮件是一个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发送和接收电子信息的系统。用户分配到一个信箱后,便可以完成写信、读信、打印、回复、转发等功能,用户的操作不受时间和信息形式的限制,可以传送一般的信函、文件,传送传真、图象、话音等其它形式的信息,而且邮件不受收方是否开机的限制。电子邮件所具有的功能是电话、BP机、移动电话、点到点通信系统以及简单的留言系统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铁道部在引进建设全路分组交换网的同时,引进了美国Sprint公司的电子邮件系统,建成了铁路电子信箱系统,一期工程提供多达5000个信箱,为全路各部门采用邮件方式传送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利用铁路既有的无线列调和分组交换网,提出了基于GPS的机车运行信息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话音压缩/扩展、无线数话同传、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完成机车和地面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铁路既有的无线列调和分组交换网,提出了基于GPS的机车运行信息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话音压缩/扩展、无线数话同传、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完成机车和地面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铁路分组交换网主要包括分组交换节点机(TP4956/4944等)、DDN、用户线以及其他网络专线等设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DDN作为铁路分组交换网数字传输通道的构成方式及使用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7.
知识文摘     
奇妙的电子信箱 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大步流星地向我们走来。 在我国,尤其是在北京,一些大公司、金融集团、国家机关已经应用,其中电子信箱是颇受欢迎、客户较多的一项业务,目前已有几千个用户在网上运行。 计算机通信是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它需要一个计算机通信网络,如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  相似文献   

8.
分组交换网是适应计算机和通信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数据传输系统,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主要包含有主机、调制解调器(Modem)、不间断电源(UPS),以及光纤、载波、引入电缆等各类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9.
对既有铁通专网交换机系统业务状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建设铁路电话交换网的必要性.通过对交换技术及设备成熟度进行分析,提出铁路电话交换网组网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铁路GSM-R核心网系统结构和主要设计方案,包括GSM-R移动交换网、移动智能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及支撑网网络结构、网络组织及其他等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既有铁路电报交换网存在的缺陷,从铁路局电报通信系统实际应用出发,对改造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报所组网及电报终端、局端与报所IP传输通道的实现、新的铁路电报通信系统与既有电报网的互联互通进行研究。对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铁路通信网是中国铁路信息建设的基础,是铁路扩能提效,保证行车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八五”后三年加大了对通信的投入,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而作为铁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设施——铁路电话交换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截止到1997年末,全路共有近千个电话交换所。交换网总容量近130万线,程控交换机110万线,  相似文献   

13.
以包头配电室至包头东水电段调度组网为例,介绍基于铁通X.25分组交换网的铁路配电自动化通信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遵循TCP/IP标准网络协议、设计基于TCP/IP的通信规约,并采用逐点轮循问答式规约控制网络流量。  相似文献   

14.
从武汉铁路局铁路电报交换网现状出发,结合武汉局实际,设计武汉局电报交换网规划方案,分析CTT2010SW需求特点,并从传输通道IP化改造、设备改造、与既有线的互联互通等方面阐述武汉局电报交换网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处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功能,提出集成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处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解决方案,针对铁路系统分布广泛的特点,本系统划分为车载GPS和监控中心系统两大模块,通过GSM网络和串口通信,实现两个系统的互通.详细介绍计算机与监控中心系统问的串行通信、车辆实时定位、差错控制方法和基于MSCOMM控件的串口编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铁路计算机应用》杂志于1992年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学会计算机委员会共同主办,是铁路系统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月刊。该刊已成为中国铁路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窗口杂志和权威性杂志,在全国铁路行业及IT界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铁路计算机应用》杂志于1992年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学会计算机委员会共同主办,是铁路系统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月刊。该刊已成为中国铁路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窗口杂志和权威性杂志,在全国铁路行业及IT界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铁路计算机应用》杂志于1992年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学会计算机委员会共同主办,是铁路系统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月刊。该刊已成为中国铁路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窗口杂志和权威性杂志,在全国铁路行业及IT界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铁路计算机应用》杂志于1992年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学会计算机委员会共同主办,是铁路系统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月刊。该刊已成为中国铁路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窗口杂志和权威性杂志,在全国铁路行业及IT界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通信网主要由交换网,传输网和接入网三大部分组成。随着“铁路通信三年攻坚战”的实施,铁路通信主干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但是作为整个铁路通信网组成之一的用户接入系统却因技术装备上的相对落后而成为铁路通信事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即对接入网(AN)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实现作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