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东 《北方交通》2011,(5):40-41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粉煤灰冷再生旧沥青路面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评定,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同时对冷再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旧路面层冷再生材料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试验测定了几种不同配合比的冷再生材料以及相对应配合比的标准水泥或二灰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旧沥青对冷再生材料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旧沥青对冷再生材料的强度起着降作用,即冷再生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比常规的水泥和二灰碎石稳定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偏低.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抗冻性的实验研究,并结合路面弯沉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在常温下使用冷再生机械一次性完成旧路面及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铣刨、破碎、添加再生材料、拌和、摊铺等作业过程,经整平、碾压成型后的再生层恢复达到路面底基层技术要求的一种施工工艺。通过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105国道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的机械组合、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料(面层与部分基层)加入一定量的新骨料或细集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乳化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和适量水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重新完成  相似文献   

6.
旧沥青混凝土现场冷再生的主要原理及现实意义 冷再生的原理 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现场冷再生技术主要是采用专门的冷再生机械加工设备,在旧沥青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些新材料,比如一定剂量的水泥、乳化沥青、添加剂等,以及一定含量的稳定碎石,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料(面层与部分基层)加入一定量的新骨料或细集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泡沫沥青、乳化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和适量水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重新完成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具体施工前,要准备充足地冷再生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例如,水泥、沥青、集料等,同时在应用各种原材料之前,要对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都符合标准。在确保技术标准符合施工标准值,做好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并且要严格的依据要求计算水泥的摊铺面积。通常来说,就地冷再生施工作业对路面的破碎和拌和都通过冷再生机完成,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注,冷再生机的行走速度应当控制在4~10 m/min。配备一台振动压机对在冷再生机组之后,完成对冷再生路面的稳压,以提高就地冷再生材料的保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二灰(生石灰和粉煤灰)为稳定剂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技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水的质量分数和最大干密度。对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给出推荐配合比,并对选定的一组试件的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进行研究,分析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增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以二灰为稳定剂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有良好的强度,能够满足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探讨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力学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室内制备试件,研究了旧料掺量、水泥用量、纤维类型及掺量对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旧料掺量从60%增加到90%,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劈裂强度从0.89 MPa降低到0.61 MPa,降低幅度达31%;与未掺水泥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相比,掺5%水泥的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至少可分别提高33%、21%;与不掺纤维冷再生混合料相比,掺0.4%聚酯纤维的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强度至少可提高10%;根据力学性能最优原则,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性问题,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掺量为1.5%,旧料掺量为70%~80%。  相似文献   

11.
李康 《江苏交通科技》2010,(2):11-13,25
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材料(面层和部分基层),按照新的设计要求选择性地掺入适量的骨料,按比例加入添加剂(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和适量的水,在自然环境状态下就连续地完成沥青路面的铣刨破碎、拌和和摊铺,随后进行找平压实,形成具有所需性能、质量满足要求的道路新基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它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水泥冷再生技术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病害,而且可以实现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针对高速公路产生的沥青面层铣刨料RAP和二灰碎石铣刨料LFSM,分别采用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压实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了不同水泥用量和试件成型方法对冷再生混合料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低剂量水泥冷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材料的各项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兼具水泥和二灰稳定材料的优点,将其作为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对于再生混合料设计的争议,通过RAP材料铣刨试验和水泥—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提出RAP材料应通过调整铣刨工艺作填充料使用,水泥—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采用Superpave法和空隙率小于8%的设计指标可有效提高路用性能,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泥在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评价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含量的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包括水稳定性、强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扫描电镜测试(SEM)分析了水泥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和乳化沥青一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胶浆表面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的加入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强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SEM分析表明水泥水化物和沥青形成的胶浆复合物形成的空间立体网格结构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具有“加筋”作用,水泥有效地提高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立志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以水泥粉煤灰作为添加剂稳定石灰土加沥青表处的冷再生基层进行强度特性、干缩特性、温缩特性、疲劳特性、水稳定性、冰冻稳定性、劈裂强度等路用性能的分析,并结合试验路后期技术指标观测,论证石灰土加沥青表处结构冷再生作为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技术可行性和适用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斌兰 《交通标准化》2010,(19):177-179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施工中,水泥剂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西安公路局近四年来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出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施工中的水泥剂量控制措施,可确保冷再生基层的强度和整体性,促使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施工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使之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冷再生底基层施工中,水泥剂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石家庄市公路管理处近年来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出水泥稳定冷再生底基层施工中的水泥剂量控制措施,可确保冷再生底基层的强度和整体性,促使冷再生底基层施工的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使之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