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特长隧道稳定性监测与涌突水灾害防治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结合康家楼隧道项目施工情况,对该特长隧道进行稳定性监测分析,提出隧道涌突水灾害防治对策,如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预先进行深孔注浆、加设泄水洞等,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内的上忙碑隧道位于我国云南省,该隧道所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隧道洞身穿过岩溶地区,溶蚀管道与宽大裂隙发育,进而产生较大的溶蚀通道以及相互连通的暗河系统,易产生涌水突泥的风险。通过实地调查、钻探及物探等基本手段查明了隧址区环境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岩溶发育特征、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其垂向分布特征展开分析研究,采用径流模数法和降水入渗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给出了涌突水危险性分段评价。研究表明,隧道施工中遇地下管道系统或地下暗河,可能发生较大规模涌突水现象,可溶岩段内岩溶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总体为一般-较高危险。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2):118-119
在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涌突水灾害,必然会对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做好注浆堵水及导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即针对隧道涌水处理技术做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4.
胡麻岭隧道2#斜井围岩为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出现了大规模突水涌砂现象,掌子面受突涌作用影响向后方产生较大位移,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通过采用以全断面水平旋喷加固为主的治理技术,并且在无法施做旋喷桩的部位,采用综合锁口措施,在隧道拱顶及周边形成封闭的水平旋喷桩拱棚,起到防流砂、抗滑移、防渗透的作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顺利地通过突涌地段.  相似文献   

5.
宾胜林 《北方交通》2023,(12):88-91
结合贵州省某隧道涌突水处治的工程实例,通过专项水文调查对涌水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确定了隧道瞬时最大涌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病害的综合处治方案。该方案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是常见的施工难题之一,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以丽香铁路花椒坡隧道穿越花椒坡2#断层时发生的突泥涌水为背景,通过突泥涌水原因分析,制定了分阶段处治方案.针对不同突涌体段落,通过采取设置混凝土止浆墙、突涌体注浆加固、突涌扰动段围岩径向加固、洞内超前管棚、扰动段加固、综合超...  相似文献   

7.
涌水、突水问题的处理一直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题。由于对变质岩混合岩化构造带的围岩变形规律、地下水赋存状态以及隧道开挖扰动对围岩和构造带的富水性影响规律认识不足,旧堡隧道DK29+377~DK29+425段工程施工一度受阻。介绍了旧堡隧道构造涌水带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总结出一套"探—泄—堵—排—堵"的处理隧道构造涌突水带的施工技术,希望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要穿越F1、F2、F3三处全强风化深槽和F4全强风化囊,风化深槽地层主要为全强风化花岗岩,该地层岩体强度低、自稳性差、出水量大、海水补给无限,发生涌突水的风险很大,为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风化深槽,防止隧道发生涌突水,工程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堵水和加固软弱围岩。主要介绍了F1风化深槽的地质情况、注浆方案、施工工艺、注浆效果的检验情况以及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桐梓隧道是贵州省境内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长10497 m。正确地预测隧道涌水量是预防涌突水灾害的前提,依据地表分水岭及水文网,将桐梓隧道区域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区,再按构造单元、地貌形态类型,以隔水岩层和阻水断层为界,划分为7个亚区。采用降水入渗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古德曼经验式法、铁路经验式法等对桐梓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的桐梓隧道涌水量可作为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风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隧道突水,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将对整个隧道工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针对这一工程问题,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海底隧道突水的力学机理,得出海底隧道可能发生突水的临界水压计算公式.分析影响临界水压的因素,认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隧道上覆岩层厚度、隧道开挖半径及支护形式与强度是影响临界水压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海底隧道突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涌水突泥这一灾害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隧道涌水突泥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该风险模型应用于铁峰山隧道实例中,可以较明确的表达特定条件下隧道的涌水突泥风险级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隧道F4断层涌水现象,深层次的分析原因,根据实际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提出处治原则、具体措施及施工程序、工艺、要求,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隧道岩溶突水危险性模糊多模型组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隧道突水危险性对于保障岩溶地区铁路工程施工、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评价过程中主控因素的多源性以及不确定模糊性,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岩溶地区隧道突水危险性评价中。首先,通过收集大量隧道突水灾害资料,提取突水主控因素并建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可溶岩成分、岩石结构、岩性特征、断层性质、断层宽度、褶皱构造...  相似文献   

14.
秦岭隧道区域地温场特征分析和隧道围岩岩温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隧道是最大埋深达1645m、长18.448km的长大深埋山岭隧道。针对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热害问题,采用有限元单元法模拟出隧道区域地温场,分析了隧道地温场特征,对隧道围岩岩温进行预测,对隧道区域地温进行分区。实 测结果表明,预测方法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公路隧道养护工作的特点,在国内外隧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多层次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将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运营安全管理统一纳入到该体系中,提出了基于AHP法和Delphi法的隧道评价方法及状态划分原则,评价结果可为隧道检测、养护和维修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运营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隧道内行车和行人安全,如何对运营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进行合理评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针对目前隧道工程界已有的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存在的不足,首先提出了"隧道健康度"和"隧道健康度函数"的基本概念,将检测隧道划分为若干评定单元,然后将检测数据分配于各评定单元之上,并通过隧道健康度函数,建立了隧道现场检测数据和评定结果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建立了一种基于现场检测数据的隧道衬砌结构技术状况分段式量化评定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隧道管棚支护主要是依靠在岩层中打入钢管并通过注浆使钢管与周围的土体固结,形成一个整体支护体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一种超前支护工艺。随着隧道施工的不断发展,管棚支护在隧道施工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是对照壁山隧道石英岩破碎带密排管棚施工的总结,对同类地质的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因受各种条件限制隧道设计为窄隧道,但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实际交通量需要拓宽隧道,而此时已进行了初期支护,如何充分利用旧支护体系并进行改造成为施工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9.
尹剑 《山西交通科技》2013,(3):89-90,99
以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瑶寨隧道左线ZK47+067处突水突泥地表沉陷及处理为例,介绍了在砂性土质条件下隧道出现塌方、冒顶、突水突泥事故的主要处理措施,并结合工程地质实际对普遍采用的管棚法进行一定改进,使其在砂性土质条件下能够满足加固围岩的需要,最终保证顺利通过软弱松散塌体。  相似文献   

20.
山岭重丘区隧道洞口段存在偏压严重现象,需大范围开挖进洞,存在施工安全性差、环境破坏大等问题.利用重力式混凝土偏压挡墙,通过明暗交界段套拱的施作,平衡隧道的单侧偏压力,做到隧道开挖安全进洞.由浙江省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蕉坞隧道及83省道兰田张隧道,施工中对明暗交界段采取明洞暗挖技术,阐述了偏压状态下隧道明洞暗挖技术原理和技术流程,该技术既确保了隧道的安全施工,又节约了公路建设用地,避免了高边坡开挖,极大地保护了周边原生态环境,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